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年医务工作者 “健康卫士”树起奋斗榜样
日期:[2022-08-18] 版次:[A04] 版名:[青关注]见习记者 陈天旭
“医师”是一群可敬又可爱的人。他们平时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默默地关心群众生命安全。在疫情来临、社会各界同心抗疫之时,这群白衣天使们又以无畏的姿态充当了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市民的健康。
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优秀的广州青年医务人员,他们有的润物细无声,默默关注着民众健康;有的前往乡村基层,不仅治病救人,更当起了一名老师。
钟晓声:既是“医”,也是“师”
2021年9月,新一批柔性援疆医疗队抵达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的钟晓声是这次援疆医疗队的队员之一。
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帮扶期间,钟晓声发现该院的医生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初出茅庐的医务人员颇多,科室内医务人员呈现出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为帮助提升科室人员的诊疗水平,钟晓声采用“传帮带”模式,在日常的查房巡诊、病例讨论、上台手术等工作中开展示范教学,并且定期在科室内进行小范围的授课,针对授课内容对科内医务人员进行操作训练,让他们理论与实践并行,更快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水平。对当地的医务人员来说,钟晓声既是“医”,也是“师”。
钟晓声的“医师”职业素养也体现在他对患者的关怀中。到达喀什不久,钟晓声便接诊了年仅9岁的小库尔班(化名),在小库尔班刚出现听力下降、耳后肿痛时,他的父母并未在意,一直等到小库尔班病情加重才带着他到医院就诊。小库尔班入院后,钟晓声与该院专家团队经过讨论与研究,确认了小库尔班患有中耳胆脂瘤,并决定由钟晓声主刀,采用耳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经过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手术顺利完成,小库班恢复良好,现在已经康复出院。
小库尔班的出院也让钟晓声意识到,当地民众对耳鼻喉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往往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会来就医。于是,他与团队常利用周末时间去往周边村镇,发挥“医师”身份的作用,开展义诊、科普、健康宣传等活动,帮助乡村群众正确认识耳鼻喉疾病,引起他们对疾病预防的重视,提高乡村大众的健康意识。
“医生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如果能去到患者需要你的地方,看到患者经过你的治疗得以康复,自己也会感觉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有了收获。”钟晓声以自己援疆的经历对青年医务人员进行勉励,他希望能有更多医务人员去往医疗条件不太发达的地区行医,让更多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治疗。
蒋川:青年医务人员要发光发热
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是番禺区单体最大的健康管理机构,每年体检量超过8万人次。在该中心健康管理科工作的青年医生蒋川,常调侃自己是身处于保障人民健康“一线的一线”。
因为健康管理工作更偏向于“防患于未然”的关系,所以相比于临床一线专业,从事健康管理学科的医务人员一般较难有直观的成果体现。尽管如此,当这里的医务人员看到患者在综合健康干预下,各项异常指标得到了改善,仍会相当有成就感。
近段时间,蒋川带领团队对番禺区两万余名重点人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按职业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不同的干预方案及考察目标,并选取部分团体开展运动、营养和心理综合干预试点。蒋川希望能对目标人群(主要是未患病人群)做最大程度的疾病风险评估和分层分类管理,进而以团体为单位进行疾病一级预防和亚临床干预,改善区域内人群整体健康情况。
作为在一线关注着民众健康的医生,蒋川认为只有紧紧围绕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做好社区健康服务工作,最大程度做好慢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早期干预,建立起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康。蒋川期望青年医务人员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能找到使命感,尤其是当下身处疫情防控的历史时刻,青年医务人员更应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