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干预与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举行

日期:[2023-07-13] 版次:[A02] 版名:[青健康]

专家谈预防干预青少年“网瘾”


广州青年报讯(见习记者 陈天旭 实习记者 郭荞炎)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7月10日晚,“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干预与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在广州市团校举行。心理治疗及督导师、家庭婚姻治疗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硕士生导师沈家宏从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多个角度,就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干预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作出详细解说。本场讲座通过网络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预防干预“网瘾”,家庭教育不可或缺

暑期来临,如何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并避免网络成瘾?对此,沈家宏在讲座中普及了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的心理成因——家长角色在亲子关系中的缺位、青少年本身的情感表达意愿较低、青少年从社交环境中所能获得的支持度较低、生活中缺乏方向感和目的感、内心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

沈家宏表示,“网瘾”问题会导致青少年的学业、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父母在发现青少年出现“不愿意出门”“拒绝交流”“出现对抗”“使用电子产品导致吃饭、睡眠时间减少”等沉迷网络的迹象时,应尽早介入干预。

沈家宏认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或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平常在家中尽量少玩手机,并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并就父母在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迹象时应如何应对进行了分享:“父母可以先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认真与孩子谈论网络问题,如果孩子拒绝改变并出现对抗情绪,则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温馨家庭氛围有助于走出“网瘾”

具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小林(化名)通过不上学的方式反抗父母的管教,最终导致自己休学。沈家宏在接触到这一个案时发现,小林的父母关系不佳,常常当着他的面发生矛盾,对小林的管教方式也较为粗放。久而久之,小林更倾向于从网络空间寻求“安全感”。

沈家宏在接受小林父母咨询时指出,小林父母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小林产生“网瘾”问题的导火索,“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吸引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后,小林的父母也开始反思并改善双方关系,进而为小林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小林在意识到父母的改变后,也逐渐从网络世界走出来,愿意与父母沟通、承担家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小林已顺利回到从前的学习生活中。

“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促进和睦亲子关系的建立,进而可以推动有‘网瘾’的青少年走出网络、回到现实。”沈家宏还建议,面对沉迷网络的孩子,父母可以多安排一些户外实践活动,以轻松平缓的方式转移他对网络的注意力,此举既能丰富青少年的生活,又能有效充实青少年因长期沉溺网络而产生“空虚感”的精神世界。

针对某些家长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一刀切”做法,沈家宏指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并不是“戒除”上网,而是帮助青少年学会合理上网、有控制地上网。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娱乐、教育以及交流的平台,孩子在网络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或是进行适当的娱乐都是正常行为,对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只要孩子的上网行为不会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学习,父母没有必要对此严加干涉。

“父母应正确认识孩子的上网问题,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沈家宏认为,家庭教育在这里的功能应该是帮助孩子平衡好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做到“兼顾”游戏与学习、健康、生活,让青少年能在积极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亲子和睦的基石

“暑假是让孩子休息、娱乐的时期,但许多父母害怕孩子休息娱乐后会耽误学习,所以会给孩子报大量的辅导班、兴趣班,甚至布置大量的任务给孩子,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假期权利。”沈家宏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可取,他建议父母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用不同方式——如果孩子正处于小学阶段,家长可以与孩子平等地商量暑期安排,讨论并制定一个双方合意的方案来执行;而面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沈家宏则建议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孩子自己规划暑假生活。

沈家宏强调,亲子关系的建立和提升,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承担着“社会化”的作用,而父母的角色在青少年的成长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父母要帮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沈家宏提到,家长在家庭教育当中需要扮演的角色是“园丁”而非“工匠”。

另一方面,沈家宏也提倡家长在家庭中要“民主”与“权威”并行:“父母既要给孩子树立规则,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沈家宏认为,孩子的青春期“逆反心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要做到“既不溺爱,也不专制”,给予孩子可以自由成长的边界和空间。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中十分关键的因素。”沈家宏说,针对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家长应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青少年阶段的孩子都希望自身被认可与尊重。对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围绕其想法进行沟通,让孩子能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生活中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家庭教育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设置了一道防线。”沈家宏表示,家庭教育能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学习、生活的习惯,进一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保护,降低心理安全风险的产生,促使青少年能在良好环境中成长。

据了解,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至今已施行一年有余,学校、社区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主题讲座也为父母了解家庭教育的内涵与方法、缓解父母的“养育焦虑”提供了更便捷的路径。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