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青年互联互通 网络世界看过来

日期:[2022-11-17] 版次:[A02] 版名:[青调查]

见习记者 陈天旭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展示的智能化一体成衣机。新华社发

5g智慧、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超级计算、数字孪生……11月11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圆满落幕。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青年群体无疑是互联网科技发展的“首席体验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

网络世界与青年的现实生活高度融合,年轻人与互联网的交互使用也日益多元化,互联网科技进步为青年未来增添更多可能。

搭起桥梁 青年沟通更加轻松

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上,知名互联网企业小红书的高级副总裁许磊分享了一个用户案例:三年前,一名山东姑娘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位面包店店主,从此一直关注着这位店主的经营生活。去年,这名姑娘返乡创业,在老家开了一家面包店,从店铺装修到面包选品,这名山东姑娘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都是通过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答案、发布笔记,在与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互动中完成。

互联网不仅具有承载商家在其宣传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功能,更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零门槛的分享生活经验、展现青年风采的“交流场”。用户们分享的内容有可能即时帮助千里之外的另一名用户解决生活难题。对于普遍存在一定“社交恐惧”的青年而言,网络极其便捷且无需直面的信息沟通方式也获得了高度青睐。

与微信、QQ等即时通讯类社交软件不同,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豆瓣等软件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更广阔的社区平台,用户在网络社区中分享的事物可以被更多人看见。其用户构成也更偏向年轻化,如小红书便以18~30岁的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群体,占比达到69%。

据国金证券发布的《2022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月活跃用户数量破亿的社区类平台有微博、哔哩哔哩、小红书三个软件;而另一类以娱乐内容为主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其月活跃用户量则分别达到7亿、4亿。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年轻人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在腾讯集团公关副总裁李航看来,现代化的中国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共同富裕,也要有文化上的共同富裕,而互联网则是助力文化“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利弊共存 大数据与生活关联密切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3.3%、32.6%、26.7%和27.6%。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覆盖,手机显然已成为青年的主要上网工具。

随着网络冲浪愈发便捷、用户人群愈加庞大,大数据分析已在互联网世界无处不在,互联网的用户们通过数据的筛选拥有了自己“个性化”的信息空间。

“感觉大数据可以帮我更快地获取资讯。”这是大学生林艺纯对大数据的切身感受:喜爱美食的她在微博平台上关注了不少美食博主,随之便收到了更多关于烹饪、美食探店的微博推送;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她可以通过豆瓣社区标记自己喜欢的电影,从而获得同类型高分电影的推荐;为了外出旅行“避雷”,林艺纯在小红书上查找当地的旅游攻略,接下来的几天她便不断在小红书上刷到详尽的旅游笔记,帮助她做好准备,从而获得了一次不错的旅行体验。

除了社交平台的使用,还有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在网上“买买买”,网络购物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2亿,占网民整体的81.6%;网络零售额达13.1万亿元;“95后”青年群体的网购消费潜力最高,41.9%的“95 后”用户的网上消费额占日常消费总额30%以上。

“大数据比我更懂我自己。”小裴描述了自己所见的大数据对网购的影响。他表示,有时候在其他聊天软件提到某个商品,再打开网购平台就会发现这个商品的推送出现在首页。当前,大数据不仅会整合分析聊天信息,而且购买记录、停留一下,甚至只是在浏览时多看了几眼某个商品,都会被大数据精准捕捉,并重新为用户筛选出心仪的商品。

尽管大数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却也引起了社会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前不久,脱口秀演员邱瑞一段关于“大数据帮我购物”的吐槽既抓住了人们的笑点,也再一次引来了人们对大数据的审视。在数据分析技术的运作下,个人的一切特点都将被摆上台面“标签化”,不仅有着暴露身份信息的隐忧,也会逐渐将人们的生活划为不同的圈层,加剧交流的隔阂,不利于人们突破自己的“信息茧房”。

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仍需加强保护

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小学生在学龄前首次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达33.7%,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未成年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对如今的青少年来说已不再是新鲜事物。然而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身处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时将会面对更多问题。

女儿正在读小学的聂女士对孩子沉迷网络短视频的问题感到非常焦急:“她整个假期都在用平板电脑刷抖音,如果我们没收平板电脑,她还会偷偷拿我们的手机去玩。”沉迷网络导致聂女士的女儿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不仅如此,由于对网络事物缺乏甄别能力,聂女士发现女儿还会模仿一些粗俗的短视频内容跟同学打闹,双方险些受伤。

另一名家长梁先生的孩子则在网络游戏中遭遇了辱骂恐吓,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孩子很害怕,游戏里对骂人玩家轻飘飘的处罚根本没法弥补他的心理创伤。”梁先生无奈地说道。

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显示,仅有18.2%的学生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有20%以上的中学生遭遇过网络欺凌。

事实上,网络欺凌、沉迷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在青少年网络安全事务中屡见不鲜。为了更好地为青少年上网保驾护航,不少平台都相继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的个人信息进行隐藏,并基本杜绝了青少年浏览到有害信息或是充值打赏的可能,同时对青少年的使用时间做出限制,防止沉迷。该模式是当下互联网时代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新探索,但在网络有害信息层出不穷的环境下,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仍然需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及家校协同教育。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