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孩子的体重正常吗?
日期:[2017-09-07]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懒洋洋的漫长暑假结束,大中小学生陆续开学。近两个月的假期让学生得以彻底放松,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据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每年9月,过完暑假回到学校的孩子体重都超重,学生在校期间达到的健康水平在暑假期间平均丧失80%。
实际上,近年来中小学生肥胖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1985年至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中,相应超重及肥胖儿童由615万增至3496万。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曾称,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会有肥胖情况?其肥胖又将造成什么问题?关于孩子的饮食健康,家长又有哪里误区?
采写:记者 周司琪 实习记者 梁颖贤 通讯员 易灵敏
看着儿子过于圆润的身躯,马女士有些发愁,她的儿子今年7岁,身高155厘米,体重却达到53公斤。“每天放学回家就抱着薯片吃,我拿走还跟我急。”
马女士回忆称,因为家里有两个老人,所以吃饭的时候,孩子从小就被劝着多吃一碗,“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吃饭时会把肉菜全夹到孩子碗里,孩子的饭量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起来。”
最开始,马女士认为男孩子长胖一些并没坏处,但看着儿子渐渐隐没的脖子和越来越大的肚子,马女士意识到这样并不妥当。
实际上,和马女士儿子存在同样情况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据《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比即体重指数(BMI)持续上涨,每五年便增加约2至3个点。这一指数上升反映我国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的事实。
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1985年至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中,相应超重及肥胖儿童由615万增至3496万。“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超重及肥胖儿童将增至4948万。肥胖一旦发生,要想逆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指出。
问及是否清楚儿子的发胖原因,马女士称跟饮食和运动习惯不好都有关系。
考虑孩子正在成长期,对于老一辈劝孩子多吃的习惯,马女士不会过多阻止,长期如此,孩子未建立起“饱了就停”的习惯,“一家人吃饭,他是那个最后扫盘的人,而且碰上喜欢吃的非得吃到撑才行。”
除了喜欢吃,马女士表示儿子特别不爱运动。吃完饭就和他爸爸一起躺在沙发上玩平板。“小的时候还会下楼和小朋友玩,胖起来后就天天待在家里,怎么喊都不愿出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指出,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吃得过多,运动过少以及偏差行为。
吃得多、运动少多数人能理解,对于行为偏差,刘喜红解释称,它是指孩子在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一些偏差行为。“许多肥胖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吃得快,他们习惯于大口大口地吃,很少细嚼慢咽,这是行为偏差的一种。”刘喜红称,如果想控制体重,行为矫正是关键,这比单纯让他们吃少点,运动多点更重要。
刘喜红还指出,儿童的喂养方式不恰当、孩子不定期做生长发育监测以及儿保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不到位也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在不少家长的意识中,如果孩子没有胖到一定地步就并不算太大问题,但据医学调查表明,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刘喜红表示,肥胖在医学上被列为是一种慢性疾病,全身过度的脂肪堆积会导致全身多个脏器的损害和并发症,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下降、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另一方面,肥胖也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自我形象感下降、自卑、自信心下降、边缘化等。所以,“肥胖对小孩的影响是从头到脚、从身体到心理,一定要引起重视。”
刘喜红介绍,儿童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后者多由某种疾病或药物所导致。 “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体重管理时,由于种种误区,总使得事情‘事倍功半’。”刘喜红说道,“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减肥只需要少吃多运动就可以,但对于什么是少,什么是多缺乏一个量化的标准,比如‘吃得少到底是多少,半碗还是一口饭’,这种凭感觉的作法很难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
此次,部分家长认为多运动就能帮孩子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事实上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因运动不当而受伤,“有些孩子肥胖的程度已经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了,这种强迫他只会更容易造成伤害。”
刘喜红还指出,现在有许多家长会只单一地通过孩子的体重来判断他们的肥胖情况,其实“体重控制主要是减多余的脂肪而不是单一的体重,判断肥胖儿童的治疗效果需要综合多个指标,不能只看体重。”
对于肥胖的孩子,刘喜红建议,首先要矫正孩子存在的行为偏差,“吃饭速度和饭量都要有量化指标,让儿童匀速吃饭,小口吃,每口饭嚼二十下左右。与此同时,还要让孩子减少对食物的渴望程度,不饿就停。”
同时,刘喜红建议家长不要单一地控制饮食,而要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让孩子每天至少摄入大约一斤量的蔬菜水果,主食方面选择吃一些杂粮、粗粮。“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注意日常的管理以及对孩子的鼓励。”
对于中小学生肥胖,刘喜红称除了要控制更要预防。预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孕期、0—1岁、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孕妇在孕期就要注意饮食,不要觉得孩子生下来越重越好。”
在婴儿时期,刘喜红建议咨询专业人员进行喂养指导,每个月定期监测体格发育,随时发现体重身高不匹配的情况。
在幼儿园阶段,要注意养成吃饭的好习惯。“一些学校老师会称赞孩子吃饭吃得快,让其他孩子学习,久而久之养成吃饭快的习惯,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
中小学阶段,刘喜红称一方面要注意寒暑期的习惯养成,另一方面则要关注孩子青春期阶段的情绪问题。“孩子在青春期可能会因为不开心不高兴,就厌食和猛吃,通过食物达到情绪的释放,缓解精神压力,这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要注意情绪管理。”
刘喜红建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生长发育和营养监测,以预防为主,“建议孩子在一岁以内每个月一次,一岁以后两至三个月一次,三岁以后每半年一次。”
最后刘喜红提醒家长,儿童的肥胖问题不容忽视,最好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咨询、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