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为文化注入清流

日期:[2017-09-17] 版次:[06] 版名:[青苹果]

质生活水平不断优化提高的今天,文化精神自然不能胶柱鼓瑟、墨守成规。网络流行语的风行正是文化更新升级的一种表现。“洪荒之力”、“工匠精神”、“小目标”等新词开启了语言表达的新大门,犹如一股清流注入壮阔而平静的文化大江。(老师点评:文章段首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但本文的中心论点的论证是有难度的:论点是一个比喻句,关键词“清流”是一个喻体,怎么论述清楚这些“新词”就是为“文化大江”注入了“清流”呢?尤其是怎么讲清楚那些新词就是“清流”?)

这些积极而富有正面意义的新词汇,犹如一股文化清流,它们或是时事焦点中应运而生的代名词,或是应需而生的新表达,能表达一些现有语言无法传达的新时代的新内涵,让只可意会变得可以言传。无论是哪一种,都能给人以正能量,激发人们对文字的热情,给原本厚重沉寂的文化注入一份新活力。(老师点评:该段紧扣“文化清流”分析,概括地指出了这些词的“清流”的特点是“积极而富有正面意义”的,有“新内涵”的,让“只可意会”变得“可以言传”的等等。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但这些“分析”仍然是概括性的“标签式”语言,缺乏具体的力量。)

傅园慧夺金后感叹“使出洪荒之力”,让这个古老词汇再次跳荡在人们眼前。“洪荒之力”一词不仅准确生动地表达了傅园慧比赛时的拼搏精神,展示给广大国民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让更多人学习了新词汇,进而了解了我国古老的相关传说。新词的流行很多时候其实是旧词新用,给原有的含义注入新时代的血液,旧词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后华丽登场,不正是古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吗?(老师点评:该段以流行语“洪荒之力”为例作具体分析,揭示出词语的“文化”意义,指出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扣住了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文化清流”,具体地揭示了比喻的意义。这一段非常重要,是具体扣准论点关键词的分析,是增强论证力度的分析。该段与上段一起构成了“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论证结构方式,增强了论证力度。)新的流行语不仅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流,还能给人的心灵注入清流。(老师点评:这一句话看上去似乎是递进结构,但因中心论点是谈“文化意义”,若“递进”到“人的心灵”则有偏移之嫌。其实,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种“文化”。)“洪荒之力”自不用说,“工匠精神”、“小目标”、“套路”等流行语也似一剂强心剂。“工匠精神”展现给世人以恭谨、专注、全神贯注做事的认真精神;“小目标”鼓励人们超越自己不断前进;而“套路”一词是人们面对现实坎坷的自我调侃与自我开解,显示出一种直面现实的幽默感。这些流行语或直接或间接地鼓励、引导人们,让人们以更积极向上的目光看待世界,发展美好。(老师点评:作者希望在该段“递进”一层,但表达不够严谨,有所偏失,影响了文章的高度。)

与清流相对的是浊水。在给文化注入清流的同时要避免浊水的玷污。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流行语自然不能免俗。网络语如“狗带”等充斥着黑暗、负能量,我们要学会炼就一双慧眼,分辨出这些浊流,同时也要为思想打造一身盔甲,这样一来,即便身处清浊杂然的网络,我们也就不会同流合污。(老师点评:该段注意到对“落选”的网络流行语予以分析,显示出对材料作文的全面理解,简要地指出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不能“同流合污”,既点题又简洁。)

“流行语”的诞生是一股文化清流,借着这股清流,文化之河便泛起美的涟漪。然而要使文化活力不断,还需我们的不断努力,既涵养传统文化之源,也能让其清流连绵。(老师点评: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呼应观点,呼应全文,以发出号召的方式结束,有力度而不落窠臼。)


老师点评:

本文的主要优势有两点:一是基本上能自始至终地扣住主旨分析论证;二是扣住流行语概念的意义条分缕析,能照应到中心论点的比喻意义,对其比喻义进行分析具体,避免了不少同学容易犯的顾此失彼的毛病。


广州中学高三(2)班  罗婧文

点评、指导老师:何国跻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