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走粤海丝路,览历史繁荣

日期:[2018-10-14] 版次:[06] 版名:[岭南文化]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5年的发展与奋进,“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连点成线到面,在广袤大陆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千年丝路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当今世界开启发展新航程……

丝路兴,天下通。从2000多年前的张骞“凿空之旅”,到600多年前的郑和七下西洋,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辉煌。透过历史的望远镜,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看清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近日,我们组织广州学通社的校园记者们来到广东省博物馆,听魏峻馆长讲《粤海丝路: 历史、贸易与文物》主题讲座。短短两个半小时,魏馆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粤海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贸易和文物。下面,让我们一同回顾从这场历史文化盛宴中感悟的点滴。


“粤海丝路”主题采访活动策划:吴敏婷  黄嘉欣

图文整理/本报记者 吴敏婷 实习记者 马茵悦

校园记者 刘萱萱 郑景越 赖岑晖 田琬玲


听魏馆长讲“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对丝绸之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海上丝绸之路涵盖了中国的港口史、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移民史、宗教史、国家关系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内容。近日,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在一楼多功能厅向市民们进行了《粤海丝路:历史、贸易与文物》讲座。

讲座中,魏馆长首先介绍了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再按汉晋时期、唐宋时期及明清时期的时间顺序,介绍中国造船技术和海上航线的发展,又通过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引领听众走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让听众从故事中了解古往今来贸易交流的影响。魏馆长说,广州以扬帆东海两千年著称,与海外联系密切,即使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广州也基本上保持对外贸易港的第一地位。

魏馆长谈到,中国历史的盛衰变化说明了在贸易体系中,要想独立于世界的潮流,在发展过程中居领先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还告诉我们,由于海上贸易次数的增多,中国的造船技术越发先进。而随着考古学家对“南海一号”、“黑石号”等沉船中的珍贵文物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广州市育才中学校园记者  刘萱萱


先进的航海术让我们走得更远

讲座中,省博馆长魏峻带着我们回顾了粤海丝路的历史、航线的变化,领略了过去海上丝路的辉煌。魏馆长以几件出土的外国文物引入主题,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粤海丝路”这一名称源于早期广东一带出口丝绸的航线,“它是当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

从魏馆长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在汉代早期,岭南地区已经开始对外出海贸易。当时的航线主要是沿着海岸线走,一是方便贸易,二是确保安全。由于当时航海技术有限,船只抗风浪能力比较小,进入深洋无法保障船只安全,所以最远的航程只能抵达印度斯里兰卡一带。到了宋元时期,随着造船、航海技术发展,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红海,甚至到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与延伸。发达的航海技术使船队入深洋不再受限于大风大浪,进一步节省了航行时间。指南针的应用使船只即使在风浪的颠荡下也能准确地找到方向。密水舱的设置更是大大保障了船只航行的安全。而所谓“密水舱”,就是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船仍然保持相当的浮力,不致沉没。密水舱既提升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这样的船舶结构可是我国古代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哦。

魏馆长最后着重提到:在几千年的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凭借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手工业。“在领略过去辉煌历史的同时,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打好基础,多汲取知识,才能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发达的将来立于不败之地。”

  广州市第三中学校园记者  郑景越


“万岁瓦当”的丝路溯源     

通过讲座,我了解到“丝绸之路”不是古代就有的一个命名而是一个晚进的概念,一个近现代人对于古代贸易通路的总结性词语。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从魏馆长的讲解中,关于“万岁瓦当”的发现,引起我对丝路溯源的兴趣。

瓦当,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又名瓦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瓦当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半圆形的。瓦,以泥成陶,覆于屋顶;当,顶端,头也。瓦当的作用主要是庇护屋檐免受日晒雨浸,延长建筑寿命。

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而汉代时期以文字瓦当为主。魏馆长给我们展示的徐闻汉代瓦当就刻有“万岁”的吉祥字样。之所以单独讲解“万岁”瓦当,是因为在汉代时期,只有高等级的建筑才能用这样字样的瓦当。万岁瓦当迄今在广东省只有两个地方发现,一个是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另一个则是在徐闻。特别是在徐闻县的沿海地区五里乡二桥、仕尾一带出土了万岁文字瓦当、灵芝纹瓦当和卷云箭镞纹瓦当等,有力地证明徐闻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置县,为汉代南海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魏馆长说,考古学家于1990年、1993年分别对五里乡做了考古和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万岁瓦当。但为什么会在偏僻的徐闻发现万岁瓦当呢?《汉书地理志》有一段记载,讲述了三大方面:第一从徐闻出发后记载了航行的路线及时间;第二这个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家都在做的是什么生意。我国的古人带着黄金和各式各样的丝绸漂洋过海去交换购买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第三在中国历史上通过海洋的贸易是不断变化的,汉代的贸易呈特殊形态,比方说船上的老大一方面负责相关贸易的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充当船队翻译,并招聘一些人一起下海经商。从中我们得知,汉代是以官办民主的方式进行贸易的。这段考古记载现在很出名,因为学术界认为这段记载是目前文献中的最早最明确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记载。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校园记者  赖岑晖


百舸千帆,扬帆世界

我国的海洋贸易由来已久,广东早在汉代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朝廷倡导“江海求利,以资国用”,积极发展海上交通贸易。广东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的最重要起点,全国各地的商品如丝绸、茶叶、陶瓷等齐聚于此,远销海外。

而“南海1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魏馆长作为主持实施“南海1号”整体打捞项目的负责人,他在讲座中告诉我们:在勘测“南海1号”的工作中,最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船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如今,这艘古船就躺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的“水晶宫”里。“南海1号”古船是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海水、泥沙按照原状一次性吊浮起运。相当于,把船放入一个巨型的玻璃缸当中,一边发掘一边展览。这个计划如此宏大,让有“世界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乔治•巴斯看到这个方案时都连声说“难以置信”。

800年前,“南海1号”满载着精美的中国瓷器和丝绸驶向海洋,远销海外,传播中华文化;800年后,它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回归陆地,重见天日,让后人传承中华文化,再度扬帆世界!

广州第四中学校园记者  田琬玲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