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湾区内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交通格局
日期:[2019-04-11] 版次:[A05] 版名:[青热点]4月9日,以“创新融合•拥抱湾区”为主题的2019中国(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大会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
未来,广州将从大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迈进,在大湾区打造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级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大湾区内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实现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同时,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到2021年形成1200亿的产值规模。
采写:本报记者 谭苏铭 通讯员 温美春
轨道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具有关联度强、技术资金密集、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当前广州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广州,目前已基本形成从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到运营及增值服务的完整产业链,2018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重点企业有超过80家,产业产值规模超800亿元。
为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成为广州支柱产业之一,当天的大会上,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从强化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和推动合作发展四个方面确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思路。其中提到,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基本形成以资本为纽带、以园区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集群的产业形态,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为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的集聚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广州将按照价值创新园区标准建设白云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探索采用PPP等投融资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规划建设,探索组建股份制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园区招商方面,围绕轨道交通配套和机电设备、关键部件新材料、系统集成以及检测认证等领域培育和引进项目。
针对轨道交通物流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将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枢纽和节点体系。其中透露,广州将研究制订《广州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规划》,统筹引领全市轨道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新时代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本逻辑是:以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为目标,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视野,聚焦大湾区市民幸福出行,依托广州地铁二十多年的实践,持续通过科研创新,打造服务型、引领型、融合型、持续型的四型轨道交通体系,最终来实现三个推动:推动智能服务系统全面升级,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的升级发展。”大会上,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发布了《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必将呈现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据丁建隆介绍,珠三角9市中,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164公里,规划总里程近6000公里。因此,新时代大湾区轨道交通,将从大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迈进,在大湾区打造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级轨道交通网络,并打破壁垒,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实现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广州主动作为,积极引领构建三个体系,实现大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括区域轨道交通网层级体系、区域综合枢纽体系、多层级轨道网络融合互联、公交化运营区(市)域快线系统制式等;二是构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包括线网关系研究、系统制式、票务清分规则、运输组织、信息互联互通、管辖权规划、资源共享规划、安全应急处理等;三是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包括规划管控、票制及票务管理、投融资及资产管理模式、立项模式、运营模式、维修维护模式、经营模式、建设管理模式等。
根据该报告,至2025年,通过轨道交通互联互联,大湾区城市群将实现60分钟互达,广州外围城区至主城区80%的换乘将不超过2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55%,实现对广州市75%城市人口覆盖及85%就业岗位覆盖,市民出行将更加绿色、便利、智能。
据统计,2018年广州地铁乘客的平均运距已经从2006年的6.78公里上升到12.95公里。乘客每天花在线网内通勤的时间达到了1—2个小时。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广州地铁日均客流量已经达到910万人次,面对客流,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及互联网技术提升乘客在线网内的体验,为市民提供更人性化的乘客服务,也是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亟待探索的领域。
丁建隆介绍,新时代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特征是“安全、可靠、便捷、精准、融合、协同、绿色、持续”,因此,新时代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要基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将先进的多层域感知、数字通信、数据处理、信息融合、计算机视觉、自主协同控制等技术有效集成,实现大范围、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运行控制与管理,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向网联化、协同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丁建隆表示,广州地铁正构建“1+4”引领型智慧轨道交通,即迭代更新的轨道交通智能平台以及全息感知精准服务、高效安全运行保障、设备智能诊断和健康管理、绿色节能环保等4项关键创新技术,以实现“三提升一保障”,即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运维效率、提升运营效益,保障运营安全。
广州未来将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而广州地铁作为该行业的区域龙头与应用场景提供者,也将全力推动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升级。
“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规模与潜力十分巨大。”丁建隆在描绘该产业发展趋势时表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十三五”线网规划,到2020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将突破8000公里,投资规模超4万亿元,是未来全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在区域层面,据不完全统计,在粤港澳大湾区,除香港、澳门外,其余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超2000公里,城际里程合计超1400公里。除建设外,线网运营维护和服务应用需求也十分巨大。广州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大有可为。
此前,广州地铁依托运营线网、千万客流、线上线下粘合的生态圈,联合佳都科技、白云电气发起成立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此后,不断有新成员加入。此次大会上,又有广州运达、北京鼎汉、佳都数据等22家新成员单位加入该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达到47家。
据丁建隆介绍,联盟成员单位将不断通过科研创新和产品/服务集成,打造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综合服务提供能力,借助资本的纽带和市场化运作,在国内乃至国际轨道交通市场,创建“广州智造”的轨道交通行业第一品牌地位。
丁建隆表示,未来,广州将依托国家科研机构和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两大抓手,以“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慧服务、检测认证、信息服务”为突破口,打造一套集科研创新、场景应用、产品孵化、协同拓展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培育新增长点,形成产业新动能,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助推轨道交通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把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为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