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创新的广州公益构建志愿服务新模式
日期:[2015-12-03] 版次:[A08] 版名:[论道]每年志交会都会吸引广州、广东甚至华南地区公益界的瞩目。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每届志交会都会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进行创新,然后在形式和内容上给人呈现一种全新的观感,这就导致社会各界对于志交会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会有所不同。
作为长期关注和研究公益慈善事业的专家学者,他们会如何解读本届志交会,又会如何看待广州公益事业近年来呈现出来的新趋势?
采写:本报记者龙金莲
社会是系统而多元化的,人无法在单一平台上孤立地完成许多事,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支持力量,以圈子经济协同发展,以跨界思维打破壁垒,是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雷建威看来,跨界公益之路需要利用好各种资源平台,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雷建威以自身为例进行详细阐释,他身兼律师、市人大代表、市青联副主席、民盟市委常委、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狮子联会副会长等多种职位,正是跨界公益中一个多平台交叉融合的载体,他表示,将多重身份所带来的资源有效地串联在一起,能在公益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能量。
作为民盟广州市委常委的雷建威,在梅州扶贫项目中,把民盟与狮子会联合起来,推进了总额达2000多万的扶贫项目的落实、开展,“狮子会能够集中民间力量提供志愿服务,但它需要政府、政党的支持,而提供社会服务是政党的职能,但它需要引入社会力量”,通过串联、整合,很好地解决了双方的供需难题。第一届志交会时,广州血库联系青年联合会,希望能发动更多青年捐赠血小板。为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作为青联副主席的雷建威将项目引进了狮子会。五年来,通过整合,献血项目得以持续开展。
对于跨界公益,雷建威说,“这就像炒菜一样,当鸡鸭鱼肉、油盐酱醋样样齐全,厨师也才能长袖善舞,烹制出饕餮大餐。”
采写:本报记者陈美军
作为长期浸淫公益慈善研究的专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传播总监周如南指出,广州公益事业呈现出更加专业化的趋势及深度社区化的倾向,而且,跨界整合资源的公益思维模式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公益事业的发展格局。
在周如南看来,以前做公益慈善,一般只是服务一个特殊社区或人群,但是现在有了落地的概念,就是要深入到社区当中,这当然与广州政府最近几年在家综也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方面投资巨大息息相关。因为有了政府购买服务,才会引导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真正落地,下沉到社区当中,就会跟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以前是活动式的、浅层的公益,现在更多的是比较深层的深度公益、长期公益和持续公益。”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第五届广州志交会创造性的将“公益圈”的概念引入到志愿服务系统,聚合优势资源组建“公益圈”。周如南评价称,“它超越了以往几大服务领域的分类标准,是对服务群体和资源链接更加精准的细分,其体现的是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专一度的提升。”
从本届志交会开始,广州团市委渐渐开始重视对公益项目进行品牌营销,比如首次采用知名人士担任项目代言人、牵手腾讯乐捐平台为14个精品项目进行线上众筹。对此,周如南指出:“互联网众筹比较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我看来,这种模式本身是品牌塑造及公益形象传播的一部分,其实筹款即传播。”
周如南认为,请名人为项目做广告,给项目背书,说明名人认可这个项目,证明项目是可以信赖和信任的,起到了一个品牌绑定的作用,然后名人会带动项目更好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带动普通市民参与公益事业当中。
采写:本报记者陈美军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谭建光认为广州公益服务一直乐于创新、不断创新,“从2011年开始举办影响全国的‘志交会’,到如今探索创造‘公益圈’,以‘项目——组织——体系’的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新模式。”
今年3月,谭建光在阳江文化大讲堂举行题为“志愿文化与文明社会建设”的演讲时指出:“志愿服务有很多种方式,志愿者们应该多收集国际或国内其他城市的志愿服务形式并加以改造,要在形式上对志愿服务进行创新,除了‘老三样’外,还可以进行智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帮扶陪伴服务等。”
在他看来,公益服务本身就是需要公众广泛知晓、广泛支持的事业。所以本届志交会14个精品项目登陆腾讯乐捐平台线上众筹很有意义,“通过众筹进行募捐,不仅仅是扩大参与捐助的渠道,更重要是这种“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众筹捐助形式有利于公益志愿服务的普及推广。”
广州团市委组建公益圈的初衷,是要将同一领域的不同资源聚集在一起,打造平台促进资源之间更顺畅对接,但谭建光认为公益圈不应该只是对接资源,“而是要将公益资源提供、公益文化传播、公益理论创新等构建成为联盟群体,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有利于建设志愿服务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