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造非遗龙舟 传统技艺青年传承
日期:[2023-06-22] 版次:[A05] 版名:[青榜样]见习记者 陈天旭
赛龙舟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端午节传统民俗,早已融入广府人民的生活中。今年端午,来自广州各地的龙舟队也纷纷呈现“蛟龙出水,壮士击鼓”的盛景。对龙舟队员们来说,他们所乘坐的龙舟并不单单是一艘船,更是一件蕴含着无数匠人汗水和心血的非遗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两位年青的“龙舟匠人”,看看他们是如何以工匠精神,开凿出一艘艘威风凛凛的龙舟的。
张伟潮:用热爱雕刻“龙舟之魂”
江面上,一艘艘龙舟竞相驰骋,船头的龙头、船尾的龙尾让龙舟更具观赏性,远远望去如同一条条真正的龙游荡于江面。这些精妙绝伦的龙头、龙尾正是来自一名“85后”青年及其团队的日夜打磨,这名青年就是“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伟潮。作为广州为数不多的手工龙头制作者之一,张伟潮也被誉为“最年轻的龙头专职制造者”。
守护龙舟技艺,化身非遗传承人
“我在岭南水乡长大,龙舟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张伟潮是土生土长的黄埔下沙村人,在他的回忆里,自己从小就被爸爸抱着坐上龙舟,因此对龙舟有着独特的感情。张伟潮的父亲是一名木工,在父亲的影响下,张伟潮在10岁那年便凭着自己对龙舟的兴趣雕刻出了龙舟模型,这份“雕龙舟”的本领也被他作为兴趣一直保留了下来。
2009年,从职校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的张伟潮选择留校担任实操导师。但短短一年后,他就决定辞掉工作回乡投身龙舟雕刻事业。家人曾对张伟潮的决定感到不解,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理由:“我不甘心自己的兴趣和手艺就此放弃,也向往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雕刻的自由。”
说干就干,张伟潮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既制作龙舟模型,也修复和创作龙头、龙尾。不少买家找上门来向他订制龙舟模型或是雕刻龙舟龙头、龙尾,张伟潮总能既高效又细致地完成订单,渐渐地在行业内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近年来,张伟潮亲眼见证着曾经的岭南水乡越发高楼林立,他在为故乡发展高兴的同时也在心底埋下了一颗传承传统文化、守护儿时记忆的种子。2020年,张伟潮的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申遗成功,他也化身为这个项目的青年传承人。张伟潮希望自己的雕刻技艺能成为龙舟文化传播的桥梁,于是身体力行地开办“非遗”特色课堂,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了解岭南龙舟文化。“我会鼓励年轻人参与,让他们共同探讨、创造出一个兼具审美和文化内涵的‘精品’,帮助他们了解故乡文化,做好非遗传承。”
一刀一锤,为龙舟“铸魂”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一个气宇轩昂的龙舟龙头在24节气倒计时“芒种”片段中破水而出的场景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这个龙头便是出自张伟潮的手笔。
在张伟潮看来,龙头、龙尾是龙舟的“灵魂”。选材、设计、开坯、雕刻、打磨、上漆等,一个龙头的诞生需要经过十几道繁琐工序。张伟潮对这些雕刻步骤早已烂熟于心,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他就坐在自己那间青砖老屋工作室内,一刀一锤慢慢为龙舟“铸魂”。
在传统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张伟潮也发挥着自己的巧思:“我们会实地探查当地的文化故事和风俗传统,便于我们把当地的文化元素和符号融入龙头、龙尾的设计里。”在张伟潮对作品内涵的追求下,他经手的每一个龙头、龙尾都各具当地特色。对他来说,每次制作龙头既是与传统的对话,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时隔三年,广州再次大规模举办龙舟赛,张伟潮最近收到的龙头雕刻订单数量也随之激增。虽然早就做好了材料、设备方面的准备,但真正面对如雪花般飞来的订单时,张伟潮仍忙得昼夜不分。“设计龙头的工作难度大,创意、设计和雕刻的过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我也希望能为大家呈现完美的作品。”从春节开始,张伟潮和徒弟们便没有再休息过一天,每天都制作到凌晨才收工,只希望能为各村的龙舟队伍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龙头、龙尾。
