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通社经历令我蜕变 二十年前小记者 如今湾区生力军
日期:[2022-11-03] 版次:[A04] 版名:[青关注]广州学生通讯社(以下简称“学通社”)是1991年由广州青年报社创立的学生媒介素养组织。学通社坚持以青少年视角正面宣传引导,不断守正创新发展,形成一套“新闻宣传培训+采访实践+夏令营+研学激励"的工作模式。一直以来,广州青年报通过“新绿校园”特色专刊、亚运小记者团等,不断壮大学通社小记者队伍。如今,历经31年的学通社已发展成广州大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新闻研学的融媒素质实践基地,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批具有较高融媒素养的各行各业青年才俊。
值第23个“中国记者节”前夕,本报特邀原学通社历届优秀学生记者代表重温学通社的故事。
策划:孙雪晴/ 组稿:见习记者 陈天旭
以青春之力 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讲述人:澳门《大湾区青年报》总编辑 梁剑锋
1994年加入学通社,后任学通社社长
我的第一次“出差”,是以“学生记者”代表的名义,跟随广东媒体记者团到山区采访希望工程小学,我也是团里唯二的“学生记者”。
在一片晒白薯的地上,我采访了一名小学生,还给她拍了一张照片。我很长时间都在回忆和感慨这个经历,因为我不是从电视、报纸上听到看到希望工程受助人的感言,我是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面对面地和她聊天,感受她的情绪。这对我影响至深,所以我后来也一直热衷支持公益事业。
1994年,我跟随高年级师姐,一起被老师推荐到广州青年报社,参与学通社的重组。学通社对于当时还是初二的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新鲜事”。
刚开始参与的学生不多,和我同龄的有123中学的列健曦和同班的林英,都是画漫画的。另外,我和知用中学的两位小伙伴最聊得来,其中一位就是曾在广东电视台王牌节目《今日关注》中担任主持的薛乐。
学通社就好像让我同时进修了多个中学,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也都有了同窗之谊。实际上,在学生记者时期做过的每一个采访,都让我印象深刻,因为那些都是真真切切关注到学生的新闻选题,让学生记者参与调查、采访、撰写,让青少年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能够引起共鸣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是一件很爽、很酷的事。
后来,我从一名“学生记者”成了广州青年报社的“全职记者”。从青年媒体起步,我从未离开过“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我自己的成长受益于此,当我有能力去做些事情的时候,也想着回报于此。
这20年来,我在广东、香港的媒体都历练过,目前仍然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搭桥铺路”,为彼此拓展交流的平台,为彼此争取更多机遇。
我想对小记者说:
我很早就明白自己是一个平凡人,而一个平凡人最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最大能量,并且把这种能量传递给需要的人。
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讲述人:信息时报城区新闻中心副主任 马向新
1996年加入学通社
1996年,我刚成为一名执信中学学生,面对崭新的校园,心中不免忐忑。这一年,我开始向广州青年报《新绿校园》投稿,没想到写的第一篇乐评就刊登在报纸上,篇幅还不小。从此,开始了我和学通社的不解之缘。
记忆中是收到黄编的一封信,获邀成为小记者。那时的广青学通社人才济济,小记者们划分了不同的部门,除了新闻部、体育部、文娱部等采访部门外,竟然还有电脑部。我加入了文娱部,那时每个月会回编辑部开会,一起讨论选题,这种工作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我们曾经搞过音乐欣赏会,现场播放唱片,和音乐爱好者们一同欣赏。还记得,那时会经常收到读者来信,甚至有在狱中读者写来的读后感,顿时觉得,通过报纸打开了和世界接触的大门。
我曾经到火车东站附近的景星酒店采访香港歌手梁汉文。那是我十几岁的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明星,后来这篇访谈还刊登在《新绿校园》上。这次采访让我认识到,和音乐人打交道,听他们讲自己的创作故事,然后分享给读者,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后来,正式从事报业工作后,我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娱乐记者,采访过很多明星、名人,经历过许多娱乐现场,这些都和最初加入学通社种下的种子有深厚的关系。上大学后,我继续在《新绿校园》从事兼职编辑工作,从此多了责任,要召集小记者、约稿、审稿、改稿筛选上版,每月还不时能收到小记者们打来的报题电话。
如今,我依然从事着传统的报业工作,很多人换了不同的赛道,但我似乎总是更“慢热”一些,从少年时期就投身的这份职业一直都还在做。曾经当小记者的经历,让我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去看未来的世界。
我想对小记者说:
你们可能会有很丰富精彩的人生,而其中一种经历——曾经做过一回小记者,将会让你有不同的眼光,去看未来的世界。
是金子总会发亮
讲述人:如祺出行市场总经理 袁建彰
2002加入学通社
当年《广州青年报·新绿校园》是中学里人人必订的优质报纸读物,我特别喜欢看里面的体育版。体育版每期都有一个互动栏目,有一期关于国足的话题我实在是不吐不快,就写了一篇评论寄到报社。过了三四周,有同学很惊喜地说我的稿件登在报纸上了,这件事还在班级造成了小小的轰动。到了暑假,我“胆粗粗”地来到位于北京路青宫7楼的学通社报名应聘,懵懵懂懂地加入了学通社这个大家庭。
“是金子总会发亮”,朱峡鹰编辑当年给小记者培训时说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和长处,并努力将潜力兑现。
2003年,我跟着体育版编辑黄钰麟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采访NFL腰旗橄榄球活动,这是NFL第一次进入中国内地进行推广,我们也成了国内首批了解、接触和喜欢上这项运动的人。直到现在,观看和讨论橄榄球比赛已经成了我们的日常习惯。
因为学生记者的经历,我在中学就树立了投身传媒行业的志向,在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传播学、新闻学相关专业。在大学期间,也得到了在学通社担任编辑的机会,让我比其他同龄人更早地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应用中。可以说正是有了学通社,才有了我日后在媒体的发展机会。
我想对小记者说:
虽然每个人的特点与基础不同,但是努力发掘自己的长处与保持自信,能让人生之路走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