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巨婴”,陪读不如培养担当精神
日期:[2018-12-30] 版次:[A08] 版名:[话题]本版采写:学生记者 黎易敏
11月22日下午,山东济南建大花园小区发生了一起惨剧:一名24岁的男大学生,捅死了陪读的母亲。学校回应:男生只是请了长假,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已经留了两级。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学生的非正常情况从大一就开始了,在管理方面学校做了很多工作,一直在疏导他,母亲陪读也是这个原因。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痛心,认为溺爱才是凶手,“14岁陪读还说得过去,24岁真的没必要”。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看到这,小编想起了网上曾流行过这样一段话: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要打工赚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我们常常说“职场巨婴”,但其实,大学校园里也不乏“巨婴”,虽然已经成年,但他们像没长大的孩子,事事需要父母照顾,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瘾下,生活难自理的“巨婴”
“巨婴”不是稀有物种,“大学生把积攒了一个月的脏衣服邮寄回家”,“武汉妈妈连夜坐飞机为在东北上大学的儿子送感冒药”这样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很多人将之视为平常,这看似充满温情的举动,其实是对独立人格的无意识抹杀。让孩子“一心只读教科书”,生活上的事一手包办,让学习成了孩子的全部,培养出来的恐怕只会是“读书机器”。
广州某高校研究生小关同学告诉记者,她的舍友小江就是一位“巨婴”,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堪忧。“她有点像一个28岁的小学生,不喜欢的事情坚决不做,喜欢的事情就做到极致。”小关说,因为沉迷游戏,舍友小江基本晚上通宵,白天睡觉,天天上网打游戏,“经常电脑和两个手机同时进行。电脑播着影片,一个手机打游戏,另一个手机和其他网友聊游戏。”因为不想在打游戏过程中受到电话和信息干扰,小江还把手机设置成了飞行模式,导致她的父母和导师都联系不上她。因为抑郁、沉迷游戏,小江还曾被学校劝回家休养,回来后依旧如此,父母也由此不得不陪读,全程监督她的行为。
沉迷网络会导致抑郁?在北京安定医院,每年治疗网瘾的少年中有70%都有抑郁等精神疾病症状,医生也说,家庭氛围不和谐、缺少父母关爱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精神问题,继而迷上网游的原因之一。
小关吐槽舍友小江,因为不想搞宿舍卫生,上厕所的时候,小江连卫生纸都不丢在纸篓里,直接扔进便池,导致厕所堵了好几次。因为不想用公用的水壶烧水,就用自己的水壶,结果她自己又老是忘记,不拔插头一直干烧,差点引起事故。她觉得,只要不动别人的东西,就不算打扰到别人,但实际上,这样会给其他人带来一系列“难题”,毕竟宿舍是一个公共生活区域。她接着说道:“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她妈妈会每个半个月就来给她洗衣服、晒被子。一个快三十岁的人,硬生生地培养成了四肢退化的小朋友。”
除了生活方面不能自理,小江性格方面也比较孤僻偏执,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白天从来没有出过门,即使父母白天来看她,她也不给父母开门,只有等到宿管或者是舍友回宿舍时给她父母开门,“不然的话,她父母能在宿舍外面站个天荒地老”。
刘墉曾感叹说:“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作为成年人,自己也不妨问问,内心是不是一个隐藏的“巨婴”,而且,正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巨婴”。
矛盾想法和现实依赖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虽然已经具备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对待父母,大学生们有许多矛盾的想法:想让父母惦记自己,又不想让父母控制自己;想让父母疼爱自己,又不想让父母约束自己;想让父母关心自己,又怕他们抓住自己不放。
从学生角度来讲,他们知道并没有完全的自由决定自己学什么、干什么,甚至也没有完全的自由决定自己的前程,特别是当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不相符的时候。这种情形本质上与他们成长阶段的心理要求是相违背的,容易种下冲突和埋怨的祸根。
记者采访了不少准备考公务员的同学,有些并不是自己想考,而是“家里人要求”。其中有一个同学说道:“我自己是很想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毕竟学了四年,正是到了要实际运用的时候了,却一股脑地准备着国考的资料,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虽然放弃了秋招的很多好机会,但是没办法,先听爸妈的话吧,等到春招再找工作好了。”
又比如,陈同学的前男友,在与她相处时的口头禅是“我妈说”、“听我妈的”、“为什么不告诉我妈”,到最后与女朋友分手时,还来了句:“我妈觉得咱俩不合适”,陈同学一脸震惊:自己居然碰见传说中的“妈宝男”了,你还不如跟你妈过好了。
《跟着张鸣上大学》这本书曾说,“大学时代,正是青春年少,精力旺盛,生理和心理需要双重释放。该谈恋爱谈恋爱,该读书就读书,做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这才是大学生活应该有的。”谁不是在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泪水汗水中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呢?过度的“照顾”可能适得其反。
拔掉“奶嘴”,学会独立闯关
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有些人发现原有的交际方式不灵验了,于是感到困惑烦躁,不知所措,像蜗牛一样将身体蜷缩进硬壳里,抗拒与陌生环境接触,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交往。但也会有一些人,他们迎难而上、剖析自我、勇往直前。
比如暨南大学的小垚同学,在竞选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时候,以为自己在高中时担任过学生会主席胜券在握,结果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滑铁卢”。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他深刻地剖析自己:学习过于投入,和同学的了解及接触不多,而且自己只是各种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所以不能得到同学更广泛的支持。后来,他打开心门,积极和其他同学交流,踊跃参与各种活动并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一步一个脚印,使自己的交际圈不断扩大。一年后,他再一次参加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竞选,结果顺利当选。
王建林的一句话曾被刷屏:如果你连挣钱都要别人开导你,要盯着,看着,哄着,鼓励着,劝你还是别干了,你就应该穷。诚然,一条项链,最脆弱的环节决定它的长度;一个水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心理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面对恋爱婚姻、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拔掉“奶嘴”,面对困难,能够调节心态,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还记得以前,当一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大人会拍拍手说道:“乖,自己站起来。”是的,没有爸妈的搀扶,靠自己也能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站起来。父母的保护伞始终有一天遮不住已经长大的孩子,陪读是为了以后的不陪,何不一开始就“培独”,不溺爱不娇纵,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而替孩子走的路,最终可能都会成为他们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