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也是一次必经的挫折教育
日期:[2017-06-08]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昨天,广州高考拉开帷幕,高三学子们纷纷踏入考场,经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试。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对于这场考试都有很多期许,同时压力倍增。往年高考过后,“学生因高考失利而跳楼”的新闻时有发生,在人们唏嘘的同时,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值得各个家庭关注,他们的行为实则反映出“输不起”的心理。
考试可以说是广大学子成长的重要部分,其不只是我们通向知识殿堂的闯关卡,更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教育。胜利固然让人喜悦,但面对挫折和失利,家长和孩子到底应该如何做,是所有家庭需要深思的问题。
采写:本报记者周司琪
高考,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有人成功,也有人会失败。一些人在遭遇高考失利后,选择了一条不可挽回的路。早年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家长在查询高考成绩一个小时前接到女儿电话,称会在成绩出来后第一时间告诉他。但最后,这名家长等来的却是一封遗书和女儿割腕、喝农药被送往医院抢救的消息。第二天凌晨,该学生应抢救无效离世。
每年高考后,类似的报道时有发生,因为经受不起高考失利的打击而选择结束生命,让人不禁唏嘘。某大学心理学学科主任表示,自杀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教育中“死亡教育”的空白和无力。他表示这种现象揭示了当下一代抗压能力弱、心理脆弱的性格特点。
一项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父母千般宠爱中长大的90后一代,其抗压能力普遍堪忧,一旦遭遇挫折,往往容易滋生心理问题。
女儿已经读四年级的苏女士在聊起孩子面对挫折这一话题时显得颇有感触。在她看来,部分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显得很无力,一方面反应了孩子承受能力问题,一方面也反应出家长教育的不足。“对于挫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认识孩子应该一帆风顺,少受点困难,也有的人觉得孩子应该经历一些失败,承受一些苦难。”她认为,每个孩子在成长期间都应经历适当的“挫折教育”。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00后们大多在温室中成长,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多以鼓励为主,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向孩子发出“表现得很好”“你真棒”之类的赞扬。
儿子已然7岁的方先生称,自己的孩子听到人表扬就“来劲”,但同时也听不了批评的话,只要有人责怪他,就会哭闹。“家里就一个孩子,都是当宝来看,宠爱都来不及,哪里舍得让孩子受挫。”
有同样的想法还有苏女士。三年前,她对女儿也多以宠爱为主,但直到孩子身上出现各种毛病,她才意识到这样的教育不太行。“很骄纵,如果有什么事不如意就会发脾气。”除此之外,因为成绩在班上还算不错,女儿总喜欢在回家后批评班上的一些同学,总认为所有人都不如她。当一天女儿又在饭桌上评论某女生并说出一些难听的字眼时,苏女士严厉地打断了她,“我让她不要这样随意贬低别人,然后指出了她的很多缺点,孩子受不了,哭了一晚上。”
那次后,苏女士开始刻意地对孩子实行“打压”政策。会经常指出孩子的一些问题。刚开始,孩子会哭闹,也会有情绪,但当苏女士耐心给其讲道理、分析后,孩子慢慢地开始接受苏女士的意见,认真改正。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欣赏别人。“挫折教育让她越挫越勇,从而形成一颗强大的内心,以便更好地面对以后成长过程中的困难。”
虽说挫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的内心强大,但是过度的挫折教育却可能适得其反。现已读大学的王萌(化名)有深刻体会。王萌是个自身条件不错的女生,挺拔的身材、可爱的长相,性格不张扬,很讨同学喜欢。但这样女生却对自己很是不自信。“我一到考试或者参加什么活动就会很紧张。坐在考场上手发抖是常有的事,临场发挥水平很差。”
因为不自信,王萌即使平时能力不错也很少主动参加比赛或活动,学校成绩也不甚理想,解释其中原由时她表示,与自己从小教育有很大关系。“从小到大,我在学校遇到问题都不太敢跟家里说,因为我跟父母提时,他们会反过来责问我为什么很简单的问题都处理不了。”
王萌称,她的父母一直都比较严肃,即使儿时也很少同她开玩笑,鼓励或表扬的话更是少之又少。“我在学校得了奖,开开心心地回家想和他们分享,换来的大多是漫不经心地肯定或是让我不要骄傲。有时,甚至会找些‘挫折’来打击我的自信心。”王萌无奈道,她的父母认为只有不断经受打击和挫折,才能锻炼一颗强大的内心,从而有更大的进步。
这样的教育让王萌凡事都习惯沉默,不好的情绪也多往自己肚子里咽,因为总想着做到最好证明来给父母看,所以常常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后来也就有了现在的我,自卑而又敏感,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已经改不过来了。”
有十几年初中班主任经验的许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一味地对孩子甜言蜜语、不吝赞赏,甚至连一句批评的话都不敢讲,孩子很容易成为耐受不了一句逆耳忠言的“玻璃人”,这样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为此,她建议称,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让孩子一味的赢,要让其适时感受一下输的滋味。“要让他明白,成长的路本就是输、赢参半,将来你还会遇到更多、更大的挑战,要适应这个过程,输了不丢人,输了还懂得坚持,才能变勇敢。”
对于那些好胜心强,不太能面对失败的孩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健华在探讨挫折教育这一话题时表示,孩子攀比心太强容易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压力,对这类“不需要扬鞭自奋蹄子”的孩子,家长对孩子可以尽量淡化结果,而转为和孩子一起关注过程。要告诉孩子,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感受成长。
但同时,他建议称,挫折教育要适度。过多的批评,孩子容易感到挫折并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孩子有缺点要批评,但是在批评时,父母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告诉孩子,虽然有缺点,但是不论变成什么样,父母都是爱你的。
许老师表示,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家长不要刻意实施这种教育方式。只有经受得住那些突然降临的挫折的考验,才能说是“挫折教育”的成功。“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能通过某些活动来突击实现。把握好度,科学运用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