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致歉的北大校长为何受到更严重的质疑和攻击?
日期:[2018-05-20] 版次:[A02] 版名:[观察·评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 120 周年校庆大会上致辞时,错将“鸿鹄”读成“鸿浩”,一下子成为舆论焦点,引起全网集体嘲讽。作为中国最顶尖学府的行政首脑,林建华在如此重要的场合读错字,确实有点尴尬。往小了说,证明校长基本语文素养不够扎实;往大了说,一个连双甲子校庆致辞都不认真对待的校长算不上一个完全称职的校长。
但相对于120 周年校庆的系列重大活动,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校庆前夕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校长读错字之类的事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小插曲,一笑而过就是了。偏偏这个校长特别认真,一定要发表一封诚挚的公开致歉信,还要强调自己的重要讲话和书都是亲自动笔写的。这话也算说得很直白很坦诚了,小的不重要的稿子可能是校办代拟,但是重要的稿子都是校长亲自上。一个省部级干部能做到这样,真是非常难得。搞了一辈子化学工程研究的林校长大概没有想到,自己如此真诚、谦虚的道歉,换来的是外界更为猛烈的批评和指摘。
林校长说讲话稿是自己亲自写的。很多人质疑他在不懂“鸿鹄”怎么读的情况下,不可能写出这个词来。其实也不是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一直以来都是把“鸿鹄”念成“鸿浩”,甚至 有可能一直都写错成了“鸿浩”。这种细微的文字读音差错藏得太深了,即使有人帮他校稿,恐怕都难以想到校长不会读这个字,更何况日常公文和工作中能用上这个词的概率微乎其微。
笔者真是忍不住要感慨:果然还是理工男耿直呀!但这并不代表文科校长们就不会读错,只不过有没有被舆论关注到罢了。前两年,有一个文科博士出身的省长连续两次将“滇越铁路”读 成“镇越铁路”,但人家现在依然好着呢。也许领导在私底下会对文稿发音更加注意,但在公开场合对于此事从不置一喙,也不见有什么人非要去跟领导较真嘛。看看建国以后一些重要领导人的视频资料,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完全听清楚领导人说的是什么。难道可以因此就质疑他们的伟大功勋和历史成就?显然不行。
领导的主要使命不是读对每一个字、每一组 词,而是要确保决策科学合理,为社稷民生谋福利,为经济社会谋发展。同理,作为一个校长, 他的主要使命应该是管理好学校,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科研环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120 周年校庆典礼盛大隆重,大会致辞确实很重要,但是作为校长,同一时刻需要协调处理的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这种情况只有参与筹备过重要活动的人才能够体会。林建华应该是本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心态看待这次大会致辞的,只是没有想到读错一个字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他的专业特长是化学,读错个词真不值得过于惊讶,如果是专业术语用错那才叫尴尬。
围观的群众们也不用优越感太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读书时恰巧背了一篇文言文才懂得这个词语。如果不是因为大家都学过这篇课文,“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广为人知。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读错字,只是不自知罢了,“的”、“地”、“得”能完全用对的人没有多少个。
身为北大校长,犯下这种低级错误被批评一点都不冤。只是这种批评最好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位校长在虚心应对舆论时引起强烈反弹,从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出发,很可能以后就不会再那么重视舆论了。
(文 / 郑伦 公众号“新闻评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