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南越彩虹 古城新站

日期:[2022-09-15] 版次:[A02] 版名:[青聚焦]

广青融媒小记者独家探秘地铁彩虹桥站


文/王晨辉  图/梁汉深

地铁八号线北延段于2020年11月通车,但有两个站由于征地施工等制约“姗姗来迟”,彩虹桥站、西村站未能同步开通。日前,8号线再度传来好消息。9月14日,广州青运青融中心携手广州地铁集团团委独家探秘彩虹桥站。广青融媒小记者现场探营了解到,彩虹桥站的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于国庆节前开通。

彩虹桥站处处见彩虹

在彩虹桥站,未入站先见“彩虹”,车站A、C出入口设置了“彩虹墙”,这个设计在广州地铁全线网都是独一无二的,颇有成为网红“打卡点”的潜质。进入车站,天花同样紧扣“彩虹”主题,通过曲线格栅和灯带配合可调节的灯光亮度和色调,呈现七彩变幻的效果,与站点名称中的“彩虹”相呼应。地面也同样采用具有水波纹机理的天然石材,与“彩虹”主题对应。

站厅层的空间明显感觉比普通车站高一大截,18米一组的V形柱令视野更加宽阔,车站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据广州地铁设计院8号线北延段设计团队介绍,彩虹桥站由于前后区间埋深较大,为此采用了特殊的“高站厅”方案,站厅层高达10.4米,是一般地铁车站的2倍以上。

据中铁二局广州地铁8号线彩虹桥站项目经理李江介绍,作为三线换乘的彩虹桥站,车站的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普通车站。广州地铁设计院8号线北延段设计总体李颖慧也表示,彩虹桥站是8号线(南北线路)、11号线(市区环线)、13号线(东西快线)三线换乘站,8号线为6节车厢——与1号线、2号线相当,其余两条线都是8节车厢的“大肚量”线路。“彩虹桥站在地铁线网规划中处于重要的换乘节点,定位为交通中转枢纽站。三条线路在设计时已进行整体考虑,同步设计。”

彩虹桥不仅仅有年轻活泼的“彩虹”,背后还有悠久历史。据介绍,彩虹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其所处位置是古代广州城西出口的重要通道。历经道路拓宽、河涌改造,彩虹桥仿古重修,原貌萃饰。车站周边有驷马涌、荔枝湾、流花湖,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李颖慧介绍,地铁彩虹桥站以“南越彩虹,不让姑苏”为设计主题,以“城墙”作为墙面的主要设计思路,将南汉时期城西城墙的元素引入到墙面设计,选用极具历史感及艺术感的米黄色洞石材料,加入灯光系统模拟不同的肌理效果,以此还原彩虹桥作为南粤西关要塞的沧桑历史。彩虹桥站在满足于交通功能的基础上,提升乘客与环境的交互体验及人文感受的需求,与区域文化特征相呼应 。

小记者漫步彩虹里

日常生活中,小记者们都是地铁的使用者。当天,他们化身见证者,一睹地铁后台运营的奇妙。“这里可真漂亮呀。”在彩虹桥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来到彩虹桥站的站厅、站台等,近距离观摩美轮美奂的彩虹桥站建筑,不禁发出感叹。随后,小记者们还来到车站内部控制室,参观彩虹桥站工作人员控制中心,聆听彩虹桥站工作人员讲述勤务工作的经历、彩虹桥站独有的“彩虹文化”,感受地铁建设的快速畅通,了解“地铁人”生活、工作日常。面对新鲜的控制台,在工作人员的正确引导和示范下,小记者们还亲自上手,“零距离”接触监控台、TMR880i集成固定台等专用设备,过了一把地铁运营瘾。

“彩虹桥站内部是否设有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广州的文化在彩虹桥站内有怎样的体现呢?”“彩虹桥有哪些绿色高科技元素和便民服务?”“彩虹桥站开通后,站内有没有特色的地点可以打卡?”漫步在这个新鲜的地铁站,小记者们充满了好奇,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出不一样的疑惑。彩虹桥站工作人员耐心地指示相关建筑并一一回答小记者的提问,普及彩虹桥站的建设知识,让小记者们更加深入了解彩虹桥站建设背后的有关内容。

“谢谢地铁哥哥们接受采访,这次旅程我学到了很多地铁方面的小知识。”参观后,就读于西华路小学的小记者十分开心、雀跃,家住彩虹桥站附近的他对地铁站的即将开通充满期待,希望它可以尽早迎客,早日为广州的街坊朋友提供方便的服务。


家校社三方 共促青少年成长实践

彩虹桥站遇“彩虹”,一起先睹为快。记者了解到,本次独家探秘活动由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和青少年融媒体中心和广州地铁团委联合组织举办,旨在通过丰富的研学教育互动,推动青少年在体验中学好本领,在思考中增强爱广州、爱祖国情感,为广州未来的发展凝聚青春之力。

“孩子们都很可爱、很活泼,问题也很丰富。”据地铁工作人员介绍,孩子们井然有序的队伍和敢于发问的勇气带给他很深印象,他非常高兴与孩子们能互动,传播更多的地铁出行知识。

西华路小学的老师也表示,此次的参观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希望这次探营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外学习体验,让孩子们学到新奇的实践知识,深入感受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鼓励他们投入到祖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参观后,小记者们感受丰富,还纷纷用纸笔写下对此次旅程的精彩回忆,和父母一同分享快乐。

老城市要焕发新活力,离不开青少年的力量,用研学活动将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岭南等传统文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点睛之笔。广州青运青融中心负责人介绍,以后会继续组织更多特色研学活动,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的道路上积极参与,成长成才。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