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并不遥远 凝聚爱国伟力
日期:[2020-11-05] 版次:[A04] 版名:[青观点]编者按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从抗美援朝战争到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面临的挑战始终不会少。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内化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如何在教育中守正创新抗美援朝精神,到怎样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英雄的回响”,再到思考疫情中体现出来的英雄“精气神”,听听青年怎样理解当代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刘涛 马立明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创造了气壮山河的伟大胜利,涌现出三十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19万7千多名烈士为祖国、人民、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纪念抗美援朝,就是纪念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的英雄,铭记和弘扬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财富。
我们国家历来尊重英雄、崇尚英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无数英雄儿女,他们的事迹为中国人民传唱,他们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其根源正是在于中华民族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的民族精神。从迎接在韩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到召开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从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到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礼遇英雄、纪念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英雄主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从抗震救灾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华民族在危急时刻从来不缺乏英雄;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经济社会建设,人民创造历史、在平凡中造就英雄。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我们要铭记英雄主义精神,转化为推动我们向不断发展前进的源源动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兆文
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离不开百年大计——教育,在新时代的今天,抗美援朝精神的教育传承需要守正创新,结合现实,方能面向未来。
守正与创新应兼顾。教育行业作为培育祖国未来人才的最前线不能抛弃自身的专业精神,而是在变革潮流中坚守精神,传承本身的核心价值。在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时,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正能量,葆有足够的温情与敬畏之心。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手段,深化精神内容表达,运用多样化话语表达策略,寻求抗美援朝精神与当代青年文化二元话语空间的连接点,形成可共享、可共情的关注焦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嬗变,科技如何迭代,创新都只是对于历史精神传承展示的方式而已,而精神本身才应放置在第一位。因此,教育行业在践行抗美援朝纪念教育时亟需加强自身专业化程度并达成行业共识,在维持精神原始根基的前提下可融入新兴教育传承模式加以创新,避免将其扭曲解读,伤害原始的精神文化内涵。
最终落脚点需结合现实。当下中国处在面临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对内面对改革的转折点,对外则是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集体记忆,往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在精神的传承中不妨让屹立于历史长河的先进精神与祖国的现实相结合,引导更多青年摆脱“悬空的双脚”,走向土地,走向历史,开始关注自己的国家、社会与权利。同时,教育者不能忽视大量振奋人心的英烈个体事迹到群像形象的建构,带领青年从中获得理性的愤怒与积极的行动主义,建立多元化的世界观与民族观,摒弃被动的观念,去主动思考在文明冲突的范式中作为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如何去建立“文化自信”,如何屹立于国际竞争的漩涡中,联动世界命运共同体以期建构一定时期内平衡的国际秩序等议题。唯有懂得“山之上,国有殇”的中国之青年才能在天下滔滔之时,奋起于高地,以血气之躯,守卫明日之中国的光与热。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林雨萱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漫长的时空,散发着璀璨的光辉,时刻提醒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砥砺前行的民族风骨永远不朽!在新的时代,青年一代更要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厚意蕴,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将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祖国的和平,深刻地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自此,中国人民在翻涌的时代浪潮中,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勇前行。
2020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国内外形势风起云涌,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企业遭受打压,美方挑拨两岸关系向台出售军备……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关键历史节点上,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北斗导航全面建成、香港国安法颁布施行……在中国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抗美援朝精神从历史深处穿透而来,影响了一代代砥砺前行的中国人。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无数勇敢的青年们投身抗疫一线,舍生忘死,不也是抗美援朝精神在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吗?青年们更应深刻认识这个时代,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风采才会璀璨夺目,青春的力量才会展现蓬勃生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才会永续传承。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温泳珊
70年前,一场战争在朝鲜爆发,为了抵抗侵略、保家卫国,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无畏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威胁,开启了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正义之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我们不会忘记,长津湖畔,整整一个连的志愿军战士被严寒冻成冰雕;松骨峰下,整整一个连只剩下7个活着的战士;上甘岭上,那场43天的血肉相搏……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如同一个个有力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志愿军身上体现了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无惧苦痛的英雄主义精神,正是这一个个充满力量的精神锻造出真正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依然为当年英勇的战士而感动。青年应当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不是要青年止于感动或是保持仇恨,而是需要青年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看到当前的世界依然充满不确定,局部冲突时有发生,而中国也面临着一些西方国家的猜疑与打压。今日的战场不见硝烟,我们必须传承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以正确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将战斗变为奋斗,这是以青年之肩担起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之任的应有之义。
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也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作为祖国未来中流砥柱的青年必须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培养奋斗激情与伟大勇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罗紫阳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当被问到《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这个问题,不少年轻人恐怕要给出否定的答案。新时代的中国给予年轻人足够的安全感,他们或难以体会那个年代曾经的屈辱和来之不易的荣耀。
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伟大精神。在如今和平稳定的中国强调抗美援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真的有意义吗?
有,而且十分重要。
1950年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中,中国志愿军配合朝鲜人民军将 “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重塑国威,他们舍生忘死,用生命换来胜利。
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是一种“伟大心灵的回响”,是一股每每想起都会让爱国火焰熊熊燃烧于心头的热血,让中华民族传承这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英雄的回响带来的是个人人格的提升与民族风气的延续,也是民族凝聚力与爱国热情的提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英雄主义精神的内化于心,是人们做出军人优先外化于行的基础。
我们活在光明里,是因为总有人为我们挡住了黑暗。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需要听见英雄的回响,让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不朽。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梁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