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共青团品牌项目巡礼

日期:[2019-05-02] 版次:[B10] 版名:[建功新时代·品牌]

关 键 词  18岁、宣誓日、爱国主义教育

出生时间  1994年

广州成人宣誓教育系列活动

迈入人生新征程

1994年9月,团市委提出了在广州举办成人宣誓活动的设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1994年9月30日,团市委联合市人大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单位开展了“托起明天的太阳——1994成人宣誓活动”,当天,全市2.6万多名18岁青年参加宣誓。该活动还被誉为当年广州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最突出的三件大事之一。

1995年9月1日,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办理“广州成人宣誓日”的议案说明》,确定每年10月18日为“广州成人宣誓日”,广州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人大立法程序确定成人宣誓日的城市,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成为18岁青年跨入成年公民行列的重要标志。目前“广州成人宣誓”活动已成功举办25届。

经过25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广州成人宣誓教育系列活动已呈现出系列化、普及化、规范化的特点,并逐步形成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培养与全面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成为广州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


关 键 词  服务、塞舌尔、海外计划

出生时间  2007年

广州青年志愿者援助塞舌尔项目

“漂洋过海”传递爱

援外青年志愿者是指利用国家对外援助资金,由专门机构选派到发展中国家,直接为当地人民服务的青年志愿人员。自2007年起,广州作为全国首个独立承接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副省级城市,开始向塞舌尔外派志愿者。

据统计,2007年,首批援助塞舌尔的10名志愿者中,7位医疗卫生志愿者一年来共开展手术632次,接诊病人13700余人,组织开展专科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会、公开教学课程演示43次;2位音乐教师志愿者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共计1230学时,参与音乐会演出12场,并于2007年8月率塞舌尔合唱团赴法国参加音乐演出;汉语教学志愿者承担了塞国旅游学院的汉语兴趣教学培训班的工作,为210名学生授课,授课时间1100小时,并受到塞国教育部嘉奖。

截至2019年,广州先后派出共计81名志愿者赴塞舌尔开展医疗卫生、外语教育、艺术培训、文化交流、电力工程、网络工程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充分彰显了新时期广州青年的良好风貌,为提升广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中塞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实践锻炼

出生时间  2007年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点亮信仰之灯

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此,广州持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关 键 词  创文、大拇指、文明礼让

出生时间  2009年

“大拇指”行动

引领羊城文明时尚

2009年6月14日,广州以“一起来,更精彩”的主题,启动亚运志愿者“大拇指行动”,全城招募的500名亚运志愿者成为行动推广大使,走上广州街头,竞争“最标准、最美丽、最感人”的“大拇指瞬间”,此举拉开了广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的序幕。

“大拇指”行动的特点是要求志愿者在开展活动时,看见好的现象要竖起“大拇指”标志牌说“文明礼让,你很棒”,看见不好的现象时也竖起“大拇指”标志牌予以善意提醒,把“我去劝”改为“我去夸”。

在2011年广州创文期间,这群头戴小红帽、手举“大拇指”、身披“广州志愿者”绶带执勤的志愿者,遍布广州各个角落,号召全市百万青少年积极投身到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开展以街道社区为阵地,普及环保知识、美化城市环境的“环境清洁千家万户巡访行动”;以路口车站为驻点,倡导文明出行、维持交通秩序的“文明秩序千街万巷劝导行动”;以西关小屋为平台,丰富宣传形式、满足服务需求的“文明创建千言万语宣讲行动”和以窗口行业为载体,建设微笑形象、展现文明礼仪的“优质服务千号万岗微笑行动”等四大行动,掀起“创文”志愿服务高潮。


关 键 词  阵地、常态化、四大功能

出生时间  2010年

志愿驿站

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阵地依托

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期间,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新生活驿站”(昵称“西关小屋”)应运而生,向广大市民及各方来客提供便利的语言翻译、信息查询、交通指引、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开展市民文明出行宣传引导、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清洁等各类文明创建相关志愿服务。500间“西关小屋”一时间成为羊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亚运会、亚残运会结束之后,“西关小屋”经历了去或留的困惑。2011年4月,经过征求市民、志愿者们的意见,全市“西关小屋”保留150间,作为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的阵地继续保留,发挥为市民服务的长久效用。自2012年3月5日起,“新生活驿站”正式更名为“志愿驿站”。

自此,志愿驿站成为广州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的载体,发挥着“城市形象推广中心、政府公共服务便民窗口、市民奉献爱心集散平台、青年社会参与实践基地”的功能,成为广州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