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间隔年,是否真的美好?

日期:[2017-08-31] 版次:[A08] 版名:[青聚焦]

一年的休息,一年的旅行,一年的放飞自我,它或许能够帮助你掌握一门并不常见的技术,帮助你磨砺自己的心智,甚至是帮助你认识真正的自我,帮助你找准人生的方向。

2009年,一本名为《迟到的间隔年》的书籍悄然流行,书中描绘的种种宛如梦境的美妙经历,让不少正当好年华的年轻人燃起了踏上旅途的信心,也让“间隔年”这个概念在中国青年人群体中真正流传开来。所谓间隔年,是指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进行一次长期的旅行,让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如今,也有很多已经步入职场多年的人也加入到了“间隔年”的行列中。

但是,“间隔年”真的如听上去的那么美好吗?作为一种舶来的生活方式,它真的适应中国年轻人的实际情况吗?刚刚毕业的你,到底是用一年的旅行来认识世界、了解自我,还是选择直接投身社会,开始自己奋斗的青春?

采写:本报记者 胡媛媛 


远行:带着美好的期许上路

《迟到的间隔年》的作者孙东纯曾是在广州工作的一名普通白领。2006年12月,25岁的他做了一个决定:暂时告别朝九晚五的生活,开启自己的“间隔年”计划。于是,他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踏上一段为期3个月的印度之旅。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走就走了13个月,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前后游历了6个国家。

他一边旅行,一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在旅行中,他不仅见识了不同的人生,还遇到了自己后来的妻子,一位日本女孩。他将自己的游历经历发到论坛上,引起了很大关注,许多中国人头一次知道什么是“间隔年”。

2009年,他的网帖结集成书《迟到的间隔年》,让“间隔年”概念在中国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间隔年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对我来说,是找到了‘爱’,我只能想到这个词。不单单只是认识了我现在的日本妻子,还通过间隔年学习怎么去关爱别人、懂得去感恩”,孙东纯说。

廖小涵,201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系。临近毕业时,她没有加入“就业”的大军,而是参与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的“中国间隔年计划”,带着1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金,只身前往印度,在一家慈善机构做义工,照顾那里的残疾孩子和关怀濒死老人。

“4年前,我听从师长的建议选择了现在的专业,4年后我不愿意再按别人的‘标准答案’来走自己的路”,廖小涵说出了自己当年参加“间隔年”的原因。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廖小涵对所学的专业始终提不起兴趣,反倒是课余时间参加的几次志愿活动,让她产生了到公益组织工作的想法。

廖小涵在回忆的文章里感慨,如果不旅行,就会永远生活在书本和别人的经验里,就好像其实印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用手抓饭吃,印度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飞饼一样。

但更重要的是,廖小涵从间隔年的游历中渐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适合做什么。现在的她在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立志投身公益事业。


归来: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在间隔年之后,孙东纯已经回归到普通的生活中。他与旅行中认识的日本女孩结婚,旅居日本,学习新语言、开始新工作。期间,他做过日本中文机构的老师,还是国内出版、杂志的撰稿、摄影人。孙东纯说:“我在间隔年的路上学习爱,回家了才是实践的开始,但是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从容面对苦难。”

虽然很多人说“间隔年”可以让你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经历了“间隔年”的人都能有所收获,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实施“间隔年”计划。

“很多人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资深“驴友”彬彬说,她2009年结识的驴友,有的5年多了还没有回来,打着“旅行”的名义,其实一直在外面“混”。

笔名为“大叔Kino”的资深“驴友”则遭遇了更大的困扰,在结束了澳洲三个月的义工旅行回到家里后,因为承受不了“现实和旅行的落差”而患上了抑郁症。

“在旅行中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那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彬彬由衷感慨:“但是等你回来之后,一切又回归平常,你发现,生活还是那样,你还是你。所有的美好都突然消失,就会感觉非常的不适应。”

当有的人接受不了这种“落差”带来的“不适应”时,就会选择再次出行。

“可是,你一次次的出去,终究都要回来,你如何处理这一次次与现实的再次融合呢?”作家赵星坦言,每次回来后,她并不觉得旅行“缓解了什么”,反而是“加重了什么”。“加重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怨念和不满。”

在知乎“那些间隔年后回来的人都怎么样了?”一问的回答中,网友“陈湘湘”给出了这样的答复:“这一年会让你失去应届生的求职平台,失去工作奋斗的连续性,甚至丢失一部分工作技能,而且回来后可能发现生活节奏和环境都改了,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如果没有先给自己留个退路,对自己、对家人都是很不负责任的。”大学毕业生如果选择了间隔就意味着失去了应届生的黄金身份,落户等优惠政策基本上也很难享受了,因此,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会冒险选择“间隔”,而宁愿求稳先找到一份工作并成功落户。


思考:什么人适合间隔年

规划行程、筹集资金、买好机票、背上背包……在国外,年轻人参加“间隔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间隔年”还是一个新鲜的选择。

“中国间隔年计划”的发起人乔新宇有长期的海外生活经历。他认为,“间隔年”计划主要目的是让年轻人不要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而是尝试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义工旅行,还是打工度假,或者在公益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年轻人都会有时间和空间安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然后再进入社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所长邓希泉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间隔年”在中国兴起是必然趋势,也是符合青年发展潮流的一种积极现象。但目前中国配套制度的不足,让间隔年的实施面临一些困难和风险。比如应届生如果不及时地就业和升学,就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失去一些机会。在大学就读阶段,休学也并不容易。同时,打工赚钱的保障和安全问题也值得考虑。邓希泉建议,相关机构要如实告知参与的年轻人所面临的风险,并且帮助他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风险。

“对于毕业后迷茫的人群来说,间隔经历给他带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正向的。”中智咨询人力资本调研中心副总经理庞丽敏表示,“如果间隔青年以后还是想进入传统公司工作,由于多数间隔的时候与职场是不接触的,因此如果迷茫而去间隔反而会让其更加难以适应社会和职场,更加脱节。接触的环境也不同,有点像逃避的概念。”

不过,对于有个人独立思考且坚定的间隔青年,庞利敏认为,他们本身比较独立,思维也比较活跃,“他们选择间隔并不是因为不适合职场,而是他觉得他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做慈善的人就是想影响更多的人,实现自我提升。他们的感情也会比较细腻,他们的这些特点会给他们提供更广大的个人发展空间。”


建议:明确自己要走的路

作为过来人的孙东纯提醒年轻的青年朋友,“间隔年不是什么轰轰烈烈、说走就走的旅行,也非浪漫感人的艳遇故事,更不是逃避社会和责任的借口。”选择了间隔不意味着玩耍和享乐,间隔是件严肃的事。当你决定实施间隔年计划的时候,你必须对它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合理的评估。你还应该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间隔年计划。

在广州高校做了多年就业指导的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胡珊珊表示,选择“间隔年”的毕业生一定要带着目的、带着问题上路,知道自己为什么走,这一路要体验什么……没有目标、随意放松的“间隔年”,只会在归来之时徒增空虚感。

针对一部分人“间隔年”回来后,较长一段时间无法投入工作的现象,胡珊珊建议,除自我调节外,家长要有所行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鼓励孩子尽早独立,去面对他本该承受的压力与责任。“与其一味逃避,不如早点想办法去适应,找些事情做,无论全职或兼职的工作都可以,让自己慢慢忙起来、跑起来,恢复有压力、有责任的生活”,胡珊珊说道。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