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讲好思政教育 砥砺青年奋进

日期:[2022-03-24] 版次:[A04] 版名:[青观点]

本期指导老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联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维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雁、李鲤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童雯霞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理直”在于真理在手。在利益诉求多元化、媒介赋权常态化的当下,各种社会思潮纷沓而来,意识形态多元化成为事实性存在,社会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受到异质价值体系的影响,容易产生精神迷茫、思想动摇、信念崩塌的“病变”,最是需要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前进航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能从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思想伟力,又善于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探究历史规律,以鲜活素材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能够有效培育、增强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进而使其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气壮”在于信心在握。高校思政课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探索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格局,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和条件之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思政课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会愈发深厚,并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教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力量,焕发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活力。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冰


创新有品质、有情感、有温度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教育的创新,是与实践发展的同频共振,是与大爱情怀恰到好处的碰撞,彰显了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在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沉寂的课堂氛围、僵硬的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收效甚微。生动有趣的内容、新颖活泼的形式,是近年来高校学生对思政教学创新的呼声。因此,高校的思政课程建设从以往拘泥于三尺讲台,向如今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发生转变,鲜活地把时代故事和时代变革呈现在思政教育中。在冬奥会期间,许多高校组织拍摄“我的冬奥”,发挥学生们的能动性赓续奥运精神;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许多高校将抗疫的鲜活案例融入教材,将“抗疫有我”的思想种子埋进学生们的心底;在日常教育中,许多高校定期开展当地纪念馆的研学活动,让思政课不仅走在路上,也深入学生们的心里……种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让思政课变得更有品质、有情感、有温度。

春风化雨润人心,思政课教育也是如此。让祖国的花朵在雨露的滋润下尽情绽放。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茁壮成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宝茵


“大思政课”育时代新人 精神巨轮谱时代篇章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是塑造价值观,能力培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大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建设中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线上线下联通合作,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通过捕捉社会热点,融入社会现象,用可感可知的事例实现教书育人,提升学生兴趣,实现高质量“大思政课程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讲好“大思政课”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建立高效组织领导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高校。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言传身教,躬亲示范,为学生做好榜样,深入贯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重要指示要求。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心怀“国之大者”,是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责任,青年更应牢记殷殷嘱托,赓续新时代任务,响应时代号召,争做时代新人。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朱芷仪


上好思政课 关键在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重灌溉轻启发,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态度重政治性轻学理性,则会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落地。我认为要上好思政课,关键是创新课堂形式,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思政课“活”起来。

要想让思政课真正走入青少年心中,让青少年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要结合现实并开展青少年喜闻可见的形式。不少中学老师将《觉醒年代》《革命者》等备受青少年好评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搬上思政课堂,深受学生喜爱;高校以对分课堂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思政课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形式讲述党和国家的事迹,往往效果更佳。

上好思政课,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走出课室,走向学生的生活,尝试更多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这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张晓璇


让思政课成为青年学生立志筑梦的源头活水

“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铿锵有力诠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思政课则是形塑青年正确价值观、走好人生路的关键课程。一方面要不断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调整“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方式,增强思政课的有效性、灵活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大思政课”建设格局,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交相融合,注重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从而打造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学生喜爱的思政课,真正达成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教学效果。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是教育的核心,高校思政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从人格心灵层面感染学生,从真理力量层面感召学生,从现实行动层面感化学生,充分发挥了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未来,高校思政课建设任重而道远,要继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信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之中,让思政课成为青年学生立鸿鹄志、筑就梦想的源头活水。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揭紫晴


我心中的思政课

我心中的思政课,是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好的思政课离不开优秀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师应从独白走向对话,从理论走向实际。

从独白走向对话。传统思政课教学的“独白”式“满堂灌”的讲授法积弊已久,从“独白”走向“对话”的教学新模式是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平等的对话”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流弊,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力途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对话”,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包容度,而且加深了思维的深度。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我们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化进程,而通过对话式教学培养出的独立思考习惯,可以提高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从理论走向实际。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不应是远离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思政课要接地气,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当今世界联系起来。教师应用新时代的话语,站在学生的视角讲述思想政治理论,达到亲切性和易接受性相统一,让师生共同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

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思政课是一场互动的学习盛会,学生的三观和人格在潜移默化中获益,高校、教师的思政课教学也走向更加良性的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石潇玥


把握冬奥契机 讲好“大思政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落幕,不少高校纷纷利用冬奥资源,讲起冬奥“大思政课”。例如,清华大学精心遴选20余名优秀讲师组建成立“冬奥志愿宣讲队”,形成了14门冬奥主题精品课程,面向校内外开放预约。

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为“大思政课”传递冬奥精神、冬奥故事提供了丰富资源和难得契机。冬奥“大思政课”的开展,将鲜活的冬奥事例引入课堂,运用多角度教育方式,把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同青年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结合起来,引导与激励青年大学生在时代舞台上积极进取、追求卓越。

与此同时,冬奥“大思政课”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维度,激活新时代课堂新活力。比如推出精品课程、志愿者亲身宣讲、制作原创歌曲等参与式、浸润式的形式让思政课更具开放性与多样性,拓展了思政课的内涵和外延,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让青年学子有了更多的渠道走进多样化的“课堂”。在学习、参与、实践与分享中对冬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冬奥“大思政课”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案,也让我们的思政课堂更有温度、力度和效度。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廖泳梅


上好有温度、有效度的“大思政课”

北京冬奥会刚刚落幕,无论是赛场内还是赛场外,都向世界展示着拼搏向上的中国精神和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也为高校的思政课堂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高校创新思政课堂形式,将时代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上好有温度、有效度的“大思政课”很有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面对新一代的青少年,高校应把握新时代的要求,上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从北京冬奥,到全民战疫、航空壮举、脱贫攻坚等,高校要善于发现和讲好当下的中国故事,用鲜活的案例讲活科学理论,用生活化的语言讲活宏大主题,将思政小课堂与中国大发展有机结合,以温度化人、以效度育人,筑牢当代大学生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张嘉僖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