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青春逐梦乐章 看湾区青年的奋斗故事
日期:[2023-02-23] 版次:[A08] 版名:[青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2023年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众多广州青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他们“奋斗的青春”!
见习记者 陈天旭
苏金标:消防安全是我牢记在心的职责
2018年5月14日,广州黄埔区樟山下村光明钓鱼场内的鱼塘突然传来“嘭”的一声巨响,只见一台轿车因操作不当滑落水中。危急关头,一道身影飞奔着扑入水中,在浑浊的池底摸索着,以专业的救援本领解救出车上五名乘客与司机,随后来不及休息便又开始对昏迷的司机进行心肺复苏,最终成功挽救了司机的生命。
这名见义勇为的男子正是广州市黄埔区永和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苏金标,他也凭借着挽救了五条生命的壮举荣获“中国好人”的荣誉表彰。这已不是他第一次为了救援以身犯险,自投身消防安全工作以来,苏金标一直活跃在救援一线,带头冲向最危险的地方。
2020年3月2日上午,苏金标参与一起出租屋火灾扑救,带领搜救小组对每层楼进行地毯式搜寻,率先在三楼发现一名75岁的老人被困。“老人家行动不便,吸入浓烟较多,无法自行逃生,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见此情景,苏金标迅速背起老人,在队友的协助下将其转移至一楼安全区域,帮助老人成功脱险。
2020年5月21日晚,广州市下起了大暴雨。苏金标所在的永和消防救援站接报称,辖区内鸣泉山庄附近因雨水冲刷导致山体滑坡,造成房屋坍塌,现场有人员被困。接报后,苏金标带头奔赴受灾现场,与队员在暴雨中艰难地展开搜救,成功将一名被困的64岁老人救出。自凌晨开始,他连续奋战一天一夜,带头处置险情十余起,先后营救出被困群众100余人。
“消防安全是我牢记在心的职责,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据统计,多年来苏金标共参与各类灭火救援2000余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2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约6500万元。近年来,苏金标还深入社区、社会单位、中小学开展义务消防培训1300余次,用行动发出消防救援队伍的“好声音”,展现南粤火焰蓝的“正能量”。
参加消防安全工作这些年来,苏金标忠于职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成长为政府专职消防员的中坚力量,荣获“中国好人”“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全国119先进个人”等荣誉。2021年,苏金标当选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政协委员,他不仅在工作中深入灭火救援战线,更为推动全市全区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维护广州的消防安全做出了贡献。
梁安莉:为乡村种出希望的花朵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地处乌蒙山深处,被称为“贵州屋脊”,曾经是贵州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7年,研究生毕业的香港青年梁安莉受到来自毕节的朋友邀请,来到了著名的“贵州屋脊”韭菜坪游玩。在这里,梁安莉不仅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也接触到了正在当地对口帮扶的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同时收获了工作组向她发出的到贵州创业的邀请。
从花海中嗅到商机的梁安莉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加入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帮扶队伍中来,她创建了港华公司,决心为赫章县打造一个“留得下的产业”。
2018年,梁安莉来到赫章,利用当地的高海拔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做起了鲜花培育产业。经过五年的发展,港华公司已在赫章县的铁匠乡、兴发乡共拥有超过1000亩的芳香种植示范基地,投资超过2000万元。
但创业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创业之初曾面临着多个困难——从自身需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到需要逐个说服当地农户改种花卉,再到极端天气对产品造成损失。但她没有退缩,而是愈加坚定信心要在赫章做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鲜花产业。
为了帮助村民尽快适应鲜花种植,梁安莉不仅前往农户家里传授经验,还亲自动手与村民们一起种植、采收。很快,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他们的帮助下成长为合格的种植产业工人。“产业帮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人才,一个‘造血式’的项目才可以将产业与人才都留在当地,为当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了让鲜花产业能真正在当地扎根,梁安莉秉持着“授人以渔”的理念,坚持在当地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如今港华公司在赫章的管理团队全是当地的“90后”,为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青年人才。
在企业与当地的共同努力下,“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合作模式逐步铺开。近五年来,赫章鲜花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务工38000多人次,约2475名普通农户参与阶段性种植,利益联结覆盖脱贫户796户3937人,务工人次达7.03万人次,共带动农户增收1200.2万元。
亲身参与才能切实体会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与不易,梁安莉就是如此,尽管过程艰辛,但当她看到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从贫困到富足的变化,也会充满成就感。
近期,梁安莉计划结合自身的扶贫创业经历在赫章打造一个粤港澳青年援黔创业基地。“我想为湾区青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她希望能有更多大湾区青年能了解国家所需、为社会贡献所长。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湾区青年,梁安莉将青春融入国家脱贫攻坚事业中,为帮扶贫困县“摘帽”发挥出女性力量,见证了乡村振兴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芬芳的花朵。
吴池力:助力湾区青年走好科创路
2021年12月19日,香港立法会选举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史上第一次有“港漂”参选。这名为香港科创界积极发声的内地青年就是香港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全国青联委员吴池力。
201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取得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吴池力选择留校担任研究工作。多年来,吴池力一直从事着能源和环保领域的研究,其带领的团队致力于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研究工作,在风力发电、空气净化等领域均有所成效,其本人与团队已陆续申请了18项国内外专利,其中已有17项获得授权,这些专利大都具有产业化前景。
“前沿科创成果不应该‘躺’在实验室里。”这是吴池力一贯的坚持,深耕能源和环保领域的他常常对技术转化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我国对‘碳中和’概念的重视让我觉得做这些研究是值得的。因为科研成果除了要有经济效益、能源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
吴池力表示,发展创新科技,是香港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战略选择。然而,在香港科创一线工作多年的他也很无奈地发现:香港的科创水平正在不可避免地落后于世界同水平城市。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调研,吴池力清楚地认识到了目前香港科创界的几个痛点:一是行政程序冗长,科创资金不多;二是科创人才流失严重;三是产业界与高校、科研机构严重脱节,技术转化停滞不前。
为了给香港科创界做些实事,吴池力将目光放到了香港立法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人们对青年科创多些关注。“我坚信青年能引领科创、改变未来。”这是吴池力在香港立法会上真诚的呼唤。在参选过程中,吴池力呼吁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促进技术瓶颈的攻克与转化,留下了“爱国者治港”的鲜活身影,发出了促进香港科创发展的时代之声。
近年来,中央支持在香港建立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鼓励香港与内地的企业、科研人才相互交流。吴池力高兴地表示,这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科创事业的发展,正是香港科创界人士所期盼的。
吴池力希望大湾区的政府和企业能有更多联动,“内地有完备的产业链、生产基地以及广阔的市场,还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是香港所欠缺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让吴池力见证了香港以昂首阔步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让香港科创成果的转化与落地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