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传承五四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

日期:[2019-05-02] 版次:[B07] 版名:[青春心向党·使命]

广州共青团直属单位风采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青年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

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召开。这次大会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由此,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诞生,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49年10月25日,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市工委)成立。1953年,团市工委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委员会(简称团市委)。1957年5月共青团中央三大通过决议,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市委的全称亦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委员会。

70年来,团广州市委秉承勇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青少年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成效显著的工作,建设了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团校、广州青年报社、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等青少年阵地,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为党储备了新生力量。本期,让我们走进这些服务青少年的阵地,一同了解他们是如何诞生的,在新时代又有怎样的发展与使命。

策划:郑巧蓉  李扬  采写:本报记者 胡媛媛 谭苏铭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

青年成长之家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成立于1951年,是全国第一家青年宫、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广州青宫坚守团属事业单位的职责,将工作根植于青年人社会参与、青年人成长实践、青年人才艺展示、青年人权益保护、青年人流行文化、青年人交友婚恋等六个领域,建立了“青年之声”省市线下服务总站、广州“青年之家”总部,与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协同运营,打造“一网”“一号”“一站”全面融合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并运营广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服务。其中,一网(青年之声)是通过“互联网+”为青年搭建线上服务渠道,由省市区三级团干、专家、志愿者共同组成线下服务团队。一号(12355)定位为共青团的客服热线电话。“青年之声”与“12355”两者相互配合,第一时间收集青年反馈的诉求和问题,针对线上反映出的青年需求,线上能解决的直接回应解答,线上无法解决的通过线下实体阵地一站(“青年之家”总部)提供有效服务。2016年,广州青宫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青年婚恋服务研究中心前身是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成立于1982年,当时为解决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城成家立业的需求而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家由政府主办的婚姻介绍所。2014年机构改革成为广州青宫下属业务部门,在广州共青团的支持下,打造了广州青年一站式婚恋服务平台——u友缘,面向广州青年提供安全、真实、公益的线上婚恋服务平台,同时提供青年交友活动、婚恋课堂、情感辅导、婚姻家庭等领域服务,帮助单身青年解决各种婚恋情感问题。


广州市少年宫

青少年儿童社会教育和服务阵地

广州市少年宫(原称广州少年儿童宫)创建于1952年6月1日,旧址在岭南文物宫(即现在的广州文化公园)内。1965年搬迁到越秀区东风西路流花湖畔。2005年6月,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在珠江新城落成启用。2011年6月,市委、市政府同意第三少年宫选址黄埔区,至此,广州市少年宫形成东中西贯穿全城的整体布局。

作为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儿童社会教育和服务阵地,广州市少年宫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常年开设艺术、体育、科技、语言、情商等培训,还有特殊教育、媒介素养、成长教育、青少年心理素质指导等项目,同时,定期举办各类教育专题讲座、工作坊、研学、沙龙、亲子户外活动和家庭教育咨询。每年开设100多个专业5000多个培训班,为广州市青少年儿童提供各类综合教育服务。

1954年,广州市少年宫组建了合唱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年宫合唱团之一,从一支业余歌咏队,成长为引领合唱技术、表演风格之先的顶尖团队,多次在世界六大合唱赛事中夺魁,成为广东少儿合唱的标杆。

广州市少年宫于1998年成立特殊教育部,二十年来为特殊儿童、重症儿童、孤儿等提供超过15000多个艺术及社交类免费公益学位,融合教育实践基地开FUN课的融合教育报名总人数超过10万。“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是广州市少年宫的公益品牌项目,2018年“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荣获第20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


广州市团校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

1952年7月,经过多方筹备,团广州市工委正式成立了广州市团校。成立伊始的团校没有自己的校址,只能借华南团校(1950年成立,位于西村)校舍的几间旧平房办学。1952年8月4日,团校的第一期团干训练班正式开班,学员以私营厂、店的团干为主,共276人,为期一个月。

1982年8月,市委组织部任命吴军捷为副校长兼教育长;9月,任命团市委副书记红志军兼任校长。市委将五山路一块地区批给团校兴建校区(今校址:天河区五山路33号),结束了1980年复办以后没有培训基地的窘境,也正式结束了自1952年团校建立以来,间歇式、流动式办学的境况,团校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2010年10月8日,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志愿者学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在广州市团校复办30周年校庆之际正式挂牌成立。广州志愿者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政府立项和主办投资的方式筹办的志愿者学院,在探索办学之路和培训方式上彰显了岭南文化,在亚运志愿服务培训中,培训理念、培训方法非常新颖灵活多变。

建校60多年以来,广州市团校紧紧围绕团市委的中心工作,致力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共青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岗位培训、青年文明号、志愿者通用培训和社区志愿者、青年马克思主义、生命教育、进城务工青年等专项专题公益培训,逐步形成了培训专业化、专业项目化、项目模块化、模块课程化、课程精品化的培训体系;致力于青少年工作研究,主办《青年探索》杂志,持续开展广州地区青年发展状况研究和志愿服务研究,出版广州青年发展报告、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圆满完成团中央、省、市每年下达青少年工作重要研究课题。穗港澳三地青少年的比较研究硕果累累;致力于青少年的公益服务和社会活动,拥有一支较强的教学科研的师资、研究人员队伍和策划组织团队,形成了广州市团校主校区和校外拓展基地的教育培训平台,彰显了广州青年干部政治院校的特色。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