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才是真正的“ 小欢喜”

日期:[2019-09-19]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

这段时间,从《都挺好》《小欢喜》到9月初上映的电影《花椒之味》,有关家庭伦理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而占据整个八月的《小欢喜》,孩子们终于在片中最后熬过了高考。对于中国家庭来说,高考从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之差就淘汰万人之下。但这部电视剧在表达“教育焦虑”的同时,也将目光放到中国家庭背后的教育问题。

无论是单身母亲宋倩对女儿乔英子的“愧疚教育”,还是给予方一凡自由与平等的方圆一家,《小欢喜》所折射出来家庭教育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采写:见习记者 梁茹欣


“愧疚教育”不是爱

提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多人都想到另一个词,原生家庭。在更多时候,原生家庭甚至成为了某种伤痛的代名词。早在2008年,豆瓣网友建立了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Anti-Parents)的讨论小组,在2017年,该小组成员人数达到12万。在这小组中,许多成员都陷入一种被原生家庭所伤害的悲痛之中。

在《小欢喜》中乔英子也曾处于这阴影之下。单亲妈妈宋倩把女儿英子当成是自己生活的一切,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总想着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一旦女儿英子表现出不同意,这位妈妈便会使出了杀手锏:“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话,女儿英子泪流满面,却无力再多说一句,只是痛苦地抓着头发,默默哭泣。

宋倩无疑是爱着女儿英子的,但这爱过于压抑与不平等。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过,这世间最大的谎言,就是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在无数家庭里,父母的一些行为,确实对孩子造成了终生的精神伤害。而他们往往打着爱孩子,对孩子好的旗号,使得这种伤害被雪藏,被否认。

尽管这些伤害被雪藏,被否认,但它确实存在着,并在每时每刻折磨着孩子。当英子想报考南京大学,几番与宋倩沟通都遭到反对时,英子开始陷入一种焦虑之中,睡不着觉,在抑郁失眠34天之后,她自己买了机票来到深圳,并爬上大桥栏杆,情绪崩溃想要跳海。面对母亲的一再追问,“我不是想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英子终于有机会对宋倩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样子。”

在这场戏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家庭中常见的“愧疚教育”。父母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贵的东西舍不得买、好的东西不敢用……理想、事业、健康、甚至是自我,统统都可以抛弃。只要孩子们走上他们认为的“最理想”的道路。但这份沉重的爱意所激发出来的不是相同分量的“爱”,只会在孩子们心里不断地加重愧疚感。

在这种教育方式潜移默化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再平等。孩子终其一生都活在父母“无私付出”的阴影下。小时候如此,长大成人之后亦如此,“你结婚了,我这辈子就圆满了”“你不生子的话,我走的时候不会安宁的”。这种看似不求回报的单向度给予,实则是将权力凌驾于亲情之上。这是一种控制,更是一种情感压迫,当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爱,父母给予的却是责骂和打击。在如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童年时期便已经面临了一次“死亡”。正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说的,“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已经精神死亡。”


拥有平等关系的家庭,养出温暖的孩子

与乔英子不同的是,方一凡积极乐观,性格阳光,这与轻松的家庭氛围、父母恩爱的亲密关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离不开关系。面对妻子童文洁的恨铁不成钢,为方一凡的成绩着急,有时忍不住对方一凡一通训斥,作为丈夫的方圆总是出来打圆场,做她的“灭火器”,让她看到方一凡的优点和进步。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时,母亲童文洁会像许多中国家长一般,更愿意从现实层面上考虑儿子的前途问题,而父亲则是无条件支持儿子追寻梦想。一家三口虽然有分歧,但在大部分时候,方一凡的父母总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也正是如此,方一凡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表弟林磊儿,或者对朋友,方一凡都表现得善解人意,很有同理心。当家里忽然面临着经济困难,方一凡会和表弟林磊儿做家教,以补贴家用;当磊儿触景生情想念自己已经去世的妈妈时,他会安慰磊儿:“我也跟你一样,我也想大姨,不过你既然来了北京,这儿也同样是你的家呀,对不对?小姨,小姨父,还有我,都会照顾你。”当英子和妈妈吵架了,方一凡跑去安慰英子,倾听英子的烦恼,为英子擦去泪水……这样的孩子,充满阳光与爱意,无惧自己面对的困难与窘境,也总能温暖旁人。而这所有的一切来源他的家庭教育。在亲密和谐的家庭中长大,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更懂得感恩,成为一个温暖有爱的人。


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那么幸运遇上童文洁与方圆这样的父母。在大多时候,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永远不肯说原因,却不得不互相承受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有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在他人爱意与温暖下不知所措,甚至选择抵触;有人会埋怨父母性格上缺陷,却发现自己也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但这所有一切并不意味着,原生家庭是自己人生中的痛苦来源。“没有人能正儿八经地告诉你说,父母该怎么当,这个问题是没有这个答案的。而且这里面还有时代因素、文化因素,时代还会不断变化。现在我们看来很对的观念,可能到下一代就不同了。我们需要做的是,看到原生家庭模式造成的创伤和影响,进而使得这样的创伤和模式不再重演。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孩子、理解时代的变化,跟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处理原生家庭问题更好的方式。”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家徐凯文表示。

此外,徐凯文教授补充道,“我们去自我成长,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这时候,你可以到达另外一个境地:你的力量已经足够大,你更少受到父母的父母影响,甚至你可以从文化上反哺父母。比如说,我妈会用微信是我女儿教的,这就是典型的时代现象,也是一种反哺。当你能够反哺的时候,你也已经从创伤中走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要强调的不是离开或分离,而是强调我们自己要更有力量,自己去生活得更好。”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