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一周年调查

日期:[2023-02-09] 版次:[A02] 版名:[青调查]

家庭教育受认可 家长期盼得到专业辅导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黄彩云 周晓红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施行,至今已满一年。一年来,《促进法》被用来规范、约束、指导家长行为,维护儿童权益,保障和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

在《促进法》正式施行一周年之际,广州市花都区三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布了一项面向学生家长的社会调查,对《促进法》在家长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家庭教育的落实情况、所起的引导作用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共计回收有效调查样本1265份。

互联网是《促进法》宣传新阵地

据统计,本次调查共有1265名学生家长参与。从结果来看,全程关注《促进法》的形成、仔细阅读过《促进法》、粗略浏览过《促进法》的家长人数占总人数的65.54%;而20.71%的家长只在新闻中听说了《促进法》颁布,并没有具体看过;另有13.75%的家长在本次调查中才第一次听说《促进法》。

可见,在《促进法》施行一年后,仍有三成以上的家长对该法缺乏了解,这也揭示出《促进法》在社会层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未来仍应当继续加强、深化《促进法》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而家长们了解和学习《促进法》的主要途径分别包括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群聊、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法律宣讲活动;电视、广播等媒体。其中,互联网自媒体与社交平台是当下人们获取资讯的第一选择;宣讲活动因其主题明确、内容具体,得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普法手段;电视等主流媒体也依然在普法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认同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

分析调查数据发现,绝大部分受访家庭都是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且家长们大多认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一观点,并表示自己有明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思想品行及综合能力的塑造。在这两个方面,家庭教育拥有天然的优势——《促进法》第十四条强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

“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会时刻注意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包括自己的情绪也会控制好,害怕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35岁的王程洋是一位学生家长,他秉持着“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努力在家庭中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要想孩子不沉迷电子产品,家长自己就得放下手机以身作则。”谢佩莉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面前她从不长时间玩手机,并时常号召孩子们一起做家务、外出踏青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增强家庭凝聚力。

在家校合作方面的调查中,93.35%的家长表示孩子所在的学校曾组织开展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会邀请有关人员为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在日常的家校合作活动中,近九成的家长表示自己非常乐意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

“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家风家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海珠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张琳表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希望家长能更多地与孩子、老师沟通,并配合学校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集体荣誉感。张琳认为,家长与老师应携手建立平等、互助、共育、双赢的合作关系,取长补短才能深化家校合作,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家长期盼得到专业指导

在社会层面上,84.66%的家长希望媒体可以多宣传推广家庭教育的内容;68.3%的家长希望能够多举办家庭教育相关讲座;59.13%的家长希望能够建立家庭教育相关的培训或咨询机构。可见家长们希望能通过更多渠道获取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起新注册的家庭教育指导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4.39%,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和考证项目也随之大量出现,然而这些培训课程的资质令人担忧。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海云从事了近10年家庭教育研究,她表示,当前国内家庭教育专业还处于学科建设期,专业标准尚未完善。这一领域在咨询行业也较为小众,专业人士并不多,能够开展的课程服务总量十分有限,当下的培训市场充斥着低质量课程。因此家长们在寻找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时也需注意甄别,避免踏入杂乱无章的“培训陷阱”。

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家庭教育尚未有专业标准的背景下,家长们在遇到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时,往往会选择“与家人商量解决”或“看教育相关书籍”,也有家长选择向学校老师、朋友同事、专业人士咨询解决方法,只有少部分家长会选择“自己摸索处理”。这表明家长们也在实践中系统性地塑造着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

多沟通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家长都会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几乎不存在完全不沟通的亲子关系。而在实施家庭教育时,75.02%的家长会尊重孩子在家庭事务中发表意见的权利,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23.87%的家长则表示会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性倾听孩子的想法;只有1.11%的家长表示孩子还小,大人会安排好一切,从不听取孩子的想法。

教育专家指出,家庭中的尊重是相互的,父母应将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看待。孩子的年纪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既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又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关于现今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低龄化”“频繁化”的现象,88.46%的家长认为应多和孩子交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10.2%的家长则认为这只是小孩子没吃过苦,心理承受能力太弱;1.34%的家长认为不必过多地干预。另有近七成家长表示自己比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而三成家长表示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清楚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

初三学生小雨(化名)临近中考,居家学习期间压力与日俱增,引发失眠、焦躁等问题。然而小雨的家长并不理解她所面对的心理焦虑,将小雨的表现归咎于“抗压能力弱”,一度引发争吵。后小雨与父母联系了心理热线的社工人员,社工积极介入,不仅帮助小雨调节了自身情绪,也向小雨父母分享了更积极的亲子沟通方法,小雨父母在这之后学会了聆听孩子的想法,正面表达彼此的感受。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的现象不断加剧,而部分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仍不够重视。部分孩子的抑郁情绪得不到缓解,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他们的情况不容忽视,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更多心灵上的关怀。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