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共青团直属单位风采
日期:[2019-05-02] 版次:[B08] 版名:[青春心向党·使命]《广州青年报》是共青团广州市委机关报,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团市委机关刊物《在毛泽东旗帜下》,后改为《广州青年》杂志。1955年,《广州青年报》正式创刊,大跃进后期拼入《广东青年报》。19世纪六十年代,团市委改出《广州共青团员》。文革期间休刊。这段团办报刊史虽断断续续,仍一脉相承。
1972年初,中共广州市委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青少年教育的指示,决定在《广州日报》复刊的同时,创办《广州青年报》,由广州日报社主管(当时团组织尚未恢复),并更名为《广州青少年报》。1984年,在当时《广州青少年报》主编陈茂庸的建议下,《广州青少年报》改版为《广州青年报》和《岭南少年报》,仍由广州日报社主管主办。1985年1月,改版后的《广州青年报》面世。
当时,时任团市委书记朱小丹同志多次要求广州日报社将青年报划给团市委主办,作为团的机关报。五年后,这个时机终于来到。1989年底,全国报刊整顿,《广州青年报》被暂定休刊。1990年初,经市委常委会办公会议决定,《广州青年报》复刊,并由团市委主管。
《广州青年报》复刊正身处媒体发展壮大的时代,其于1991年开设的周末版《广州青年报•青年周末》是全国第一份全彩印刷的报纸,开创了报纸全彩印刷的先河;于1994年9月开设专门面对13岁至18岁青少年的“新绿校园”专刊《广州青年报•新绿校园》,为全国首份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专属报纸,并以此为依托和平台,把报社复刊初期设立的“学生通讯社”学生组织归口“新绿校园”管理,“学生通讯社”以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实践活动、小记者进校园进企业采风等各种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全程参与报纸的采编发全过程,“新绿校园”一时成为了广州(包括珠三角地区)中学生最受欢迎最爱阅读的报纸,同时也成为不少当今媒体人起步的地方。以后的“学生通讯社”作为共青团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阵地一直延续到广州亚运会时期,分设出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亚运志愿者通讯社”,成为宣传广州亚运志愿者的一道风景线;2014年6月12日,华南地区首份公开发行的大学城公益社区媒体《广州青年报•大学城事》诞生,以做“大学生自己的报纸”为办报理念,开创了大学生校园媒体团队深度参与的办报模式,读者覆盖广州大学城所有在校大学生,直投高校宿舍,在高校图书馆、公交线路、报刊亭均可免费取阅。
发展至今60余年,《广州青年报》始终以“宣传青年思想、反映青年呼声、维护青年权益、引导青年生活、讲好青年故事”为宗旨,启迪青年思想言行,服务青年文化生活,不断加强对广大青年的宣传舆论引领,打造团属全媒体融合发展宣传阵地新格局。
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前身为广州市青年职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先后经历了三次更名;2003年1月更名为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共青团分市场服务中心;2009年4月更名为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青团分市场服务中心;2014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更名为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要为青年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再就业公益性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创业指导、培训教育、创业扶持等服务以及政策法规咨询,建设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配合职能部门开展青年政策研究,协调各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等工作。
走进新时代,中心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青创广州”工作品牌为统领,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以构建青年创新创业“培训提升—展示交流—要素对接—成果转化”服务链为目标,致力于营造青年就业创业生态,专注挖掘、培养各领域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和企业提供孵化、落地的一体化专业服务。每年通过开展“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度挖掘青年创业人才;依托各孵化基地、广州青年就业指导工作站(U工作站)、高校校区等,针对创业、就业、企业家等青年群体,开展“青创班”广州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青创训练营、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职得你来”穗港澳台青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等各类品牌活动,提供特色政策宣讲、创业培训、就业培训等服务,为青年后备人才在创新创业、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各类孵化扶持、岗位信息推介等服务;开展“青创榜”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榜样选拔活动,公开选拔各领域的青年人才榜样,积极宣传推广,营造起国内外青年人才了解广州、喜爱广州、落地广州氛围,加速促成各项目落地。
2003年10月23日,广州市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加挂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牌,标志着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2008年11月16日,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并与广州市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中心立足优势特色,着力推动项目多元化、水平国际化发展,每年固定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重点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国际化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冬日暖阳”志愿关爱行动、春运志愿服务、花市志愿服务、3•5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5•20阳光助残志愿服务行动、横渡珠江志愿服务行动、“志愿一夏”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广马志愿服务行动等。重点打造乡村振兴、民间河长(湖长)、平安联防、厕所革命、邻里守望、金雁关爱、阳光助残、义务劳动、垃圾分类、文明交通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十项青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并依托大型赛会开展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志愿服务、2018年世界航线大会志愿服务、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志愿服务、国际金融论坛(IFF)第十五届全球年会志愿服务等国际化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做好广州青年志愿者援塞舌尔志愿服务项目。
截至2019年4月,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263.49万,青年志愿者206万,占全部注册志愿者的78%,组建医疗、环保、交通、应急、外事、科普、旅游、气象、机场、民防等10支专业型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并发展28支直属总队。凝聚青年志愿者12574人,建设了包括80间“志愿驿站”、170间“康园工疗站”、4所特殊学校、2个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在内的广州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阵地。至今,通过广州市羊城志愿服务基金会资助志愿服务项目共计超过两千万元,支持培育了一批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有效促进广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