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打卡第十一站 文明路215号——广州团组织的成立地
日期:[2022-06-09] 版次:[A08] 版名:[青运史]位于文明路215号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礼堂,其前身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是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所在地,也是鲁迅1927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时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成立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8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作出决议:函约全国各地社会主义者组织共产党支部和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陈独秀遂函约谭平山等人在广州发动组织工作。
谭平山等人均响应上海共产党组织和陈独秀的函约,于1920年8月组织成立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0年10月,谭平山、谭植棠等人在广州创办《广东群报》,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团结教育青年群众的阵地。陈独秀支持他们办群报,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广州青年》的文稿。与此同时,谭平山等人通过同乡、同学、同事的关系,结识了一批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进步青年。1920年11月,谭平山等人组织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召开了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会,制定了团的章程,选举了谭平山等人为团的职员。
1921年1月27日,“黎明通讯社”以《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之组织》为题在《广东群报》作了报道:“两月以前,广州里的学生界,平素主张社会主义的,和对社会主义性喜研究的,起来组织个青年团。初发动于高师、一中、农业等校,其中以高师学生居多数,而粤籍的北大学生也有数人,此外更有现任教员和新闻记者。发起时统共不过十数人。第一次团成立会于高师学校,制定章程,选定职员。”
鲁迅的广州创作之旅
1927年1月18日,鲁迅从厦门大学来到广州,开启了在中山大学任教并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的旅程,并居住在中大的“大钟楼”内。在广州的8个月时间里,鲁迅撰写和发表了《无声的中国》《老调子已经唱完》《略谈香港》《再谈香港》《读书与革命》《革命时代的文学》等演讲稿和文章,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编录《唐宋传奇集》,完成了计划中的《中国文学史》自古文字起源至汉司马迁的10篇,并将写就的一批杂文辑成《而已集》。
1957年,为了纪念鲁迅,广东省委决定在钟楼内筹建广州鲁迅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纪念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1995年,广州鲁迅纪念馆被评定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广州鲁迅纪念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资料来源:中国共青团网——团史展览馆、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