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

日期:[2022-10-27] 版次:[A03] 版名:[青评论]

2022年10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数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谋求国家富强,终于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近代以来,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梦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将亲身参与中国建成现代化国家的最后征程,亲眼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时刻。

历史学家曾有预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屈辱地进入近现代社会,到我们穿越“历史三峡”“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大概需要两百年的时间。这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计划不谋而合。但真实的历史却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选择怎样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怎样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我们经历了太多曲折、彷徨乃至危险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努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终于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933年7月,侵华日军已经吞并了东北三省,国民党当局正在酝酿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中华民族进入了最危险、最黑暗的时候。在严峻的民族危机下,知识界人士在一家月刊上进行了第一次关于现代化问题的集中讨论。中国现代化当采取个人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是外国资本所促成的现代化还是国民资本所自发的现代化,成为当时讨论的焦点。

实际上,这些分歧在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长期存在。从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先驱激进的“全盘西化”主张;从晚清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立宪运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究竟是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国家,还是独立自主而不无艰难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争辩有之,协商有之,反复有之,战争亦有之。莫衷一是之局面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之前,从来没有一支力量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统一在一面旗帜下,将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就把现代化建设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这个新生国家面对未知前途命运最关键也是最正确的选择。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成为我们面临许多重大决策问题的价值起点和理论依据。经过持续不断的自主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给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定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已经清晰,坚持这一正确方向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前方仍有漫漫征程。这份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唯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方能经得起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让中国这艘巨轮在大风大浪中行稳致远,驶向现代化的彼岸。

过去100多年里,在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辉煌征程上,一代代中国青年矢志奋斗、顽强拼搏,始终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先锋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在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史篇章中,一代代青年留下了自己的奋斗足迹。晚清年间,为了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一批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留学生被派出洋学习,这些“留美幼童”归国以后,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建设,有的还在中法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辛亥革命前夕,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策动武昌起义的“首义三武”孙武、蒋翊武、张振武,分别只有32岁、27岁、34岁。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从一开始就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质。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这恰好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新中国成立不久,广大青年就热烈响应党发出的号召,“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走在时间前面”的王崇伦、创造细纱工作法的郝建秀、搞钻头技术革新的倪志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赵梦桃、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队长胡耀林……一大批优秀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青年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仅在1984年全国就有100多万名青年、7000多支青年突击队参加了竞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也在历史的长河里久久回荡。中国青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同频共振,始终敢为人先,不畏艰难,奋斗奉献,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聪明才智,燃烧青春激情。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代表是45岁以下的青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青年肩负神圣使命,民族复兴的大旗由你们来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截至2021年年底,在9671.2万名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占四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新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均超过80%。中国青年对加入党组织的向往,既是党的各项政策、主张赢得年轻一代支持的有力证明,也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铭记初心,用坚定信念奔赴理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多次寄语青年不辜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奔赴理想的征程上,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是辩证统一的,广大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脚踏实地,迎接挑战。当前,世纪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相互交织,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超预期因素引发的风险增大。未来的国际竞争,就是年轻人的竞争。新时代青年生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年代,他们乐观向上,对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正在用行动证明自己堪当大任——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在抗疫斗争中,在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在保卫祖国边疆的哨卡,处处澎湃着青春激情,昂扬着青春斗志。囿于经验阅历的限制,年轻人对艰难险阻、挫折磨难的预估会有所不足,现代化强国路上,要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好迎接惊涛骇浪的准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敢想敢为,锐意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青年人才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宝贵财富和重要后备军。青春身影正活跃在自主创新的路上: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1岁;“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九天揽月,逐梦星河”,新时代青年要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更多青春力量,汇聚更多发展新动能。

青春之力也是胸怀天下、脚踏实地的团结之力、奋斗之力、自我革命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青春之勃勃生机,扎根于祖国大地,在奔赴伟大新征程的路上,青年将“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民族危机之中,“青年”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我国形成,至今不过百余年时间,却几乎伴随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整个进程。追寻中国梦、为民族复兴奋斗也成为百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中国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关系,是青年与历史的双向选择。从觉醒、探索到追梦,在中国奔赴现代化的发展坐标中,青年具有特殊的使命任务,也拥有独特的机遇与抉择。潮平岸阔催人进,时代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青年一定不能辜负时代的嘱托、人民的期待!

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投向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形象地比喻成“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和“初升的朝阳”,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寄予厚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历史反复证明: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更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在今天的青年手中实现。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要居安思危,中国青年还当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发扬吃苦精神与斗争品格,以青春之力谱写盛世华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来源:中国青年报社论)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