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愿意结婚呢
日期:[2019-12-12]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据《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全年,中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结婚率为7.3‰,结婚率创近10年新低。民政部统计,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
当然,这个现象也并非中国独有。美国、英国等不同国家都出现了相似的晚婚或不婚人口增多的情况。在日本,结婚率在进入2000年后在一直在降低,2018年的推定结婚率只有千分之4.7,而“终身未婚率”(一生从未走入婚姻的人)则一直在攀升,日本政府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50岁以前从未结婚过的人的比例,男性为23.37%,女性为14.06%。
对于年轻人来说,婚姻是什么。在现实层面上,人们选择走进婚姻需要面对很多现实的考虑,有婚恋价值观念的分歧,还有生活物质上的考虑,包括生育成本、下一代的教育成本、医疗成本及对夫妻双方职业规划的长期影响等。考虑越多,似乎便越难做出选择。
采写:本报记者 梁茹欣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发布,宛若一个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这自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答案,却是因人而异,可以有很多抽象式的理论推导与思考:生活成本过高、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等等。从宏观角度来讲,这里还隐藏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思想演变与新时代的隔阂。
对于中国人来说,婚姻是什么。个体的回答似乎很难代表一个民族的整体认知,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到更久远的地方。“有天地,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措。”《易序卦》将夫妻关系作为伦常礼制的基石,认为婚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神圣而重要的意义。而《礼记》和《说文解字》则解释,一字释为“妇”,一字释为“婿”。从传统意义上讲,婚姻是男女双方情感圆满归宿之地。凤冠霞帔、海誓山盟等,皆是喜乐。也因此,“婚姻”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总是显得尤为慎重。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遵循传统意义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希望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婚姻也是如此。两种不同观念的出现,自然也意味着矛盾的产生,子女与父母之间关于婚姻观念所产生的冲突与争执在每年春节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有年轻人为应付家人狂轰轮炸的“催婚咒语”,选择了“租个男朋友/女朋友回家过年”,以求半日耳根清净。
对于婚姻,自然有渴望的,柴米油盐皆是人间喜乐,“我不是一个强大到可以一个人独自承担生活的喜怒哀乐的人。我需要一个人和我分享生命里无处不在的闪光点。年轻的时候自己可以一个人去中东旅游、一个人去国外读书、一个人在外出差一个月,但到了这个阶段会希望有个人在我身边分享。我自觉是个有趣的人,如果没有人和我分享我的脑洞和我的看法,我会觉得快乐打折了一大半”。一位90后海归硕士接受采访表示。
当然,也有恐婚的,会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走在中间的大多数,更多的是不徐不疾。不少年轻人认为“缘分到了,它自然就来了”。“我始终觉得婚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用刻意做规划,它就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到时自然会水到渠成。”一位95后的男生接受采访表示。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90后正逐渐成为结婚的“主力军”。2018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中,在20-24岁的有435.6万人,在25-29岁的有736.2万人,远远高出其他年龄段。但从现实层面上考虑,生存的压力仍是一堵挡在年轻人走向婚姻的墙。《2019年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应届生平均起薪5610元。然而,由于该工资数据大部分是来源于招聘网站,无法详细地知道公司的用人和薪资待遇,只能统计到企业及在该网站里挂上过招聘信息的事业单位的一些薪资待遇信息。换而言之,2019年应届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工资可能会更低。而结婚需要的较高物质条件,比如生育成本、下一代的教育成本、医疗成本及对夫妻双方职业规划的长期影响等,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未能达到,这也是他们晚婚或者不敢结婚的重要原因。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764名18~35岁的年轻人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有67.5%受访青年选择不结婚是因为婚育成本高。“刚毕业工作,每个月的收入除去交房租和基本生活外,就剩下不了什么。一个人在城市中独立生活本来就有很困难。更别提结婚所需要的彩礼了”“要是连10万块钱都拿不出来,你还结什么婚啊”。有不少网友吐槽婚育成本过高。
现实生存的压力尚未减轻半分,由于婚姻所结合的两个人,甚至是两个家庭之间的所产生的摩擦与隔阂,也足以让想要进入婚姻的年轻人却步,“在婚礼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所谓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相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甚至是家族的结合。两方的家庭事务,一层层慢慢剥开,侵入我们各自原本看似不相干的生活中,这是一种摧毁。”一位网友如是说。
无论是因为生存压力,还是婚姻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年轻人在选择是否走进婚姻时,也在期待着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我希望两个独立完整的人在一起后,可以为对方改变,可以一起在物质和心理上变得更好。”有接受采访者表示。
纵观近些年,为促进结婚率提高和人口增长,提升青年人群的婚育热情,国家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从宏观层面上开放二胎,缩减或取消晚婚晚育优惠,到人大代表和专家提出将男女结婚年龄分别下调至20岁和18岁的建议,各种措施多管齐下,但实际效果甚微。
然而,鼓励青年走进婚姻,提升青年人群的婚育热情,不是简单下调结婚年龄便可实现的,而是要从现实层面出发,为青年的生活营造更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更要尊重多元的价值观念。尊重晚婚或不婚的人群的选择,让他们能从容地坚持自身的情感判断。尊重渴望步入婚姻又碍于种种现实的人群,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以疏解其压力。包括为不同年龄段的单身人群创建更多的交往渠道,以及男女双方及早做好婚姻规划、明确婚姻责任等。“双方开诚布公明确婚姻的责任,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组建新的家庭,需要升级打怪、抵抗生命中很多的非抵抗因素。我希望对方和我都是‘解决问题’型的思维方式,而不是‘逃避问题’型的。单身不能解决很多问题,结婚也不能,所以一起并肩作战的决心是很有必要的。”有接受采访者表示。
此外,在婚育假期、妇女福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以及破除局部地区天价彩礼的陋习等,实实在在地增加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