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青年看广东发展:决胜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日期:[2017-10-01] 版次:[06] 版名:[奋斗的五年]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将在北京召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广东,“广东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肩,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2012~2017年,五年光阴,胼手胝足,夙夜在公,从经济建设到社会民生,从文化建设到生态文明,从发展到稳定……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五年来,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依法治国积极推进。

今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项工作,希望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广东将在新起点上再创新局,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期望和重托!

18岁,正青春,正力量。即将迈入成年的广州青年是城市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我们城市的发展,请以更大的担当、更大的气魄,在前行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奉献我们青春的力量。

专题图文/本报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迎难而上应对新常态

“再宏伟的蓝图不落实终究在纸上,再远大的理想不践行就是空想。”在广东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胡春华的宣示掷地有声。

率先进入新常态的广东,改革处在攻坚期,发展处在转型期,稳定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中各种问题交织,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承担的任务极为艰巨。

环视全球,中国外贸出口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中国第一外贸大省,“两头在外”的广东,正在经历痛苦的调整。放眼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百舸争流,江苏、山东等地发展势头强劲,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迅猛。审视自身,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东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加凸显。

这是一个决定前途命运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指引,广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了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增创了广东发展新优势:

☆五年来,经济保持中高速,2013~2016年,广东GDP年均增速7.9%,比全国同期高0.7个百分点;

☆五年来,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陆续突破6万亿、7万亿元大关,接近8万亿元大关,连续28年稳居全国第一;

☆五年来,人均GDP从2012年的5.42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7.28万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广东已达中等偏上、接近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

而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第三城、七个超大城市之一,广州正朝着“超级城市”目标迈进,目的正是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代表中国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五年来,广州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960亿元增加到1371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6.7%提高到91.1%;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60亿美元。


向协调发展进军

五年来,从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推动珠三角优化发展,到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全省之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再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一体化发展,广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路径越来越清晰,成效越来越显著:

☆交通大会战,使区域协调发展获得有效改善,广东经济版图得到有效改写。2016年底,我省高速通车总里程达到7673公里,省内各地市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沿线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搭上珠三角的发展快车。

☆“产业共建”助力后发地区“直道超车”。全面对口帮扶与产业共建形成政府与市场合力,助推粤东西北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到2018年,广东省将累计推动珠三角地区1600个项目转移落户到粤东西北地区,构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布局合理、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2013年~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GDP分别增长10.4%、9.4%、8.1%,均高于全省增速。2016年,则基本与全省持平。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升了粤东西北城镇化水平,打造了集聚发展的大平台,培育全省加快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正不断提速,两大板块实现共振,形成协调发展的经济新格局,区域发展差异系数由2013年的0.635调整为2016年的0.628。


民生建设全面提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绩:

☆人民群众有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在底线民生保障、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2013年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至2017年全省底线民生保障资金总支出超过820亿元,惠及5400多万人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其中,广州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在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约76%,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46万人,获评全国就业先进城市。

☆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广东居民获得切实实惠,收入平稳增长。而广州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840元,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持续提高。

☆人民群众有了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3.0%。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市、区)、教育强市均有所增长,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市分别为42个和7个,覆盖率分别达86%和78%,同比提高15%和11%。同时,高水平大学参建高校共48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入围全球排名前1‰,跃居全国第三。广州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2016年普通高考一本上线率比2011年提高9.7%。


图解广东建设成就

供给侧改革

☆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被党中央寄予厚望,要“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2016年初,广东率先出台了首个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5个行动计划,涵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方面。


创新发展

☆站在下一个5年的关口回眸打量,今日之广东,虽仍是面向全球的“世界工厂”,但早已不是当年“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前沿重镇,更不再是低端制造的大本营。经过5年的砥砺奋进,广东已全面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过去5年,广东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17%升至2.58%,接近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研发人员规模突破70万人,长期保持全国第一的优势;拥有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接近2万家;《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占全国半壁江山,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2016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34家,国家级孵化器达83家,孵化器总数跃居全国第一……



民生热点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6年,广东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各级财政实际投入2367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强化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促进创业就业、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抓好防灾减灾等10件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