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好医生杨军林: 成立公益团队 挽救贫困患者
日期:[2018-07-26] 版次:[A05] 版名:[青榜样]杨军林给患者鼓劲加油
杨军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主任兼小儿骨科主任,新苗公益项目创始人,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中心主任。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目前专攻于脊柱畸形的诊疗,每年独立主刀完成脊柱畸形手术近200台。杨军林与他的新苗公益团队的努力获得社会认可,曾先后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感动广东十大人物”、“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广东好人”、“羊城好医生”和“广东省红棉扶贫济困优秀项目”及“广东省社会组织公益项目优秀案例”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社会荣誉,并被广东共青团指定为援疆公益项目的手术团队。
采写:本报记者 胡媛媛
初见杨军林教授是在“5.21世界脊柱健康日新苗公益活动”上。当天,他在台上动情地讲述着自己带领的新苗公益团队,8年来走过的点滴;分享着自己与病友之间的温情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其高大魁梧的身形和浑厚深沉的嗓音,很容易让人第一时间产生一种无条件的信任感,其在脊柱侧弯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更是让人不由地心生敬佩之情。
8年来,以杨军林教授为首的新苗公益团队在新苗公益项目、广东省青基会、广东省红十字会、广州市青基会以及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已成功为235名贫困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了手术救助。截至目前,新苗公益项目资助金额达2300余万,同时资助完成了广东省5个地市共计80余万中学生的脊柱侧弯公益普查。
杨军林曾说过,那些不幸患上脊柱侧弯的青少年原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茁壮成长,挑起国家和社会的大梁,他为公益团队取名“新苗”,也意喻青少年们就像新生的苗,希望他们能够挺拔生长。
杨军林参加“5.21世界脊柱健康日新苗公益活动”
脊柱侧弯是一种致残性畸形,常发生在茁壮成长的青少年身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有人将这种手术称为危险雕刻。正如杨军林所说,侧弯矫正手术风险奇高,“把脊椎想象成一块圆的石头,里面裹着一个鸡蛋,你要把外面的石头敲掉,同时不能伤到里面的‘蛋黄’。一旦伤及脊髓及神经,就容易造成患者瘫痪或死亡。”所以,杨军林基本上都是亲自操刀,有时单是截掉一截小骨头,也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一台手术下来最少也要3小时、5小时是常有的事,最长的一次手术做了12个小时”,这庞大的工作量和巨大的精神压力,非常人所能忍受,但杨军林就这样硬生生地扛了下来。
很多在其他医生那已判断无法手术的严重脊柱畸形的病人,不手术,等待他们的就是瘫痪或者死亡,而这是杨军林万万不想看到的。所以,即使手术难上加难,杨军林也想要努力一把,给他们重生的希望。“尽管手术风险很高,但没有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或者瘫痪。”杨军林对此感到很自豪:“手术做好了,除了能治病,还能治身、治心,患者自身和家庭全部都解放了。”
可是,救治好了病人,杨军林的身体却亮起了红灯。在每年独立主刀200台手术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下,杨军林的颈椎、腰椎都出现严重问题,需接受手术治疗;长期在手术的强光照射下,视网膜也出现了剥离……做健康教育出身的他,对于现在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颇为无奈,“我知道这是在透支健康,但是没办法,病人不能等。”
脊柱侧弯手术视病情情况,手术费用少则十几万,多则百万。中国有太多的贫困家庭由于巨额的手术费用限制,使得许多青少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让这些贫困患者能够有机会“挺直腰杆做人”,从2008年开始,杨军林就带领着团队为筹备基金而四处奔波,终于在2010年与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达成共识,成立了全国首个专项治疗脊柱侧弯的慈善基金——新苗基金,并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心作为新苗基金脊柱侧弯治疗基地,专为救助28岁以下贫困的脊柱侧弯患者手术,给广大贫困患者带来了“福音”。
“我无数次地幻想过,挺直腰杆去摘下夜空的星星;我渴望蜕变,去找回遗失的梦想……如今有了你,改变不再是奢望。”曾得到新苗基金资助的郭慧超在他写的诗歌《总有种力量坚强地绽放》中表达了满满的感激。2012年,脊柱重度侧弯的他向新苗基金提出申请,第二年获批,并于2013年11月29日完成了手术。术后,他的身高“长”了14厘米,肺功能趋于正常。他说:“我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供我和弟弟上学,已没剩多少钱了。如果没有新苗基金的资助,我根本无法进行手术。真的很感谢医疗团队和新苗基金。”
除了新苗基金的“公费”资助,杨军林还常常自掏腰包,为一些贫困的患者解燃眉之急。助手文诗奇记得,有一次杨军林在查病房时,看到某个患者的医院账户里已欠账甚多,于是回头让人从自己银行账户里,往患者账户里存了好几千块。还有一次,来自东北的一个患者因一时凑不够手术费,整个手术团队为他作担保,孰料该患者出院后一直没有补上欠费,杨军林需要为其垫上将近2万元,而杨军林说:“我相信他迟早都会还的。”
新苗公益团队合影
手术做得再多再好,可杨军林依然忧心忡忡:“我们的手术量再大,一年能做到200例以上,就算做到我60岁退休,也只能做2000多例。外面有那么多脊柱侧弯患者,目前还有100多个患者在排队等着手术。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早发现和干预治疗。”杨军林说,脊柱侧弯如果能够及早发现,给予定期观察,形体训练及部分简易支具控制,95%的患者可获得病情逆转,保留正常人一样的脊柱功能,避免手术并终生无需再治疗。
为及时发现脊柱侧弯学生,让他们免于手术之苦,2013年起,广东省教育厅联合杨军林新苗公益团队,开展学校脊柱侧弯普查。截至2017年底,新苗公益团队共完成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五市1675所学校、80余万中学生脊柱侧弯公益普查。杨军林还建立了国内首个由脊柱侧弯专科医生、形体培训师、支具治疗师、康复医生、超声肌电师联合打造的脊柱侧弯保守治疗中心——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成功帮助4000余例轻度侧弯患者完成保守治疗,为300余例40°-60°本需手术治疗的侧弯患者免除手术。
杨军林提到,10-15岁是脊柱侧弯的高发期,但也是治疗的黄金时期,及时治疗可以大幅减少手术几率,但实际上却有大量的青少年及家长对这个病不重视,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14岁的初二女学生小雅就是其中一位。2015年10月,小雅普查时被发现可疑侧弯,拍X光片后显示侧弯角度为11°。但由于学习繁忙,家长也不重视,以为迟几个月再去治疗应该问题不大。可惜,2016年3月小雅复诊时侧弯角度已增大到21°。
杨军林提醒家长,发现可疑要及时复查确诊,以免耽误孩子病情。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明显的外观畸形,此时再就医可能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为了便于脊柱侧弯的患者了解相关脊柱侧弯的知识,同时也能更方便地与病友、医护互动,杨军林公益团队开通了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如果有相关脊柱侧弯的问题咨询杨军林教授,或想与更多脊柱侧弯病人互动,可在微信上搜索并关注:新苗脊柱侧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