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冬至驾到 又到一年饺子汤圆“对战”时

日期:[2015-12-17] 版次:[A07] 版名:[青潮流]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下周二便是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节点,冬至在广东地区一直有“冬大过年”的说法。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值得庆贺。中国人一直有过“冬至”的习俗,但南北方的过节方式差异特别大。去年在微博上更掀起“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口水战。在农历春节前最后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冬至究竟吃什么?该怎么过?

采写:本报记者杨燕芳摄影:廖晓诗

 

南北方冬至的过节习俗确有不同,甚至在南北方不同地区的过节方式也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首先便体现在吃上面。“民以食为天。”逢年过节,吃吃喝喝是最重要的庆祝方式。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距离冬至不到一个星期,不少超市已经开辟出冬至专区。应节食物饺子、汤圆均有折扣,出售速冻水饺和速冻汤圆的冰柜前也比往常多了不少人,师傅现场手工制作饺子和汤圆的区域更是摩肩接踵。

“冬至还没到,但想先买着,这几天想吃也可以吃。”籍贯辽宁的瑶瑶虽说来广东不到两年,但却非常喜欢广东的美食。生活中不仅保留家乡的习俗,有时也会融入广东的过节元素。“北方有句俗话叫‘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瑶瑶表示,“我习惯每年冬至都要吃饺子,但是其余两个室友是广东人,冬至要吃汤圆,所以我们打算那天两样都吃。”最后瑶瑶提着一包三鲜饺子和一包芝麻汤圆满载而归。

 

“吃过冬节丸,就算大一年(岁) ”

对于老家潮州的林丽丽而言,汤圆其实只是“甜丸”的替代品。在他看来潮汕人冬至吃的“甜丸”和超市卖的汤圆是不太一样的。“我们那儿的汤圆没有馅,是纯糯米丸。以前在家时,冬至前一天晚上,妈妈会先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再叫上我们几个小孩帮忙‘搓丸子’,那是小时候特别期待的一种事。”

潮汕人把冬至当小过年,潮谚说:“吃过冬节丸,就算大一年(岁)。”冬至当天,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丸,才算添了一岁。“小时候很喜欢吃汤圆,以为多吃几颗就能多长几岁。”林丽丽笑着说。此外,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为了这个好兆头,冬至那天什么都可以不吃,但绝对不能不吃汤圆。”

 

“冬至羊肉夏至狗”

冬至是进补时节,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注重“食疗”的梅州人肯定不会错过这个食补的好时节。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广东只有客家人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冬至羊肉夏至狗”。在梅州平远出生长大的林文亭回忆起小时候过冬至时的情景,“印象最深的便是整个菜市场到处都在卖羊肉,很多人争着去买。”买完羊肉回家后,配上红枣、姜、党参和酿酒等材料,炖到软烂。“虽然已经很多年不在家过冬至了,但直到现在还能记得冬至时吃了羊肉,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从小听到大的谚语。现在不少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聚餐过节。早在上个星期,部分酒楼的冬至晚餐预订已经非常火爆,位置紧张,少数酒楼甚至在冬至当晚设定两轮。

 

“冬节不返无祖,除夕不返无某”

除了饮食文化间的差异,冬至当天,广东、江浙一带不少地方都有祭祖的习俗。相比之下,北方则相对较少,大部分是在大年三十或者清明节去祭拜先人,并没有冬至烧纸钱的习惯。

方敏是江苏人,按照家乡的习俗,冬至当天需要在家门口画一个圈,在圈内烧些纸钱,以祭拜先人。但是家住天河的她在附近市场转悠了几圈,也没有找到纸钱,后来经朋友提醒,才在越秀区买到了。相比天河,越秀是老广的聚集地,烧纸钱祭祖更是许多家庭还保留的习俗。

老家阳江的雷晓瑜也表示,“我们家乡还是比较重视冬至这个节日的。冬至当天会买些水果、糕点等,祭拜家中供奉的神仙,大家有时间也会聚在一起吃顿饭。”

据《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事实上,从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的活动。汉代的《四民月令》记载,冬至之日要用黍糕做供品,祭祀神灵和祖宗,大家一起进酒肴,还要向师长和

老人祝福,习俗与大年初一相同。据传,冬至在周代时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闽台地区也有句谚语:“冬节不返无祖,除夕不返无某”。意思是即使在外工作生活的人在冬至这天也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先,否则视为没有祖家观念。也有说法表示,在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同时也可借此郊游,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