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式微看急功近利之风
日期:[2018-05-20] 版次:[A02] 版名:[观察·评论]近几年来已不知多少次路过广州购书中心的中国文学类畅销书展区,也不知有多少次看着莫言的小说在拥挤局促的展台上独占半壁江山,一家独大。这样的情形,着实令人遗憾。众人皆知,对于包括文学圈在内的任何一个圈子,百花齐放式的良性竞争才应是其蓬勃发展的应有状态,所以,诺奖后莫言小说的一枝独秀,一方面固然是对莫言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学式微的一种外在表现。
在笔者看来,文学式微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家不专业,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作家太过专业,太急功近利。
回首过去,在楚汉、唐宋,在那些文学高度繁荣的时期,古人们恰恰是不将赋诗作文当做职业的,所谓文学只是读书人的高雅娱乐和交友方式,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以文会友并得两三知己,于愿足矣。所以我们看到,诸如屈原、李白这样 千古流芳的大诗人也并不是职业作家,而文学也不是他们谋生的手段,销量的概念更是不会存在。 反观如今,对于现代作家而言,“创作”却成为了一种讨生活的手段,成为了一种沽名钓誉的工具。往往是未成名的想着迎合受众获得销量,已成名的希望趁着名气正盛,再赚几笔,于是乎文章流于拙陋,文学开始式微便势必成为必然。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某些畅销书永远不会获奖,获奖的书在获奖前从未畅销。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屈原、李白以作诗为职业,汲汲于此,也许永远不会有《离骚》和《将进酒》,如果莫言年少成名,书籍大卖,也许就不再有机会诺奖加身。
实际上,功利的不仅是作家,更是社会和教育。在急功近利的风气下,有用和实用已经成为我们衡量太多事的“绝对标准”,而这种风气正逐渐从社会吹入校园中,我们从大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上便可窥一二。现在大学生普遍喜欢选择给分高、实用性强的选修课,如各类慕课(网络教学)、创业教育,而看似无用的文学鉴赏、宗教类课程则少有人问津。笔者认为,大学的选修课,本该是一个学校提供的让学生在专业课外个性学习的机会,一个让我们系统学习那些感兴趣却不懂的事物的绝佳平台,它是一种大学独有且难得的个性化学习机制。然而,在急功近利之风的影响下,它却越来越像一个只为提高绩点而存在的工具。这偏离了它存在的意义,也反映了大学生日盛的功利心——只学有用的、有利于就业的,然而学习只是为了有用和就业吗?
引用梁文道先生的一句话:“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如此看来,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否让我们为了“实 用的已知”而错过了一些本该与我们不期而遇的精彩呢?文学如此,人生亦然。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 / 沈放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