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学生干部,是学生“友”,还是学生“官”?

日期:[2018-10-21] 版次:[A03] 版名:[青年头条]
1、社团就是:即使下雨也要一起出席活动。广技师BTC自行车协会供图

本版采写:学生记者 黎易敏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入学季,不少热情的师兄师姐们会帮忙拎包带路,掏心掏肺地道出不少攻略和技巧,临走了,有心的人还不忘说一句感兴趣的话,要不要来某某部门、某某协会呀?军训结束后,各高校的各个社团组织一般都会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招新活动学校处处可见招新横幅和广告,还有的社团跑去新生宿舍“扫楼”,学生们戏称此为“百团大战”。其中,最具诱惑力的还是学生会和各大学生组织。

但是近日,高校学生社团因为“逞官威”又“C位出道”了一把。只不过,这种“出道”多少有些尴尬。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社团的QQ群内,一位低年级学生@学长询问开会时间,被两位高年级学生社团干部教育并辱骂;一名四川理工学院学生发微博称,过节必须给“主席”发祝福,写错名字要被罚抄50遍。绝大多数网友表示,那些低年级学生的说话方式并无不妥,而学生社团的高年级学生“官威太大”。

      

学生社团很“官僚”?

有人说,在大学里,最有杀伤力的两个字就是“学长”,毕竟谁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何以琛呢?但是就最近事件看来,“学长”和“主席”这两个角色放到电视剧里,学长不过是心头的白月光,主席应该是有钱有权、霸道总裁,妥妥的男一剧本。

10月份各大学生组织招新之后,某天晚上笔者路过操场,场内传来训话的声音:“见到我们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叫学长或者学姐好,把主席和部长的名字都给我记住了,听见没有?”黑压压的一群里人,高声回到:“听到了!”知道的人认为这是某团或者某组织的培训,不知道的人可能认为他们正在接受军事化管理。在官僚化的学生会与社团中,大家建立起来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朋友上下属还是利益相关人?

尊称一声学长好、学姐好,应该是出自礼貌的问候,而不是出自恭维,更不该是出自这所谓的规矩的压迫;尊称一声主席好、部长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认为其干部身份真的是凭实力和信服力得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李同学表示:“没加入社团之前师兄师姐们都和蔼可亲,但是加入以后师兄师姐一个个都变得超级凶,每天都被骂哭,每天都在想明天就要退部,然后第二天看到师姐的脸,怕啥也说不出来了,那时候也真正理解了‘闻风丧胆’是一种什么感觉。”不少同学承认有过这样的思想,“有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委屈,凭什么呀?大家都是学生,就因为他们比我大一届,就要受到这种待遇吗?就要接受所谓的指令吗?”

早在今年7月份,中山大学学生会发布了《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任命公告》。在这份名单里,按秘书机构、组成部门、办事机构三个层级,列举了大约200个学生会干部岗位,被网友批评“太官僚了”。如果高校学生组织官气横生成为一种透明规则,这就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那么简单了。

学生干部本身就是一个学生,从来没有因为做了“干部”而升值,真正的升值,不是来自学生干部这个职位,而是来自他人对学生干部工作的认可。主席干部们如果角色代入感太强,就容易产生“权力幻觉”,浮云虽易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学生干部应该演绎好自己角色,打破幻觉,牢记使命,时刻自省,及时归零。

 

脚踏实地才能服众

该类事件无疑是当下高校一些不良风气的缩影,通过媒体报道发酵以后让人产生一种认识:现在的高校社团“官僚”风气太重。但笔者采访了多所高校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类似的经历,只能说“官僚”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身上,是畸形的个例,并不普遍存在于高校社团当中。一位人大的同学说:“如果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看看人大的社团里有没有这种情况,反正我在这待了六年多,也干过学生会,当过辅导员,没听说过有这样作威作福的事情。

一般来说,能够当上学生会主席和社团负责人的同学,他们身上都有令人敬服的特征,比如能力、比如成绩等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朱同学说道:“在我们学校,不少人是校学生会主席或者院学生会主席,同时也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不论多晚结束一天的课程和社团工作,他们都可以晚上抽出一两个小时坚持学习。能够兼顾学习和工作,同时还能在百忙之中参加各种竞赛,带好自己的团队,实属不易,很令人信服!

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社团协会中BTC自行车协会经常会组织户外骑行活动,会长往往会主动带领队伍冲锋,在他们协会,最可怕的不是车坏在路上,而是放弃征程,放弃队友在这里,大家因为同一个爱好而聚集,共同做着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很少会出现“后宫”相斗的剧情。诚然,当一个人把一个组织当成家的时候,它的意义就是家。把它当成游乐场,它的意义就是游乐场。

当然,很多学生即使在“诱惑”面前,也会坚守初心,不为“官位”所动。上海复旦大学朱同学透露,她们那届文艺部的一个干事带着大家排了一个舞蹈,在全校舞蹈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大家都以为她肯定就是下届的文艺部部长了,结果换届的时候她却没有参选。她说她进学生会就是为了有个机会能够登上舞台去跳舞,而学生会恰恰为她提供了这个平台。她不为做官,只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锻炼自己。

学生干部的信服力不是靠“官威”、“官腔”就能得来的,而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大伙过去把桌子搬一搬”还是说“大伙过来跟我把桌子搬了”,简单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学生干部是否具有信服力。例如网友回忆道,在去年学术节的时候,他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冒着大雨带领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会成员搬桌椅,在集中展示的晚上,和大家一起在帐篷中度过。如果一名学生干部整天只知道指手画脚,不做实事,即使能力再突出,也无法服众。

 

一纸公约,将自律进行到底

在事件发酵之际,从9月开始起草的“学生干部自律公约”及时发布。据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41所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发起倡议,作出六条约定守则,要求学生干部牢记自己的首要身份是学生,牢记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坚决反对“官”本位思想和作风,彼此互相帮助、平等相待,不追求头衔、不装腔作势。

关于公约制定的初衷,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说:“制定这样一个公约实际上有两方面考虑,一个考虑是学生会改革本身就有这部分内容,随着改革的推进应该有这部分内容。第二,今年特别是媒体集中曝光了一些学生会包括学生干部出现的问题之后,包括学生干部本身也认识到说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紧急,所以出来这样一个公约倡议。希望首先是把它先做起来,大家行动起来。从自我的自律开始做起,能够把这个改革继续深化。 

对于公约的内容,不少网友表示非常支持,因为学生干部不是干部学生,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位置是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平台去锻炼自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而不是所谓的官架子,学生干部更应该做好自律工作。公约的制定,最重要的是起到警醒作用,让广大学生干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防微杜渐。习近平主席也曾说过,“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学生代表、学生干部应该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亲近同学,服务同学。复旦大学李楠同学说道:“所谓一名学生干部的福利,我想更多的是舞台上那个谈笑风生的自己,办完活动后身心放松的充实,提到自己团队时的骄傲,看到学弟学妹们像雏鹰学飞似的一步一步追寻自己曾经踏过的痕迹。

高校联合发起的学生干部自律公约,外界看到了学生们的朝气与担当,但要彻底消除高校学生身上的“官气”,除了一纸公约之外,还需要包括你我在内所有人的努力,提高觉悟,防微杜渐,将自律进行到底。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