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日期:[2022-04-28] 版次:[A07] 版名:[青观点]

让阅读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人间四月读书天,不负春光与书伴。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我们获得精神的升华,一本好书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青年学子写下了他们读书的心得与感悟。让我们在浓浓墨香中,去体会读书的快乐吧。 

本期指导老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黎藜

翰墨载于纸  深春藏于心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流行于世的世界读书日,其灵感并非来自某一大师的奇思妙想,而是源于西班牙民间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的礼物是一本书。”将书视为胆识与智谋的象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读书日凝聚着人类对阅读追求的意识,值得现代每一个人重视和践行。

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阅读之重尤为显然。网络世界充斥着大量信息,但这并非是我们规划人生道路所需要的信息基石,看似阅遍世界缤纷,实际却成为旁观的过客,网络大千世界反而降低了接受信息中的信噪比,繁华散尽后,只剩噪音。因此,阅读仍然是人们传递信息、博古通今的最有效率的方式。

阅读是灵魂间对话的窗口,没有耳边聒噪,没有眼前迷乱,唯有白纸青墨,字里行间,作者所思跃然于纸。读者若是沉思,可阖书闭目;读者若是异议,可提笔批注。阅读赐予读者自由的权利,不仅仅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是一种人生的积淀,将世间污秽褪去,留下前人知识精华。阅读之义,既可以看作传播学中定义的“纸质媒介作为信息传播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也可以看作是久旱逢甘霖的一次美丽邂逅。在Kindle的畅销书榜上,在冷肃的图书馆书架上,在无人的深巷书店里,身心皆疲的现代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遇见契合自己灵魂的书籍,以更加主动、更加惊喜的方式,放松自我,沉浸于思想的交融之中。

拾一本好书,寻一处角落,静心阅读,也已是沐春而行,不悔此举。

(卢志海)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短视频提供的短暂性愉悦之后,是丰富的内在和舒畅愉悦的心情吗?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正是敲醒我们是时候面对充斥在愉悦后的浮躁与间歇性的焦虑心理。

读书可涵养丰盈内在,引导深度思考,洗涤心中浮躁焦虑之气。

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对大段文字失去耐心,更对需要持之以恒付出的事情失去了耐心。这种浮躁之气,需要书籍来拂去。当我们沉浸在书中,过往的碎片化阅读和表面思考会变成系统化阅读和深度思考,而深度思考时,书正如寻找自我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思考自我,并逐渐明确自我。

读书可洗涤社会的“躁”,让人们的思维更“稳”。

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56本,相比去年有所下降。疫情之下人们容易情绪浮躁,往往沉浸短时娱乐不愿深度思考,为了缓解压力,会出现宁愿沉浸短时娱乐而不愿深度思考现象,多了一份“躁”。时下各大图书馆推出了各类线上读书活动,这正是提倡人们用书来丰富精神世界。正如弥尔顿所说:书是逆境中的慰藉。多看书,读好书,常思考,能让社会少一份“躁”,多一份“沉稳”。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拿起手中之书,沉浸在书中天地,畅游书海,往后的每一天,应当都是丰盈内在的读书日!

(罗婷)


莫让“假读书”蒙蔽自我

这是一个阅读的日子。自从每年的4月23被定为“世界读书日”,阅读就以节日的形式,不断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多读书,读好书,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但不可否认,热爱读书的人,不管有没有读书日都会选择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不管怎样都难以融入其中。现在钟爱深度阅读的人在不断减少,以前4.23这一天被用来提醒我们阅读,后来慢慢变成没读书“忏悔日”,变成“买书日”,甚至成为了全网的狂欢。

莫让“假读书”蒙蔽自我,应养成正确读书观。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让我们用微观的视角“走”一遍别人的人生和认知,这样的“走”也许是匆忙的、模糊的、不全面的,但或多或少,还是可能给你带来不同的认知,让你感叹“原来人生可以这么过”,让你惊奇“原来世界如此奇妙”,让你脑洞大开“原来真的有人和你不一样”,让你拍案“原来事物的逻辑居然还可以这样峰回路转”……

阅读应该是精神狂欢,而不是商家的狂欢。世界读书日是一个伟大的节日,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但是现在很多商家以此为噱头,仅仅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而不是为了为读书日添砖加瓦。很多人也在附和商家,觉得自己买了一本书,就能融入到精神狂欢的世界中去,但书籍却从未被翻动过。阅读有时是枯燥的,但其尽头是充实的、丰满的,只有忍住枯燥即可有收获。

爱读书,读好书。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们要热爱读书,并选择好书进行阅读。

(杨明秋)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但是,读书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我的回答是,读书好,读书可以使我们明智。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重要,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用知识来武装大脑,读史书更可以让我们汲取经验,更好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帆起航。同时,读书使我们富有。这种富有不仅在于我们可以用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来获取金钱,更是体现在精神上得到的富足。“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汲取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视野,同时也是和一群高尚的人在进行心灵的对话,潜移默化地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洗涤自身的心灵,从而获得自身精神和素质的升华。

但是,读书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读好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其中包含了精华与糟粕,我们学习时应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我们一生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但是读一本好书可以带我们领略从没见过的风景,感受千姿百态的人生。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无穷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远航,那么一本好书就是海洋上一盏指明正确方向的明灯,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人生想要航行的正确方向。

我们都应培养和坚持好读书这一习惯。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读书是我们攀登人生高度的阶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在人生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让人生走得更高更远。

(黎雨婷)


别把“闲书”当“嫌书”

春天和书,多么惬意的搭配。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向世界发出宣言:享受阅读的乐趣。俄国学者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于孩子们而言,书籍就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在与儿童相关的志愿活动中,不少志愿者发现,孩子们都会有自己喜欢的“闲书”,但很多老师和父母却“闲书”当成“禁书”一样对待。

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闲书”就是各种课外读物,这些图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孩子兴趣,满足孩子好奇心,用生动且有吸引力的语言去讲故事。在孩子面前,闲书的受欢迎程度往往远超科教书,但我们往往热衷于倡导孩子读中外名著或者经史子集。名著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但对于孩子来说,书籍的选择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阅读更重要的是读的过程,而不是书的类型。 

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发现阅读“闲书”的好处。其一,看书是一种专注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阅读喜爱的书籍能主动培养他们的“沉浸能力”,可以进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其二,保护阅读信心与兴趣。对于一些年纪尚小的读者来说,他们的经历确实不足以支撑他们去理解名著的主旨内涵。“闲书“可以成为孩子阅读过渡期的读物,维持他们对阅读的信心与兴趣;其三,“闲书”帮助孩子们挖掘、培养兴趣,拓展视野以及探索世界。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家长和老师更应该消除对“闲书”的偏见,正确客观地看待不同书籍对孩子的全方面身心发展的教育意义,别把“闲书”当“嫌书”。

(李婉岚)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