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精准服务多元化 助推穗疏一家亲

日期:[2018-04-05] 版次:[A08] 版名:[青聚焦]

穗疏青少年“手拉手”援建行动成效明显


新疆喀什市疏附县,广州对口支援地。自2011年以来,广州共青团以“穗疏青少年手拉手”项目为主要载体,通过建立机制、宣传筹款、交流培训、公共设施建设、结对助学助医、基层团组织建设等,全力推动穗疏青少年结对援建工作。

3月26日至30日,团市委副书记王婵娟同志率市青基会、市青联、市少工委办公室、市青创中心、市卫计委团委、广州青年报社等单位组成考察调研团队,一行7人前往赴疏附县调研2018年两地共青团对口帮扶工作并开展“手拉手”交流营活动。几天时间里,他们组织医疗队开展青少年应急培训活动及少先队工作培训会,前往疏附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视察援建项目的使用情况,到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慰问当地孩子,并深入到贫困生萨妮娅家中家访,与学生家长、学校、镇政府、村委会等负责人一起聊家常,详细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采写:本报记者 周司琪 




七年结对援建疏附实现筹款约600万元

3月27日,团广州市委副书记王婵娟同志率市青基会、市青联、市少工委办公室、市青创中心、市卫计委团委、广州青年报社等代表7人,赴疏附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了解运营情况及援疆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召开了对口扶贫工作座谈会。

据统计,团市委自2011年开展穗疏青少年结对援建工作以来,实现筹款约600万元(包含部分物资折价),援建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和150所青少年“手拉手”图书室,培训交流3700余人,资助当地贫困中、小学生600余名,促成两地中、小学书信来往14000多封。

在当天的会上,针对当地专业教师资源匮乏这一问题,王婵娟建议应以当地人才建设为主、外地定期指导、交流为辅。可以组织疏附县当地教师前往广州进行系统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及运营模式学习交流,将广州的先进做法带回疏附县,打造一支当地的教师团队。


建图书室助贫困家庭 让当地孩子走得更顺

3月29日上午,调研团来到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开展“穗疏1+1助学金发放暨慰问贫困生活动”,并向学校4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和书包文具等慰问品。

在该校名为“感恩楼”的教学楼大门左右两块牌匾上赫然醒目地写着:学风,学好双语,报效祖国;教风,牢记嘱托,不辱使命。教学楼一楼的过道旁各设置了一个图书角,里面陈列了各类双语读本,如果学生有需要,可以在这里取书阅读。据了解,该间小学目前藏书量为4000多册,日均借阅量约为200多册。

萨妮娅是该楼的一名学生,在调研团参观小学了解“手拉手”图书室建设情况时,她是讲解员之一,不管是介绍学校的情况还是作为代表读感谢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展示了该校双语教学的良好成果。

目前,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已率先在喀什地区农村学校中实现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双语教育质量也不断提升。

在翻阅一些双语书籍时记者发现,一些书籍上面盖着章,标注着它是由哪个地方捐赠的。“我们会把钱捐给学校,由他们统一购置双语教材用于学生的教学,还会购置一些书架用于供放图书。”市青基会副秘书长张瀚元解释道。他告诉记者,除了托克扎克镇小学,每年团市委都会向疏附县25所中小学捐赠一笔钱用于购置双语教材,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从2012年开始,我每年都会来这边几次,每一次来都能感觉到这里的变化,现在很多维吾尔族的孩子讲普通话都讲得溜溜的,我觉得很欣慰。”团市委扶贫办主任、市青基会理事长、市青创中心主任李荣新感慨,“在去萨妮娅家做完家访时,她跟我们说,平时放学回家,她还会教弟弟妹学习汉语。因为各地图书捐赠,她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对于她来说都非常宝贵。临走时,她说家里煮了饭,希望我们留下来吃饭,孩子的这种真挚、感恩之心会让人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都应该倾力为这些祖国的未来做些事情。”

据了解,除了每年援建25所穗疏“1+1”爱心手拉手图书室外,团市委还与疏附县团委对接,为疏附县学生发放书包、文具等慰问品,捐赠冬季保暖衣物、捐赠电脑、自行车等物资。并通过“家庭1+1结对计划”“千里寻‘亲’帮扶计划”等,开展“亲民”“走心”的筹款帮扶项目,每年资助100名同龄的新疆“亲兄妹”完成学业,共同成长。截至目前,项目实现筹款40多万元,帮助当地60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完成学业。


