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竞技成瘾?如何让未成年人走出“游戏世界”

日期:[2020-06-18]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修订完善网络游戏相关法律法规,旨在从国家层面抑制未成年人沉溺网游的源头。但这还远远不够,想让未成年人走出“游戏世界”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采写:本报记者 梁茹欣 实习记者 李鑫宇


游戏成为未成年人的“主要玩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未成年人触网比例显著提升。据统计,有超过80%的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60.8%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间超过30分钟。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还存在未成年因沉溺打游戏,过度投入时间在其中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一般而言,谈及青少年网络虚拟游戏的失范,首先是参与时间上的失范,即参与游戏交往的时间远远超过正常工作、学习的时间,甚至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而扰乱正常生活。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中显示,57.7%的熬夜党都是因为玩手机无法入睡,其中游戏更是关键原因。而长期熬夜不仅会使人精神不佳、抵抗力下降、情绪暴躁易怒等,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熬夜还会影响其生长期的正常发育。

除了熬夜,沉溺网络游戏还给未成年人带来了其它危害。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未成年网游玩家视力下降。不仅如此,未成年人由于缺乏金钱观念,常常在游戏平台“一掷千金”,未成年人用父母的手机充值游戏账户的新闻近年来愈发频繁。更严重的是,3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网游中接触到暴力、赌博、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因不良信息的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网络分级制度是防沉溺的关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沉溺于网游,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未成年人个人约束力、家长与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管都离不开关系。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父母的溺爱或是对孩子疏于关心照顾都容易使未成年人愈发沉溺游戏。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正处在寻求自我认同和建立亲密同伴关系的关键阶段,除在校时间老师予以管束,其余时间多为未成年自己支配,在网络游戏风靡校园的情况下,想要交朋友的未成年人自然而然会选择通过游戏建立同伴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用游戏初步建立友情情况很常见,《王者荣耀》等手游在中小学生之间就十分火爆。为了响应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号召,各大手游推出各种“青年模式”限制未成年人使用。在2019年,《王者荣耀》推出了健康系统,明确规定用户账号需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控制向未成年人的充值金额,以此来引导未成年人健康适度玩游戏。

然而,由于制度和系统上仍有疏忽,仍有不少未成年人“钻了不少空子”,如在实名认证环节用父母的身份证或者网上百度身份证进行认证,直接解除健康系统等。有不少专家指出,造成目前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未成年人自控力差,还有监管缺乏有效手段、行业监管不细不实等。至今只有上海、山东专门成立了网络游戏行业协会,尚没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导致游戏行业标准不一,甚至有部分企业为了利益,将审批过的游戏通过后期升级修改内容,规避监管。其次,我国游戏行业还存在立法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内容宏观,缺少具体的细则和分级方案,执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指出,“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已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区别对待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用户,但却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分级管理制度,当前更多依靠网游运营商自觉遵守。”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帮未成年人“戒网瘾”

针对网络游戏行业存在的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分级管理制度的问题,朱永新在两会期间提出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建议从网络游戏类别、认证、时长、充值方面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并由文化和新闻部门审核监管;建立网络游戏分级监管与评价机制,建立第三方网络游戏分级监督及评价机构,对违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修订完善网络游戏法律法规。通过分级管理,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和内容。

与此同时,人民网发布的《2018-2019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到,游戏研发进入追求精品的时代,社会责任将成为游戏企业发展的重要考量,游戏企业应为保护未成年人做出贡献,严格把控内容制作方向,鼓励开发更加寓教于乐的适龄产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认为,游戏企业在防沉溺系统首先应做到对未成年人的精确识别;其次,企业应在普遍实施技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家校共建。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内容健康的游戏本身是中性的,预防孩子游戏成瘾应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调节能力,企业更多的是做到不让未成年玩,而想让未成年学会适度的玩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未成年过早触网,在其心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容易被网上的信息吸引或误导,在这一方面,学校和家长都应该适当引导并达成一致——未成年人上网需要一定的监控,无论是做作业还是玩游戏。家庭、学校双方应各司其职,合理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规范未成年人在网上接触的内容。同时,为了更好的引导未成年健康上网,家庭、学校、企业也应联动起来,如《王者荣耀》在健康系统中便推出了家长关联账号的“成长守护平台”。除了企业的管控外,家长也可以直接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需要明确的是,在未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逐渐积累形成相互配套、行之有效的未成年人守护体系,社会各界都需为此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