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荔湾:在后方他们用数据防疫

日期:[2021-07-15] 版次:[A03] 版名:[青故事]

在新冠疫情发生本土案例后,荔湾区数据中心始终以硬核技术力量托底精准防控,在数据分析、社区防控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后方,他们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防疫人员少跑腿。


精准输送数据“弹药”为基层减负

荔湾区数据中心凭借多年处理数据的敏感度,成为全市第一个区级行政部门向广东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申请到疫情信息数据库表数据。在获取海量数据后,技术团队日以继夜地对重要底数进行处理,这些宝贵的数据都是基层防疫工作落细落实的基础,一条绿色的数据共享通道快速建立,为政法委、卫健、市场监管、公安、街道等部门源源不断输送“弹药”和“粮草”。在日均处理数据量在6500万条以上,峰值处理量达1.5亿条的高压下,荔湾区数据中心技术团队接连突破技术瓶颈,快速圈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群,极大缓解了基层疫情防控人手不足、摸排登记效率低的问题。

大数据有力支撑疫情防控进行时

在每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的背后,都可以找到荔湾区数据中心技术团队的身影。他们每次一来就是数个小时的持续紧盯数据,监测荔湾全区各个核酸检测点的人群检测进度,与数据平台人口数据实时交互,并在荔湾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相关未检测人群数据给相关部门后续跟进。这是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得到有效应用的一个侧面。

智能二维码高效助力抗击疫情

为准确了解基层在防疫中的实际需求,中心的党员技术骨干主动下沉一线。当了解到需落实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重点关卡口出行登记等任务后,技术团队急基层之所急,紧急开发核酸检测登记码、出行人员登记码、风险人员隔离码、疫苗接种预约码等简单基层易用的数据工具,为高效抗击疫情注入硬核信息化技术支持。其中,荔湾区数据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无论是协调指挥还是关键技术攻坚都是一把好手,时常通宵后又接着白天工作,被领导多次“勒令”马上回家休息;中心副主任处理数据经验丰富,在本轮疫情防控中他积极对接各部门需求,全力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数据处理;5月21日,团支部委员老张作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驻扎单位。为此,他默默主动承担了很多晚上的紧急数据处理任务,时常处理完已是清晨,但从没半句怨言......

荔湾区数据中心党员技术骨干主动到花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防疫信息化需求。

青年突击队员奋战一线

回忆那段通宵的岁月

那是连续通宵的第三个晚上,在完成区市场局、公安分局和疾控中心的数据匹配需求后已是凌晨2点多了,我关了电脑准备休息一下。这时,电话响起:“有一批数据需要匹配准确的地址、人员联系方式和核酸检测情况,4点前要,处理好马上下发”。尤记得,当时头脑是昏昏沉沉的,但是想到部门、街道急需用到这些数据去精准防控,我立即重新打开电脑,以最快的速度敲出一串串的SQL语句:SELECT......WHERE......FROM......病毒不会休息,“数据人”的职责就是用数据战“疫”,让病毒无处藏身。

——荔湾区网格中心青年突击队副队长 蒋天弘

转身!战“疫”!

疫情之初,我接到紧急任务到高风险地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回来后被安排隔离办公。在单位隔离的3天,因为不是很习惯,休息不怎么好,当接到解除隔离回家休息的通知后,我马上飞奔回家。在回家路上,我刷着刷着手机新闻,突然看到热搜:市防控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居住的地方人员不得外出。如果继续回家,我可能会被困在家里,虽然也可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停在原地想了想,赶紧转身!趁着还来得及,我向着回单位的方向一路狂奔。在后来近一个月的疫情防控中,我参加了驰援高风险地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日夜兼程做数据分析研判、24小时转办12345热线工单,办公室已成了自己的家,并肩作战的同事,就是我最亲爱的家人。

——荔湾区网格中心青年突击队队员 张波

“数据新人”的担当

回想2020年的疫情,我第一次接触到“穗康码”,完全不知道这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对防疫工作起着这么大的作用。今年,我荣幸地加入到荔湾区数据中心的大家庭,作为一名新人投入到这场数据抗疫中,我们几个技术骨干特地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日以继夜从数亿的海量数据中统计分析涉及疫情的数据。我的爱人是一名护士,因为参加抗击疫情工作,我与她都很少回家。5月底是她的生日,当天我本不值班,所以早早答应她回家。但在接到一个数据分析任务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到深夜。数据分析工作是繁琐的、枯燥的,但只要操作逻辑上出现一点失误,就会使得一线抗疫工作人员白跑。所以,我们“数据人”不容有失!

——荔湾区网格中心青年突击队队员 付佳伟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