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如水,沁润心灵
日期:[2017-09-17] 版次:[03] 版名:[特别策划·教师风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水可以小到点滴,却能击穿坚石;水可以大到沧海,涵纳百川。在生活中,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职业,莫过于教师了。当我们回顾生命中所遇到的老师,记住的未必是他们所讲的课本知识点,而是他们如水般宽广的胸怀、如水般坚韧的品格、如水般透彻的学识。
自1985年9月10日,我国开始第一个教师节,2017年教师节迎来了第33个年头。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评选了60名优秀教师,并进行表彰。这期,我们走近其中的12位优秀教师,他们的教龄均为15年以上,并在学校德育建设、学科教学等方面充分挥洒才智,为沁润学生心灵孜孜不倦地付出,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对广州教育的心得感悟。
文/黄嘉欣 通讯员 穗教宣
何庆辉老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化学老师,执教27年,他当了11年班主任,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何老师来到广州市协和中学已经是第14个年头,作为教学方面的负责人,他参与并见证了学校从2005年到2009年由“市一级”到“省一级”再到“国家示范性高中”的跨越式发展,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2013年,何庆辉老师前往新疆喀什疏附县第二中学担任校长,是疏附县优秀的援疆干部。从2010年开始,他担任教学副校长,负责科研、教学和教务工作,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全程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持了省级、市级立项课题。此外,何老师还致力于培养骨干教师,他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省教师工作室、省百千万名师学术交流、省内外公开课等发挥示范作用,培养了一批省级骨干教师和市级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
邵长思老师自2001年调入广州市第七中学,在任课教师、班主任、科组长等多重身份之中游刃有余,他所任教的班级、负责的年级总是成绩突出。邵老师坚持每周一节经典阅读课,让学生在“文化课堂”感受传统文化熏陶。26年来,他送走了17届的学生,使学生们爱上语文、学有所成。他的得意门生、2013届语文科代表关殷同学考入大学后发表了80万余字的作品。
邵老师热心越秀区、广州市乃至国家教育教研工作,新课程改革大幕刚一拉开,他就积极参与。2004年,邵老师参加了教育部高中学生学业评价课题组,并于同年在课题组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2013年,他被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老师”,之后独自承担了一项省科研课题、三项市科研课题和一项区级课题,均顺利结题。邵老师曾担任两届(共5年)广州市高中语文中心组组长,主持、策划了广州市中学语文教育的多项大型活动。作为越秀区兼职教研员,邵老师在区教研员周向军老师生病期间,接管越秀区整个高中语文教研,这三年间促进越秀区高中语文成绩有较大提高。
欧阳国亮老师任教31年,从湖南来到广州,从高中到初中,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系统的学生发展理念让他在每个转变期都能从容应对,教学成绩、办学成绩斐然。在广州市南武中学,他提出了“先学后讲,练在课堂”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高三历史复习课堂的主人。
担任南武中学副校长期间,他深入教学一线,每学年听课80节以上,在听课、评课、检查教案和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过程中提出改进方案,让南武中学的高考成绩走出低谷,迈向新台阶。担任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后,欧阳老师重视德育工作,将养成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令一所曾全区倒数、优秀生流失、面临“关停”危险的“薄弱学校”成长为德育考核合格率在98%以上的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吹水东”“性教主”是广州市真光中学的同学们为郑思东老师起的小绰号,体现了郑老师教书育人的特点: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善于发掘学科与生活的关联。他是一名“跨级”教师,长期担任初中、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工作,开设《性教沙龙》《真菌盆景艺术课程》《湿地生物考察活动》等多门校本课程,开设了一系列青春期教育课程,生动风趣的教学风格赢得同学们的喜爱。
除了学科教学外,他善于总结、笔耕不辍,提出“纹理教育”思想,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市课题多项。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担任《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组织与评价-生物》、《技术支持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两门广州市生物教师必修课程的辅导教师及网络督学。积极参加学校文化建设,提炼学校四大文化;负责市重点立项的“为世之光——香梅计划”特色课程开发;研究国家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
在广州中学,与校本课程“语法解密”配套的《语法》教材已经成为全校性使用的校本教材, 同时被相邻兄弟学校借用; 选修专题课程“有效议论”报名选修学生众多,上课地点设在学校大会议室;该教材的编者和课程的主讲人都是何国跻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何老师一站就是35年。近10年,他担任了7年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曾兼任班主任、级长、科组长、副教导主任等职务,常年超负荷工作。
在他的悉心教学下,学生的进步很快,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比如,2008届学生在接手一年后,从年级倒数第一进步到同层次班级第二名。学生在浓厚的文学氛围熏陶下,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参加广州市古诗文、经典阅读竞赛,屡获佳绩,所教学生有10余人次获得一、二等奖。
他担任了23年班主任,善于做后进生转化工作。学习成绩倒数,却敢于写2000字书信与老师辩论爱情的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何老师用了三年时间思考与实践,并用“与学生一起探究爱情”课例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该课例被评为广州市“成功教育案例”一等奖。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是一所城郊学校,学生来自附近村镇,然而这所学校科技发明获奖记录却相当“给力”,从2004年开始,累计获全国、省、市、区一、二、三等奖203人次,9人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同学们能够做出这么多获奖佳作,得益于学校科研主任张耀佳老师10多年来的默默耕耘。
