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12355热线为外派干部心理健康“把脉”

日期:[2020-09-03] 版次:[A04] 版名:[青关注]

本报讯(记者 梁茹欣)“我经常失眠,不知道该怎么办”“扶贫工作不被村民理解,该怎么处理”……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接到广州共青团驻地扶贫干部及家属的各类求助问题。市青年文化宫社工表示,“在与前期摸排到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干部人才及家属的交谈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外派干部的艰辛及家属的不易。”

据悉,在广州市工青妇组织关于对外派干部人才开展“您为大家·我帮您家”关爱行动中,团市委承接了外派干部及其家属的心理援助工作。抗疫期间,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市青年文化宫通过开通“广州12355关爱医务人员专线”,建立了较完善的专线服务机制,这为服务外派干部打下了基础,心理援助行动得以迅速展开。

助力高原扶贫干部“减压释负”

外派干部王东,曾在梅州参与三年扶贫工作,当组织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2019年,他再次义无反顾地参加了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

高原特殊的生活环境让王东一时间难以适应,加上高强度工作量形成的压力,王东出现了睡眠障碍。“这里海拔3400米,刚来时我身体不太适应,出现了高原反应,每天晚上都需要吸氧,再加上工作压力,导致睡眠一直不理想。”王东向12355在线专家倾诉,这些话,他是不忍对家人说的。妻子虽然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但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的负担都由妻子独自承担,这本身已经让王东备感内疚,“作为丈夫和父亲,感觉很对不起我的太太和女儿。”他的言语间透露出自责与无奈。

市青宫相关负责人介绍,像王东这样,一方面有着对扶贫使命的坚守,另一方面又对家人有深深的自责和焦虑,是不少外派干部的常态。为此,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建议道,首先要肯定外派干部对家庭的付出,认可其每天与家人通电话和视频的做法,并建议增加与女儿的沟通质量,在沟通中传递对家人的爱和关注。在后续的回访,王东的心理状态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谢谢你们,谢谢组织,我相信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及调整适应工作的挑战。”他坚定地说。

对症下药 消解扶贫干部疑虑

“我到清远扶贫已经有4年了,在这期间家人非常支持我,是我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在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不被理解甚至是被否定的时候,这让我非常挫败。”8月初,市青宫社工接到外派干部张穗的求助。据了解,张穗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不被村民理解,得不到所有村民的肯定。几番尝试努力无果,外加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开始让他陷入了焦灼与不安的怪圈中。

在了解该扶贫干部的情况和诉求后,市青宫的广州12355 在线心理专家找到了“症结”所在——通过热线服务同理其因不被理解而产生的挫败感,与张穗一同理清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并对村民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探讨,分析村民不理解其工作的原因可能是村民获得的帮扶资源与期待值不符,而不是不满扶贫干部的工作。

直到此时,张穗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恍然大悟道:“扶贫干部与村民的关系就像我们现在进行心理咨询一样,一开始,我也需要观察你,当我觉得你值得信赖,才敢向你说心里话。任何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去磨合,扶贫工作更是需要村民的信任和扶贫干部的坚定不移。”

12355热线设“广州外派干部健康关爱日”

累计服务我市外派干部144人次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您为大家·我帮您家”关爱外派干部人才行动中,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通过广州12355服务台安排专业社工根据团市委每天反馈的外派干部人才及其父母、子女和配偶心理需求情况信息进行电话回访,进一步了解心理服务需求和可接受服务时间等信息,根据具体情况为其匹配对应的心理咨询师,并将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六设为“广州外派干部心理健康关爱日”倾听外派干部人才的心声和需求,为外派干部驱散心头霾,解除后顾之忧。关注外派干部心理,了解干部及家属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得到了不少干部、家属的肯定,即使没有服务需求,干部们也由衷地感谢:“感谢组织的关怀,你们的来电已经让我感觉很温暖。”

据悉,自2020年8月7日至今,广州团市委已经收到外派干部人才70人提出93人次的心理援助需求,其中有38名是外派干部的家属,市青宫12355主动联系外派干部,提供服务 144人次。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