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如何面对父母养老之困?
日期:[2017-08-03] 版次:[A04] 版名:[青家庭]曾经被标榜为“叛逆自我”的90后逐渐步入结婚生子的年龄,而最早一批80后,今年已经37岁,正被时光之鞭无情地抽打着往中年的方向奔去,他们的父母也开始进入中老年。
上有老下有小,事业还在半山腰,与此同时各种养老难题接踵而来:年轻一代无法脱产全力照顾父母、传统孝道观念致使社会化养老接受程度低……“80、90后”这个“4+2+1”、“4+2+2”人口结构中的“夹心饼”、“顶梁柱”应该如何解决父母养老问题?近日,由泰康主办的“2017中国高品质医养论坛暨泰康首届客户体验节粤园站活动”在广州举办。论坛上,专家探讨的问题聚焦在老年群体的医疗和健康照护难题及其解决之道,为日益突出的养老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采写 :本报记者 李扬 李倩华
截至2016年底,广州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54.6万,其中16%是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7.8%,并将在未来的几年间以每年6.3%的速度快速增长。
由此,赡养老人,成为了子女重要责任。然而,广州城中80、90后青年的家庭模式多为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而有部分80后小夫妻不仅要考虑双方父母的养老,还要面对耄耋之年的祖辈仍在世需要照料的养老问题。网友“Zhao_Yee”说,老公的外婆中风后,生活已不能自理,公公婆婆年岁已大,不能承担照顾外婆的任务。“当时也想把外婆送到养老院,可像外婆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费用比较高,我们承担起来比较吃力。”
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会长陈文广认为,社会模式、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三大块是影响家庭模式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子女赡养的现实问题也逐渐显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是两个孩子,让家庭模式普遍呈现 “4+2+2”、“4+2+1”的人口结构。“从广州养老的现状来看,还是以沿袭传统孝道文化子女赡养为主。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没有社保或社保很低、出现需要护理、失独等情况才是城镇青年最大的压力来源。”
在广州中大布匹市场从事丝绸生意的王栋负责在华北地区的业务,经常需要出差。太太卓婷刚生完二胎,现在家做小本电商生意,照顾两个孩子。王栋说,目前双方父母的身体都还不错,不需要自己与太太过于照顾,但他对双方父母的健康问题是最担心的。王栋也担心未来养老问题,“正是体会到独生子女在父母养老问题上的压力,我和卓婷才下定决心生二胎。”
据网易新闻中心关于“你准备在父母养老的问题上怎么办?”调查投票上,22691人中54%选择“尽孝,绝不送养老院”;23%选择“没办法,只能考虑养老院”;11%选择“请专人赡养”;12%选择“其他”。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青年人觉得应自我回馈父母。今年28岁的姚晓梅坚定地对记者说:“我不会把我妈送养老院的。”目前家庭经济独挑大梁的姚晓梅,上有花甲独居母亲,下有三岁童儿,老公目前无任何收入。尽管买房、教育的压力很大,姚晓梅再三强调一定要亲力亲为。
或许正因为觉察到为子女带来负担,很多老年人大多选择自己照料自己,尽量不为儿女添麻烦。63岁的退休工人佟阿姨告诉记者,女儿结婚搬走后,自己一个人还真的挺寂寞。“以前女儿下班回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还是挺热闹的。现在家里就我和老伴,总觉得挺没意思的。”在她看来,只有生活无法自理,为儿女带来负担了,才会考虑去养老院养老。类似佟阿姨这样想法的老人为数不少。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孝文化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陈文广建议,老人与80后子女都应重新审视新时代的养老。陈文广认为,到底要不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要视家庭具体情况而定,但绝不能完全否定养老院。“对于广州乃至全国的老年人来说,进入养老院的老人一般都是在75岁以上,老人身体不健康,子女也没有条件和能力脱产天天照顾父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子女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或是最适合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涉及是否孝顺问题。”
来自泰康粤园养老社区的郑伯伯向记者感叹道:“泰康粤园是我的专职儿子,我自己的儿子忙工作,忙小家庭,是兼职儿子。”郑伯伯说,“请保姆价钱不便宜还不放心,儿女们则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孙辈,照顾老人只能是‘兼职’。”而今年76岁的林阿姨已入住养老社区半年了,一开始她也对养老社区有所排斥,但接触后才对养老社区改观。“唱歌、跳舞、晨练,很多活动,同时还有专人护理,我才放下心来。”
目前广州公办和民营的养老机构共有270余家。陈文广建议广大80、90后青年在考虑父母养老方式时,一定要注意多些关怀。“有些年轻人把老人往养老院一送,钱一交,似乎就是完成了对老人的赡养任务,而仅仅做到这些,缺乏对老年人的关爱还是不够的。关怀才是对老人最有效的养老方式,真正为老人着想才是现代养老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服务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使得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据2016年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民调分析结果显示,近80%的受访者最希望入住“有医生看病又能养老的机构”。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约20%,结构性供给短缺问题突出。
2015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融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
位于广州萝岗的泰康之家•粤园于今年1月18日开业运营,通过“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方式,把医疗和养老做到了有机的深度结合,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记忆照护、专业护理四个不同的服务业态,实现一站式退休生活解决方案,力求缓解了广州医养床位供应不足的难题。
在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之家CEO刘挺军看来,医养融合养老社区的发展,是通过调整医疗保健机构内部结构的分工,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这种转变可以使得大型医院专注于做危急重症,而把大量的慢性病日常护理分散给专科医生、后端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和养老机构,这样既可以降低社会的整体医疗开支,使综合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大幅度提升,也可以让老人在家庭化、人性化的环境中获得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