杏坛讲学30年,张老师扎根石井中学,多次接下“最难啃的骨头”(全级最难管教的班级学生)。在他的带领下,班上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有创新兴趣的同学更是加入张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科学活动课”,其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此外,张老师曾到白云区两所薄弱学校——嘉福中学、同德南方中学先后挂职副校长2年,还曾到梅州市大埔县云石中学支教。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嘉福中学、同德南方中学的学生首次获得了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的好成绩,促进了这三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广州市黄埔区东区中学,学生在测评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老师时,徐晗老师总是同学们的首选。有学生说,“徐老师的课与众不同,上课富有激情,语言有感染力,时间久了发现他的教学最得数学的精髓。”广受欢迎的背后是徐老师21年来对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探索,他研究了4个课题,实施了4大主题。最初他研究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发展性评价,到利用计算机辅助提高发展性评价的效率,再到城乡结合部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策略的研究,致力于形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在研究的引领下,徐老师所带的班级、年级进步飞快。
2012年,徐老师从玉岩中学调至“薄弱学校”东区中学任副校长。作为分管领导,他重视课改工作,与全体师生共同构建“134”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三项“核心研修”(以“调研”规范教学常规,以“教研”提升教学质量,以“科研”引导教学创新),派出老师外出学习,请专家到校讲学,使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学校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10多项荣誉称号。
扎根高中历史教学22年的林少媚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帮学生建立时空观念,搭建知识构架,理清历史脉络,提升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带领学生走进沙湾留耕堂、宝墨园开展爱乡教育,以故事比拼等多种形式增强同学们对历史的兴趣。在市、区历史小报竞赛、历史剧创作比赛中,同学们获奖无数,一大批成绩高、素质好的学生考取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
林老师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任象贤中学副校长期间组织开展“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研究,该模式被评为广州市五大教学模式,获得了首届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林老师来到广东仲元中学,成为分管德育团委和年级工作的副校长。她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校园活动中,戏剧节、运动会、科技节、辩论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锻炼、展示、成长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既为人师,就应该以教书与人为己任,兢兢业业,勇于创新。”邝维煜纪念中学的朱志文老师是这么总结自己27年的教师之路的。27年当中,他曾执教初中13年,任教10年初三毕业班,每年英语科初中会考成绩稳居花都区第一、二名;执教高中14年,完成了3个高中教学循环,所教的学生成绩优异,甚至被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他为英语科教材编写付出心血,2004年参与编写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辅导用书,2005年和2007年编写了校本教材。
从2010年开始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朱老师认真规划、做好学校教研、教师培训工作,强力推进教改工作,定期出版《教研动态》,推出邝维煜纪念中学“精品课”活动,组织区校骨干教师上教改公开课,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中学 喻振南
在喻振南老师的政治课上,政治漫画既严谨又幽默,同学们一目了然地理解了政治学科中的对应知识点。这是喻老师响应教改精神的尝试,在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2008年政治漫画教学模式市级公开课上,他进行了讲课展示,获得好评。执教高三政治13年,学生成绩一直排在同类学校前列,他多次获得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奖”,在2015年荣获“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到2015年,喻老师担任南沙东涌中学政治科长12年,组织科组骨干教师编写了学校思想政治校本教材,建设了政治学科漫画教学资源库和学科教学素材资源科,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从2015年开始,他任学校教研处副主任,负责学校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研究,推动了学校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钟丽娴老师是土生土长的从化人,从1992年开始扎根教育25年,在农村中学良口中学、棋杆中学任教了17年,自2009年调入从化重点中学从化六中工作至今。她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执教毕业班12年,兢兢业业活跃在教学一线。她拥有编写、整合教材的能力,能承担区级以上学科讲座,教学论文、设计(案例)多次获得区级以上奖励。她锐意进取,注重学习,担任区学科带头人,多次开展示范课,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致力培养年轻教师,带动本区教师专业成长。她教学方法灵活,多次获得中考成绩突出贡献奖,善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获得不少奖励。她团结协作,善于搭建学习平台,本学科组曾先后两次获得广州市先进科组称号。她曾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教师、省优秀骨干教师。
“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这是增城中学邓若锋老师的体育教学理论中最核心的思想。他出版了44万字的《身体练习体验探索》,在国内13种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70余篇,在国内学校体育领域形成了一定影响。他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同学们可以从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入手,进而掌握相应知识、技能与方法。
32年来,邓老师的一线教学经历涵盖了大学、中学和小学,他十分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积极参与不同学段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工作,主动地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成果。“在耐久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不同运动技能学习层次的‘立德树人’价值”等一系列融合体育教学和思想品德培养的研究,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教书育人特色。在2015年,邓老师成为广州市首批教育科研协作基地学术带头人,对广州市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