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回眸团一大 奋进新征程

日期:[2022-05-05] 版次:[A06] 版名:[奋斗者 正青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



在广州地铁六号线,有一个特殊的站,名为“团一大广场”。这里的团旗雕塑,纪念着百年前的一段红色记忆,也向往来的人们讲述着那承载革命激情的青春岁月。

在广场一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下称“团一大纪念馆”)正在建设中,即将竣工面向市民开放。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团一大”)召开100周年。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团一大在广州的东园举行。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广州市历史上的一件盛事。

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国青年的觉醒和奋起。团一大在广州召开,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广州的荣光,凸显了广州在近现代青年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值五四青年节契机,一同回溯百年团史里的广州荣光,感受澎湃而出的青年力量。

“双向”选择:一封信“请来”了团一大

1922年,在全国各地陆续恢复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同时,中共中央局和团临时中央局也在着手筹备召开团一大,帮助青年运动完成思想与组织上的统一,准备于4月在上海召开全国青年团代表大会。

“国昌先生,大会地点,如能改在广州更好,因为比较的自由。”1922年3月6日,时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的谭平山,给团临时中央局代理书记施存统写信……一封小小的书信不仅改变了团一大的筹备计划,也开启了青运史上的重要一页。

天降大任,青年有为。团一大选择在广州召开,离不开广州当时浓烈的革命氛围、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广州青年运动工作出色的成绩。广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五四运动以来,广州青年一直是中国青年运动中的一支活跃力量。由于马克思主义传入较早,并且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早期组织的诞生地之一。

中共中央局和团临时中央局接受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建议,考虑到广州的政治环境比较好,并且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也将在广州召开,决定将会议延期至5月5日在广州召开。

三位年轻人:起草第一份团纲和团章草案

1922年4月,一艘从上海开出的船停靠在汕头港口。繁忙的码头迎来了三位年轻的客人。他们正是张太雷、蔡和森以及国际友人达林。

三个人受中共中央局、青年共产国际和团临时中央局委派前往广州,为组织召开团一大做准备,拟定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纲领和章程草案。其中达林代表青年共产国际,张太雷代表筹备代表大会的组织处,而蔡和森则代表中国共产党。

1921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组建远东书记处,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远东书记处也相应成立。为了帮助筹备团一大,年轻的达林作为青年共产国际的代表来到中国,1922年4月抵达上海并会见了陈独秀、张太雷等人,讨论了组织代表大会的主要问题并商定去广州。

按照拟定的详细路线,他们应当先乘轮船从上海途经厦门到汕头,再经陆路从汕头到广州。他们原计划在汕头坐船到预定地点,再坐火车到广州。三个人从汕头下船后,住进了靠近日本和法国领事馆的一家旅馆里。然而从汕头到预定地点的小船要一周后才能开航。

利用这段时间,三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开始起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决议草案。他们在旅馆里足不出户,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伏案疾书,边写边讨论,一鼓作气完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的草案等材料的起草工作。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年团组织的第一份团纲和团章草案。

1922年4月26日,张太雷、蔡和森和达林抵达广州。此外,还有中共中央局和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领导人以及各地负责干部也都来到广州。根据达林的提议,中共中央于4月底在广州召集党、团负责干部会议,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张国焘、谭平山、林伯渠等20多人出席。

从5月1日下午到5月3日,代表们相继召开一次筹备会议、两次总务委员会会议。三次会议完成了委员会组建及职务分配、提案、大会主席、代表差旅费用等六项事项,讨论了“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及社会主义青年团之问题”“社会主义青年团之纲领和章程”等内容,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还承担了“中国青年工人和农人生活状况及改良之奋斗”决议案的起草工作。

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印记刻在青少年心中

跨过百年,东园有了全新的历史使命。自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80年代以来,全国各级党史、青年运动史研究部门持续开展团一大历史研究和史料寻档工作,并不断推进团一大旧址的保护利用。2002年4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碑”在广州东园落成;2012年5月,团一大纪念广场在广州东园落成揭幕,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

百年青春澎湃:广州公益品牌走在前列

从国内第一家专业婚恋服务机构——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的成立,到微笑广州、心声热线、成人宣誓、志愿服务……百年来,广州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了促进青少年成长系列公益服务,形成了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公益品牌。

从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参军参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到60年代的“学习向秀丽”“学雷锋”,从70年代的“青年突击队”和“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到80年代“微笑的广州”系列活动、“中学生心声热线”,从90年代的“金不换”工程、“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到21世纪的“情满九运”“大拇指行动”,再到新时代的“青年大学习”“共青团改革”“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青年志愿服务十大行动”……

广州市各级团组织肩负着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光荣使命;始终坚持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始终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推动广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要有新担当。回溯革命先辈和改革先锋筚路蓝缕的光辉历程和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广州青年应倍感光荣,深觉重任在肩。下一个一百年,从团一大广场,再出发。

(原文刊载于5月4日《广州日报》)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