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民日均打字290亿 四分之一时间在上网
日期:[2017-06-08] 版次:[A03] 版名:[青调查]近日,《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以搜狗输入行为大数据为基础,以中国青年网民中的抽样用户为数据样本,对过去一年里我国青年网民的信息生产生活习惯进行了统计分析。作为对过去一年青年网络生态的总结,《报告》描绘了中国青年网民当下的整体形象,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导向和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客观判断。
采写:本报记者 何伟正
《报告》首先对我国青年的输入习惯进行了研究。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4~35岁的青年网民的日均打字总数达290亿之多,每人日均打字数量在70个字以上。而除文字输入外,表情包也成为了重要研究对象。
《报告》还显示,表情包已经成为了网民们聊天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所有的表情形象中“哭笑不得”的表情使用次数最多,总计高达7518440701次,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对于青年网民一天内的活跃时间,《报告》也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临近每晚的22点左右是网民最活跃的时间段,充分体现了“夜猫子”作息现象在青年网民中越来越普遍。
“感觉人们的生物钟都推后了,现在是‘十一点前睡觉,等于没朋友’,如今大家工作都忙,加班加点回家后当然想放松一下,所以上网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80后白领陈先生称,“除了打游戏、煲剧,有时上班做不完的工作会拿回家做,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时,才感觉思绪清晰,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有趣的是,性别不同,用户的输入内容也有差异。据统计,女性青年每人平均每天使用表情2.84次,而男性青年每人平均每天使用表情次数为0.74次,女性是男性的3.83倍。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表情使用普遍偏感性。
对于《报告》的内容,不少青年“感同身受”。大二学生小浩表示,“现在聊天,单纯文字已经觉得out,有时连文字都没有,只用表情都让聊天更好玩。我用‘哭笑不得’的表情真的很多,因为能代表的情感很多,可以是真的笑出泪,也可以是无奈地笑着哭。”
《报告》显示,“老司机”“洪荒之力”“小目标”“友谊的小船”“蓝瘦香菇”“SSR非洲人与欧洲人”“守护达康书记的GDP”,一系列网络流行的热词,不仅是过去一年里的网络流行风向标,更是青年网民们进行社交时的身份辨识卡。大学中文系应届毕业生陈亮分析称,“带有方言谐音、强化身份落差、表现夸张、适合搭配表情包等元素,在网民的小群体中便于传播。各个喜好不同的小群体,用类似的‘黑话’和‘行话’来确认彼此的兴趣爱好,容易产生一定的的认同感。”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输入习惯开始普及,日均语音输入的请求次数呈长期上涨曲线。用户量明显增加,普及率稳定上升,说明语音输入正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数据显示,大多数语音输入请求来自年轻用户。
此次发布的《报告》,还对不同场景下的青年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社交、工作、游戏、购物等多个场景下的行为特征,反映了80后、90后、00后三个年龄段群体的人物画像,勾勒出互联网上的社会形态。在上网时间上,80后日均上网时长6.2小时,90后日均上网时长6.5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生活时间都被网络所占据。而在言论特点和兴趣爱好上,青年网民普遍热爱吐槽,也更加追求个性的释放,其中对“二次元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据记者了解,在“二次元文化”领域中,随着《王者荣耀》等游戏的火爆,推动了逾10亿微信和QQ用户的相关消费,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包括网络游戏、即时通讯在内的增值服务收入大增41%,其中,网络游戏收入增长34%,达到228亿元。毫无疑问,时下由动画、漫画、游戏、音乐、衍生品等组成全产业链的中国“二次元经济”正席卷而来,据预测未来中国二次元将实现千亿美元产值。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上网获取信息、进行社交和娱乐都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还是时间的分配。
“青年人在网上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娱乐和休闲,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说在网上花的时间过多,那可能会产生诸多方面的负面作用,青少年在网上的时间太多,就会沉迷网络,有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学生还有包括成年人有百分之二十有比较严重的网瘾现象,他们整个生活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包括他对生活其他方面的追求。”熊丙奇称。
他认为,在网络上花的时间太长,也会影响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包括有的人回家跟父母吃饭都可能一时无法摆脱手机,而无法跟父母进行沟通,还有我们的80后的年轻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都出现了问题,他们自己在网上、购物、聊天、娱乐,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孩子,教孩子也上网打游戏、看动画,结果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开始上网,这对其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