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推进青少年思想文化建设

在疏附县里,有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项目总投资340万,其中团市委援助资金100万。从2012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到现在,它已成为该县孩子们周末及寒暑假的常去之处。这里开设了舞蹈、钢琴、书法、绘画等多门课程,截止目前,有8500名学生在这里参加了各类培训,开展大型校外青少年群众性、开放性、社会公益性活动18次,参加人数达16000余人次。“对于当地孩子来说,它起到很大的作用。”该中心钢琴老师崔喜全说。

2007年,大学毕业的崔喜全来到疏附县当老师,2013年被调来青少年活动中心当钢琴老师,一做便是四年多。从最初楼内装饰的设计布置,到后面招生扩员,他都曾参与其中。“没有这个中心之前,如果孩子想上课外培训班,需要去往距疏附县20多公里的喀什市,距离远不说,费用也很贵。那边一百多一节课,我们这只象征地收三、五元钱,教学老师也都是专业的。”

回想起第一次看孩子们做汇报演出,崔喜全还满是感慨。从只有汉族小孩,到很多维吾尔族的孩子都来上课,活动中心将当地的孩子集中起来,教授他们一些新鲜的东西,在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会改变孩子的一些思想观念,让他们更加开朗、积极向上。”

对于当地孩子来说,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丰富课余生活的好去处。实际上,这几年里,为了加强两地孩子的沟通交流,团市委也有所行动。每年,团市委都会组织两地团干、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青少年事务专家、青年企业家、青年医务工作者、青年社会工作者等开展“穗疏青少年手拉手”双向交流营活动,促进两地青少年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截至目前,共开办交流营22期,交流培训达3700余人。“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一些品牌活动。”团市委副书记王婵娟说,“今年的话我们也希望在交流营这一块也都能够更加丰富,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平台,来推动穗疏两地的文化交往,增强疏附青少年对岭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两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搭建起一座两地青少年交流互动的坚实桥梁。


培训、医疗多方面援疆 要输血更要造血

27日下午,得知广州会有人来讲课,疏附县三中少先队辅导员古再努尔早早便来到青年活动中心的多媒体教室,占据第一排的位置等待讲座的开始。当天,团市委调研团组织的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会在这里进行,通过开展少先队基本知识培训和技能技巧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技巧。“以前我也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我觉得很有效,通过培训,我们会系统地了解一些少先队的工作,从中得到启发,将一些细节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我们县很多辅导员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这对于少先队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一定作用。”

团市委学少部副部长江富强是当天的讲课人。为了这次讲课,他早早便开始准备。在他看来,少先队建设工作之于一所学校而言是很有用处的。“引领好的话能对学生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江富强解释道,“比如一个班的班风,要靠学习来提升其实是很难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少先队的活动将整个班级凝聚起来。另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学校的时候组织她们吃完饭后一起洗碗,回家帮家长做一些事,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除了教育,医疗也是援疆的重点。去年二月,广州多家医院医生组成医疗队来到新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卢成瑜是其中之一,现在在疏附县人民医院工作。回忆起刚来时看到的情形,卢成瑜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基础水平差,学历都不高,业务水平低,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医学水平,培训少,对于新知识、新技术都接触少。”

因为这些原因,卢成瑜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提升科室人员各方面能力。病人多的时候临床忙,病人少的时候就组织各类培训、讲课,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做教学,“让他们一章章学,不懂就举手问,一定要讲到所有人都懂了再说下一个知识点。” 卢成瑜调侃地说,自己来了一年的时间,头发都白了很多。

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卢成瑜表示,这一年多的工作颇有成效,从原来的不合格到现在基本达到标准水平,所有人都有很大进步。“以前不敢收治的重症肺炎、重度营养不良、急性肾炎等患儿开始留住在县医院治疗。”卢成瑜说,“西部地区缺人才,来这边其实会获得很强的成就感,有能力的人都应该来这边贡献下自己的力量,而且现在这边儿科医生收入也在提升。” 

虽然很鼓励人才来当地出力,但是卢成瑜表示,当地医疗队的建设其实更为重要,他的目标就是打造一支在当地科教研都能领先的医疗队,实现大病不出县。“做医疗援疆,要‘输血’,更要‘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