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溺水事故频发 如何阻止悲剧重演

日期:[2020-07-16] 版次:[A07] 版名:[青家庭]

夏日炎炎,广州的酷暑让人分分钟想跳进水里畅游一番。但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7月13日,在东莞市石碣镇东江河段附近,3名女生在江边沙滩玩耍不慎落水,其中1人被现场群众救上岸边,2人溺水身亡;7月9日晚,湛江一高考生在渔港公园海滩浅水区溺水遇难;6月21日,重庆潼南区1名小学生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时一并落水,8人均不幸溺亡……

年轻的生命有着无限可能性,却在悲剧下戛然而止。一次次悲剧的发生,让人心痛不已,也敲响了防溺水的警钟。面对这个毫不留情的“杀手”,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自救呢?

采写:本报记者 胡媛媛 实习记者 李佳


溺水:中国儿童非自然死亡的“头号杀手”

溺水是指人类在水中失去平衡后,大量水由口和鼻进入肺中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闭关导致的窒息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全球溺水报告:预防一个主要杀手》称,溺水是全世界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更是中国儿童非自然死亡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

由此可见,青少年与儿童是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群体。究其原因,安全意识薄弱是最主要的因素,部分学生忽视学校警告到水库等危险的深水区域游泳,从而导致悲剧发生。个别学生因游泳技术不佳或体力不支、慌张等原因而陷入危险之中。青少年发生溺水事故的时间大都集中于节假日、双休日。大部分父母在这个时间段因为忙于生计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监管护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一些父母不重视孩子私自游泳的危险性,甚至无法掌握孩子的去向,直到孩子出事了,才会慌张寻找。

现在很多野水塘、水库、河坝、废弃水坑等事故多发区的显著位置都设置了安全标识并安装相应的安全设施,但因缺乏监管,仍然会有人选择熟视无睹,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6月22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严防溺水。预警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家长需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六个预防小常识,需谨记

溺水虽然可怕,但并非无可避免,且可预防。谨记并掌握以下知识点,能帮你有效避开溺水。

(一)学会游泳。溺水事故中有一部分是不会游泳导致,所以在孩子成长阶段一定要学会游泳,不需要多擅长,基本能保证在落水时能自救即可。但会游泳并不代表着可以百分百避免意外,远离溺水还需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二)不管是否会游泳,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也不能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更不能去无法摸底不知水情且时常发生溺水事故的地方游泳。外出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环境进行深刻了解,如该水库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水域是否太深,有无暗礁、暗流、杂草等。

(三)必须要在家长老师或者熟悉水性的成年人的陪同下游泳。若是集体组织外出游泳,负责人必须在下水前后清点人数,并携带救生员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四)下水游泳前必须做好拉伸运动,活动身体。若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对自己的水性要有明确的认知,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或者潜泳,以免呛水溺水。

(五)在游泳过程中身体突然不适,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或者呼救;出现腿部抽筋时不要慌张,可用力蹬腿或者做跳跃运动,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救。

(六)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镶有假牙的,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户外不要去深水区游泳。


溺水如何自救?保持冷静很重要

如果不幸发生了溺水,首先要保持冷静,发现有人需立即呼救。如果不能说话,可以通过挥舞手臂,拍打水面,引起路人注意。不会游泳的人要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并往后仰,口鼻向上露出水面,设法呼吸,等待营救。会游泳的人很多是腓肠肌痉挛引起的溺水,要用力上拉痉挛下肢的拇趾,使其翘起。并持续用力,直至腓肠肌剧痛消失。若是手腕肌肉痉挛,要将手指上下屈伸,采取仰卧位,用两足划游。

当施救者进行营救时,应全力配合,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溺水后需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能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发现有人溺水时,需量力而行,不可贸然下水施救。大声向周边人员呼喊求救,并立即拨打求救电话;同时利用身边的物资展开营救,如将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不可手拉手进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若发现其已无意识,应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千万不可采取倒背、控水等延误抢救的错误手段。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