尽管工作强度很大,但张伟潮还是一直坚持了下来。他表示,自己对龙舟的感情已不仅是热爱,更兼有一份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广州各地的龙舟赛、村社“游龙”活动中,有不少龙舟的龙头、龙尾都是出自张伟潮及其团队之手。张伟潮对此颇为自豪,广府的龙舟文化能被更多人熟知、喜爱,他也感到与有荣焉。
黄剑挺:传承百年技艺,以匠心“造龙”
广州市番禺区上漖村是远近闻名的龙舟基地,在这里,有一群“龙舟传人”,他们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龙舟,造的龙舟“船长、牢固、划得快”,备受好评。2018年,上漖龙舟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上漖村龙舟东街18号,有一家历经百年、传承六代的龙舟船厂,黄剑挺是这里的负责人,也是黄氏“龙船世家”的第五代传人。
榫卯相交,用匠心弘扬非遗技艺
上漖村手工造船的历史已有百余年,据黄剑挺介绍,上漖造龙舟有八大工序,包括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钉花旁、钉夹旁、扎龙缆、上油打磨等,“如果再细分,则有一百多道小工序。”即便如今有了现代设备的加持,工匠们也仍需20天的时间才能造好一艘龙舟。
尽管工具更新换代了,但上漖龙舟厂有一个一直坚持的原则:“无论工具怎么变,工艺不会变。”黄剑挺提到,自己也曾设计过一些“改良”造船工艺的方案,但经过多次实践证明,自己改良的龙舟还不如传统工艺造出来的龙舟实用、耐用,这才对工匠先辈的智慧心服口服。
“我看过省外的龙舟,一般只有20米长,而我们的龙舟能做到40多米。”黄剑挺说,上漖龙舟能做到既长又稳,关键在于黄家先辈引入的“掌口”制船工艺——所谓掌口,指的是在木头与木头之间的拼接口处采用了榫卯结构的家具制作工艺。掌口需要靠人工仔细地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仔细地磨平、拼接,拼接好后的掌口连接十分紧密,也不会散口或裂口。
除此之外,上漖龙舟制作还包含“龙缆技术”、切割和镶嵌坤甸木材料等独门工艺,这些代代相传的优秀技艺都是上漖龙舟能声名远播的立身之本。据了解,现今的上漖村仍以传统龙舟制作为主要优势,而传统龙舟仍然在珠三角地区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六代传承,续写“造龙”故事
黄剑挺出生于上漖村的造船世家,自幼便对父辈制作龙舟的技艺耳濡目染。一开始,黄剑挺并未接父亲的班,而是选择外出闯荡,随着黄剑挺的父亲年纪渐长,不忍造船手艺失传的老人这才将黄剑挺叫回家接手船厂。于是,彼时已经年过三十的黄剑挺自此入门成为了一名“造龙者”。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一份工作,后来了解到越来越多关于龙舟的文化和历史,就逐渐对龙舟有了感情,也体会到了父亲对龙舟的那份热爱。”黄剑挺回忆,自己最初对造船的理解只能算“纸上谈兵”,钻孔、捶钉、刨木、打磨等工序都需要老师傅们手把手教,而厂房内部环境又颇为简陋,不仅粉尘很大,而且夏季时十分闷热,令他颇觉难熬。但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为了做好龙舟制作工艺的传承,黄剑挺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厂房里,打凿声此起彼伏,木屑四处飞舞。黄剑挺浑身大汗地坐在长凳上,一丝不苟地刨木、打磨。距离他从父亲手上接过造船衣钵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里,经黄剑挺之手打造的新龙舟已有百余条。但据黄剑挺自述,在造船界,十年只是一个刚刚能“出师”的工龄。
近年来,与龙舟活动的参与者趋于年轻化不同,龙舟制造行业已渐渐显露出青黄不接的态势。针对这种情况,黄剑挺也有意着手培养更多新生代“造龙者”,他的侄子也加入了造船厂,成为黄氏造船的第六代传人。然而,年轻一辈的入行者持续减少还是令他颇为忧虑:“龙舟制作不像普通的手工行业,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造一条龙船至少需要五六个人。”老师傅退休后,新人数量补不上,许多造龙工艺恐怕会就此失传。因此,黄剑挺在造龙舟之余,也积极向年轻人推广龙舟文化,希望能有更多青年加入龙舟制造的队伍中,一同传承造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