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走近,而是走进”
日期:[2020-09-24] 版次:[A04] 版名:[青关注]作者:何夏怡(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指导老师:张灵敏
实践队员在湖中村村口合影 陈豪辉(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摄
第一次接触“脱贫攻坚”这四个字是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上。那个时候,政治老师常喜欢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收官之年”,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只是课本上看不见摸不着的考点;而2020,也似乎遥不可及。
2020年,我已成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学生。这一年的七月末,我报名参与了学院组织的暑期新闻扶贫社会实践,随团队前往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进行调研。从十五岁开始翻来覆去背诵到十八九岁的考点一下子鲜活起来,离我越来越近。正式出发前,我在网上了解到,湖中村依山而建,较为偏远,于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也是在2016年,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智军来到这里,带领湖中村开始走上脱贫攻坚之路。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的扶贫办公室里有三个装满湖中村脱贫攻坚资料的书柜。最靠里的书柜装着村里正在帮扶的105户贫困户的档案(原先有125户,现20户原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已结束),柜门上贴着的端正楷书格外引人注目——“精准脱贫到户”,出自陈智军书记之手。在获得许可后,我们抽出其中一户贫困户的档案进行查看。档案内的资料叠起来接近3厘米厚,捧在手里颇有些重量。贫困户家庭成员基本资料、致贫原因、年度帮扶规划、调查问卷……甚至详尽到居住环境的照片,都包含在内。
我们了解到,由于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与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每一户的年度帮扶规划都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定制。驻村扶贫工作队将所有贫困户分成三类: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一般贫困户是指有普通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这些家庭里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会被鼓励参与村里的扶贫产业项目,比如兰花种植、小龙虾养殖、药用蛇养殖等,也会被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场所就业,实现就业脱贫;而对于丧失劳动力的低保户和五保户,扶贫单位则会实施不同程度的兜底扶贫,其中,低保户每人每个月可获得532元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则可获得880元(2020年新标准)。此外,还有教育生活费补助、养老保险、物资援助、危房改造等等扶贫方式。
为了能够精准识别和评估贫困户的情况,使得每户贫困户的年度帮扶规划都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扶贫工作队会挨家挨户地走访,每月至少前往拜访每户贫困户两至三次。谈起自己和贫困户接触的经历,陈智军书记回忆道,村里有一户一般贫困户,因为小孩患有脑瘫,整个家庭陷入窘困之中。在陈智军书记的鼓励下,孩子的父亲加入村里的扶贫产业。尝试之后,他觉得自己并不擅长这一行,而是想做回生产“塑料花”的老本行,但却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而不断徘徊。得知此事后,扶贫工作队积极帮助他申请贷款,为减轻他的经济负担,陈智军书记还私人帮他支付了第一年的利息。“我们做扶贫工作,要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帮他解决问题。”
在陈书记的叮嘱下,我们将手中的档案小心地放回书柜。这些沉甸甸的贫困户档案的制作,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但贫困户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资料的及时更新十分重要。我们查看档案时,工作人员小敏正埋头填写着该年度所有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表格。如果说单纯查看档案只能触碰到扶贫工作的边缘,那么上手填写贫困户资料则帮助我们获得了更深的体会。在陈书记和指导老师张老师的提议下,我们爽快地各自接过几份空白表格,在小敏的指导下对照电脑系统上的贫困户信息,认真填写起来。家庭成员、贫困户类型、劳动力状况、补助资金状况、帮扶状况……信息纷繁复杂。新手上路难免磕磕碰碰,由于不了解一些贫困户更为细致的情况,有时我不敢下笔,生怕写错。每当这个时候,我便扭过头去求助小敏。
小敏的原名是毛敏——她只比我们大两岁左右,我们叫她小敏姐。去年大学毕业后,她便来到湖中村加入扶贫工作的队伍。她总会很有耐心地解答我们各种琐碎的问题,而对于贫困户的各种详细情况,她可以快速准确地背出来。得到确切答案的我一边往上填,一边啧啧称奇。小敏却轻描淡写道:“久了就记住了嘛。”
记性好、心细是所有扶贫干部的必备素质。那天的午饭是在村口的新村饭店解决的,饭桌上,陈智军书记很快记住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和特点,在后来的几天,他甚至还给我们起了不同的绰号。实践的第三天,我们要给陈书记录制专访视频。面对着主持人,他逐一翻开2016年到2019年的扶贫日志,讲述这三年来湖中村脱贫攻坚的故事。兰花产业基地、小龙虾产业基地、每周二的湖中村代表大会、整洁的田间绿道……或许这些早已对外介绍过很多遍,但他依旧充满兴致,如数家珍。除了产业扶贫和村容村貌的改善,他还提到村里的危房改造工程。陈书记翻开新的一页,指着图细细解说。
“这位老人家,我们给他修好危房后,他舍不得住,后来就因病去世了。”他将目光停留在一张一位老人和他的新房子的合影上。
自2016年起,湖中村内的危房改造工程就拉开了序幕,时至今日,村内25户危房户都已经拥有了新房子。我们实践的那几天,陈智军书记和村委干部们刚好要验收最后几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于是我们便跟随采访和拍摄。温戌英阿婆家是其中一户。温阿婆今年75岁,面对镜头,她直起腰坐在门厅内的长板凳上,笑得一脸灿烂。
我朝她伸出手来,她笑着一下握住,牵着我往里屋走。来到厨房,温阿婆扭开水龙头,哗啦啦的清水朝她的手掌奔腾而来,让人想起山间清泉。见此情景,我们也不禁将手放在水流下。正值中午,屋外的水管被烈日烤得炙热,水也因此变得温热起来。陈书记向我们介绍道,这是纯天然的山泉水。我国的脱贫政策规定,农村饮水安全达标是脱贫条件之一,其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不同于以往,如今温阿婆终于可以在自己家里用上自来水了。
温阿婆的新房旁新搭了两个鸡棚。我们临走时,她陪同而出,并顺手拉开了鸡棚的栅栏,任由小鸡们出来觅食。车子越行越远,我回过头去,透过挡风玻璃看见她正笑着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离开,小鸡们接二连三欢快地从棚里跑出来。
温阿婆是很爱笑的,她的笑容里总是揉合满足与希冀。在湖中村调研的五天里,我常常能看到许多类似的笑脸,田间绿道上的姐弟,扶贫车间里的女工,文化广场上的村民……热情的笑容之下透出的是平静与温和。实践五天,我们不断思考怎样才能用镜头和文字最完美地呈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在不断思考精准扶贫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再多的文字和数据都无法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想,他们的笑容一定会是最好的答案。
湖中村贫困户户主温阿婆笑容满面 罗婧文(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摄
犹记得出发前夕,指导老师张老师叮嘱我们,“不是走近扶贫,而是走进扶贫”。很多时候,当我行走在田间绿道的时候,握着阿婆的手的时候,蹲下听孩子的悄悄话的时候,脑海深处便会涌现一种释然。实践的最后一天,恰好是我的二十岁生日。我很庆幸自己在二十岁来临之际走进了湖中村,触碰到了扶贫的内核。如果没有参与这次实践,我对扶贫的认识可能还会停留在一份文件里、一串数字上。身为大学生,不应该仅仅透过几本书和社交软件去推测国情。没有用脚步去丈量过脚下的这片土地,没有走进那些鲜活的人中间去了解他们的故事,那便没有发言权。
精准扶贫从来都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群人的奋战故事。在今年的夏天,我有幸走进了这个由扶贫工作者、村基层干部与贫困乡亲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奋力书写的脱贫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们一边抹去汗水,一边期盼着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