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育孩子会“踩雷”?
日期:[2017-07-20]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家庭教育向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能让孩子成人、成才,每一对父母都在不停地学习、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可能出现一些误区和问题,例如我们熟知的棒下出才子,它真得有效吗?又比如常常被人提及的隔代教育,它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么样的危害?有些教育方式本身没有问题,但用得太猛,也可能适得其反。本期,我们将盘点几类常见的教育方式,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隐患,让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所警示。采写:本报记者周司琪实习记者谢小清
“没有什么是一顿打不能解决的。”上班族刘先生在说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时说道。“只要孩子无理取闹,我都选择打,毕竟打骂会让他印象深刻一些。”
对于棍棒教育,刘先生一直持支持态度。若是儿子扬扬在学校表现不好,他就会拿出惯用的鸡毛掸或者衣架来对儿子进行“家庭教育”。有时被请到学校还会直接在教室“开揍”,以期能让他长点记性。“以前儿子不好好写作业,我妻子对他进行口头教育,可效果甚微。”刘先生称,无奈之下他只得动手教育,这时他发现这样的方式很“见效”。“孩子经过挨打以后,很少再犯同样的错,做事也不会再随性子乱来。”
虽然对儿子的棍棒教育颇有成效,但刘先生也表示,儿子因此与自己不太亲近。“看到我拿个衣架都害怕地走开,性格也变得有些内向,有事也只会瞒着家人。”即使如此,刘先生依旧认为不打不成器,“总有一天孩子会明白这些道理。”
对于棍棒教育,心理咨询师苗广豫认为不同的孩子面对挨打会有不同的反应,它或许会成为人生的转折,但也有可能成为孩子致命的伤害。在她看来,打骂只是家长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使用的一种暴力的方式,其更多地是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要想让孩子听话,家长需要尽量去满足孩子适当的需求。”
直到这个暑期和儿子长时间接触,周先生才发现儿子身上的很多问题。“任性、蛮横,有什么事情不如他的意就会哭、闹,不太顾及他人的想法。有时甚至会出现骂奶奶的现象。”
一年前,周先生的儿子周子睿要进幼儿园读书,但因为工作原因,周先生和妻子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为此只能将儿子放在老家让母亲代为看管。“我妈对我小时候教育很严格,所以想着没太大问题。”
但让周先生没想到的是,母亲对自己严格的那一套并没能用到自己儿子身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如果孩子闹别扭不吃,奶奶会端着饭不停地哄。小孩想要什么,奶奶都会尽量实现。“有时真得觉得很不像话。”
此外,因为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周先生发现儿子对自己并不亲近,也不愿亲近。“可能我也比较凶,他奶奶不舍得打他我却舍得,这让他更不愿意跟我在一起。”周先生无奈称,现在他考虑将孩子带到身边,虽然这样会有些麻烦,但毕竟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大事。
对此,苗广豫表示,爷爷奶奶带小孩,会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照顾,与年轻父母在心理精神上进行相互补充。不过隔一辈的照顾只是临时替代,长期下来会造成父母角色的缺失,且两辈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面对孩子骂奶奶的现象,苗广豫指出孩子可能是从周围人的身上模仿而来,“若是带小孩的爷爷奶奶的言行举止不当,那就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小孩说话会带有侮辱的词语,或是对长辈不敬。再有就是有些孩子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不满,只好根据自己学来的行为模式粗暴地对待他人,从而显得更有力量。”
王先生是一名银行职员,家庭情况不错,有一个正在上一年级的儿子。对于孩子,王先生显得很大方,“经常会买一些玩具给他,孩子富养,以后面对一些诱惑时能更经受得住。”
在王先生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应该会得以成长,但他却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会把同学的东西拿回家,“本子、橡皮等等,东西可能不贵重,但这样的行为却很坏。”为了这事,王先生跟妻子经常告诫他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但不知为何孩子依然改不掉坏毛病,这令王先生夫妻两人感到苦恼又疑惑。
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孩子偷偷拿走了别人的飞机模型,事后被王先生发现,便对其进行教育,在问及原因时孩子才告诉他,是因为家里没有飞机,自己又想要,所以才拿了别人的。“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喜好还不是很了解,经常只是买一些适合他学习的玩具,从没问过他要什么,喜欢什么。”
对于这一现象,苗广豫称,是家长对孩子的喜好认识不清。“父母给的,孩子未必喜欢;父母觉得好的,孩子未必会需要。父母总觉得自己给的就是孩子喜欢的,但其实这对孩子很不公平。”
苗广豫表示,如果家长长期忽视孩子的喜好,孩子以后很容易缺少主见,并且会形成叛逆心理,给父母和孩子带来伤害。要想解决问题,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清晰的辨别意识,其次父母要学会自我成长,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从而减少强加选择给孩子的行为。
在部分家长看来,给孩子一些挫折及否定能让孩子心灵强大,并在这个过程中越挫越成长,刘芳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儿子的教育,她一直很强势,经常在外人面前数落15岁的儿子汉云,有时甚至到了夸张的程度。
一次,儿子正在和同学玩耍,刘芳得知后,当着儿子同学的面打了他一巴掌,并强迫其下跪认错。那之后,同学们都不再带汉云玩,并在背地里嘲笑其懦弱和没主见。此外,刘芳对于儿子很少夸赞。每当邻居夸儿子读书好时,刘芳总是在一旁数着他的不是,说着他哪里错了。“我觉得自己在妈妈眼里毫无优点。”汉云受伤道。
面对这种“否定教育”,苗广豫称,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否定会造成小孩的自我价值感降低,认为自己不受尊重,从而形成自卑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渴望之一,被认可和被欣赏有利于孩子形成自我认识和认清自身的位置。”苗广豫表示,家长想达到教育的作用,并非一定要用否定的方式,相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陈述事情时不能贴上任何标签,“儿童自2岁起就开始注重内在,内心活动强烈,家长应该要有所注意。”除此之外,她也建议家长自身要调整心态,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