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青少年防毒拒毒安全网 青年地带在行动
日期:[2023-06-29] 版次:[A05] 版名:[青播报]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刘玉珊 庞金莉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意在引导人们免遭毒品的危害。然而近年来,个别青少年却出于好奇或从众心理,沾染上了吸毒的恶习,为了保护好青少年不被毒品侵害,家、校、社共同发力为青少年构建起了禁毒阵线。
青年地带是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品牌项目,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专属阵地。有一群无私的青年地带社工,正在为挽救涉毒青少年、帮助涉毒家庭的青少年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力为青少年构筑防毒安全网、护航青少年远离毒品。
基层服务助力青少年脱离毒品深渊
“我们接触到的青少年涉毒个案主要以吸食冰毒为主,近期逐渐开始出现吸食大麻、滥用右美沙芬的现象。”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海珠区青年地带项目副主任卢君婷提到,这些毒品常见于朋友聚会性的场合,有些青少年是在“朋友”的诱惑下才吸食了第一口毒品,“对他们来说,吸食毒品只是一个媒介,青少年内心渴望的是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小宋(化名)就是在吸毒朋友的影响下才尝试了第一口毒品,并从此陷入了持续吸毒的深渊。尽管他也尝试过戒毒,但常常“戒而复吸”。在卢君婷等社工介入时,小宋感慨地向他们表示,自己“不想因为吸毒而一生完蛋”。带着这样的信念,社工们为小宋制定了一个缓步推进的戒毒计划,小宋也与教唆吸毒的不良朋友断了联系、更换了自己的工作,在女友、正派好友、社工等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逐步降低了自身对毒品的依赖,至今已经坚持了10个月没有复吸,新的社交圈成了小宋的坚强后盾。
“跟进涉毒青少年个案的社工也需要熟知毒品吸食的方式和工具、滥用危害、犯瘾症状等基本常识。”卢君婷说,社工在处理这类个案时也会结合青少年家庭、社区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评估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程度和风险。
帮助涉毒青少年戒毒是一个漫长且极具挑战性的过程,不仅要给予他们外在的支持,更要了解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内在情绪需求。卢君婷表示,在帮助戒断时,总会出现青少年忍不住复吸的情况,尽管非常遗憾,但社工也不能半途而废,要对涉毒青少年抱有信心,持续帮助他们,才能真正见到他们戒毒成功的那一天。
涉毒家庭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当家庭中出现涉毒人员时,不仅是对家庭经济状况的严重打击,更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极大危害,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番禺区青年地带大石站副站长成雪玉就曾接手过这样一个案例:
五年级学生小静(化名)的父母均因涉毒犯罪被判刑,她被带给奶奶抚养。成雪玉见到小静时,发现她的居住环境十分脏乱,父母涉毒入狱的家庭背景对她的心理、行为模式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小静的性格敏感内向,同时存在社交困难的情况。
成雪玉介入后,首先帮助小静成功申请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减轻了奶奶的经济压力,并多方链接资源和物质支持,改善了小静的居住环境。经过与小静的沟通,成雪玉进一步向她普及了毒品的分类、危害,帮助小静辨析父母行为的错误性,提高小静防毒拒毒的意识,预防她重蹈父母的覆辙。
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成雪玉与同事多次邀请小静来到社工工作站点参加活动,帮助小静逐步放下戒备心理。并培养小静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她结识同龄朋友,搭建起自己的人际支持网络,用积极阳光的朋辈力量鼓舞小静走出家庭阴霾。如今的小静变得乐观自信,也培养了弹吉他、做手工等兴趣爱好。
“在本案中,小静的父母犯罪入狱,导致小静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家庭支持的缺失正是小静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诱因。”成雪玉表示,家庭涉毒犯罪的因素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本人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而家长涉毒的错误行为很可能被身处不良成长环境中的青少年习得,进而影响其三观,走上与家长一样的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帮助涉毒家庭的青少年比帮助普通青少年难度更大,但促使他们最终走上正道也会更有意义。
呼吁家校社共筑青少年防毒阵线
“目前青少年禁毒服务的难点在于如何发现‘隐蔽性吸毒’的青少年,及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卢君婷提到,许多涉毒青少年从接触毒品到被首次抓获的时间间隔大约是5年,长时间的吸毒经历将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卢君婷还表示,当前的禁毒教育多为覆盖性教育,较少面向高风险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禁毒教育,而部分青少年由于具备“交友人群复杂”“常接触高风险场地”等因素,有较高风险会接触毒品。因此,她与同事们倡议采用禁毒早筛计划,希望能尽早识别涉毒高风险青少年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禁毒教育,以此来降低他们接触毒品的可能性。
针对青少年容易接触并成瘾的毒品、药物,特别是伪装成零食、饮料的新型毒品,卢君婷认为社会、学校层面应做好对毒品预防的宣传,可以通过开展班会、游园会等形式学习毒品的类别和危害;另一方面,卢君婷也鼓励家长、老师主动学习毒品预防知识,学会引导青少年辨别毒品、远离毒品,同时也要了解清楚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情况和情绪状态,避免他们误入吸毒陷阱。
“一些青少年虽然有‘拒绝毒品’的意识,但在被人邀请吸毒时却缺乏拒绝的概念和技巧。”卢君婷说,拒绝尝试第一口毒品或许就将挽救更多涉毒青少年。为此,她向青少年分享了几条防毒拒毒的小建议:当遇到可疑的情况(如陌生人分享免费零食)时,不要轻信他人;远离夜店、酒吧等易染毒场所;不盲目追赶所谓的“毒品”时髦;树立坚决拒绝毒品的意识;当被引诱吸毒时,可以婉言拒绝并转移话题,随后立即离开现场;当需要帮助时,积极求助值得信任的人,如家长、老师、朋友、警察、社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