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护航青春
日期:[2018-11-11] 版次:[07] 版名:[心声热线]本报讯(记者 吴敏婷 通讯员 穗教宣)11月1日上午,“珍爱生命,护航青春——广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在天河中学珠江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主办,旨在通过活动体验、分享互助、情景模拟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命状态,引导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另一方面,也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广泛宣传生命教育理念,引发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
活动现场,广州市天河中学的杨阳老师将生命教育主题与教育戏剧形式相结合,为大家展示了别开生面的课堂——教育戏剧工作坊《手机》。杨阳老师通过邀请部分参会老师作为学员亲自体验,其他老师从旁观摩的形式,共同体验一个如何通过创设情景,投放自身经验,细致地、从不同层面感受与反思,并构建新的经验,让生命教育更有温度与厚度的过程。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黄喜珊老师作为特邀专家对该展示做了点评:“杨阳老师的教学设计理念非常清晰,而教学设计理念是一节心理课的灵魂所在。同时,整个课程紧紧围绕手机引发的亲子冲突这一主题,设计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活动目标明确,把戏剧元素无痕自然地渗透到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心理课以活动体验为主这一特色。”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2018级研究生参加本次活动后,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戴青梅同学表示,很喜欢这种心理教育戏剧形式,让参与者感觉很真实。“如果自己亲自去参与会更加体会深刻,期待下一次有机会参与。” 胡婷同学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教育戏剧。原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这么教,老师和学生可以这样演,觉得整堂课非常吸引人,也非常精彩和出彩,很受震撼。”
活动后,记者采访了本次教育戏剧展示工作坊《手机》的主讲人——广州市天河中学杨阳老师,以及参加本次活动的广州市先烈东小学方晓苗老师。
本期眼镜先生
杨阳老师 (广州市天河中学心理教师 广州市天河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负责人 美国纽约“一人一故事剧场”中心(CPT)毕业生)
方晓苗老师(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语文教师、兼职心理教师 广州市天河区心理健康教研组成员 广州市天河区“戏剧心育”骨干教师)
问:教育戏剧展示工作坊《手机》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杨阳老师: 《手机》一课是以当今发生的真实人物故事为原型而改编的。里面主要有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家中。妈妈(张兰)和女儿发生争执。原因是女儿平时在学校表现不错,但这天在学校却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张兰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问女儿“究竟是为什么”,女儿继续冷漠,于是亲子冲突加剧。第二个场景,梦境中。张兰回到20年前,那时她沉迷手机游戏,对父母的话也是充耳不闻。为了争夺手机,她甚至和父母发生剧烈的争吵,甚至打架。父母说:“我们的孩子被手机抢走了。”从梦境中回到现实,张兰发现,原来女儿用“不理睬”实验,让妈妈也尝尝被忽视的滋味……
问:为什么想到用“手机”这个题材开展戏剧心育?
杨阳老师:当前,青少年因使用手机问题与家人争吵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离家出走、自残等极端行为。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程让青少年回看与反思“人在过度使用手机时的身心状态”,理解人在不当使用手机时为亲子关系、陪伴的品质带来的影响,也希望能够探讨冲突与心理危机的产生与化解之道。
问:面对冲突,我们应该怎样做,可以让情况有所改善?
方晓苗老师:通过《手机》这课,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完整情绪表达法”——即“说明情况+此刻情绪+内心需要+表达期望”的句式来缓解紧张气氛。比如,当妈妈发现你在玩手机,她即将大发雷霆了,你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完整情绪:“我现在只是用手机玩游戏,因为我做作业有点累了,所以您可以让我再玩1分钟吗?”通过这种非暴力沟通技巧,能让冲突双方的情绪慢慢冷静下来。而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先解决情绪问题。
杨阳老师:在冲突升级,危机到了最顶点的时刻,我们可以对在危机中的自己说些什么,能打动并挽救到当时的自己?这时,我们可以启动“心理危机自助语言”:“我觉察到自己此刻感到很痛苦,我甚至想过结束这一切,但我愿意等一等、停一停、静一静。除了这么做,或许我还可以(获得的资源与帮助),或许还有(信任的人)愿意陪我说说话!”
问:您觉得这次教育戏剧《手机》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方晓苗老师:以往,我们教育戏剧的故事都是改编自童话、绘本或课本内容,但这次以社会新闻热点进行改编,那种真实感带来的震撼是很大的,为学生带来反思,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近年来,广州市教育系统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着力完善制度、打牢基础、促进均衡、保障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心理教育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完善常态化教育机制,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等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辅导,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宣传,切实强化、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网络,依托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和各区相应专业机构建设,纵向建立起贯通市、区、校的三级心理辅导体系,横向加强与医疗机构等的联动,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合力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发挥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为每名在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将心理健康作为学生日常课程,着力加强学校功能场室和心理教师的配备及培训。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特色学校2所、省级特色学校20所、市级特色学校78所。四是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作用,通过个体危机干预,面谈咨询、网络、电话、现场授课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各学校对发现的特殊个案及时辅导和转介治疗,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五是推进家校合力育人。加强家校沟通,大力普及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科学育儿的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合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和关爱,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刘百里副主任表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议广大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一是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听取老师的建议,对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二是要主动学习育儿知识,学会用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理论方法指导家庭教育实践,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平等、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培养儿童的良好人格、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三是正确认识、对待和解决孩子面临的心理问题,祛除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更不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讳疾忌医”,对于出现心理困惑的孩子,应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转介治疗。
(穗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