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世界因为有你,而不再孤独

日期:[2017-05-28] 版次:[07] 版名:[影视天地]

“越长大越孤单”,是这样吗?在追寻自我的路上,我们似乎绕不过“孤独”这道坎。本期,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部电影,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孤独和困惑。

尽管我们都要面对自己的“孤独”,但孤独并不可怕——影片中,自卑的玛丽找到“笔友”马克思,彼此书信往来20年;法国小男孩与忠实伙伴“红气球”历经磨难,共同进退;叛逆少年威尔在与心理医生肖恩在心灵角力中,找到了自我。

世界因为有你——我唯一的朋友,而不再孤独。

文/ 吴敏婷


粘土动画电影

《玛丽和马克思》:20载友谊亲手书写

这部由亚当•艾略特执导的澳大利亚粘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青少年电影最佳长片、亚洲太平洋电影奖最佳动画长片、澳大利亚导演协会奖最佳剧情片等奖项,是2009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开幕大作。

影片导赏:

《玛丽和马克思》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两个笔友跨越两大洲,持续20年的书信友情(这也是导演的半自传式影片)。玛丽是生活在澳大利亚一个小山庄的7岁小女孩,有一个缝茶包的爸爸和整日喝雪利酒的妈妈。和一般问题家庭的孩子类似,她自卑、孤独、纯真,希望有朋友,喜欢“Noblet一家”玩偶,幻想能和叫Earl Grey的人结婚,单纯得相信“小孩是从啤酒杯底发现的”。她在通讯录上找到了远在纽约的马克思——一个44岁的男人,跟她一样自卑、孤独、纯真,渴望有朋友,喜欢“Noblet一家”玩偶。他们成了笔友,玛丽在他那里得到了倾吐心事的机会。同样的,马克思也被这个女孩深深打动,不善辞令的他坐在打字机前,写了一封又一封长信。玛丽被他给予的友谊改变了,他自己的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起着变化。20年过去了,二人的友谊一直在持续,尽管期间有误会,有不解,有愤怒,最后都随着马克思的辞世和那满天花板的信而终结。跟随着一封封信,我们进入了一场关于友情、自我和对自我的剖析之旅。

影片在表现形式上虽是稚拙的粘土动画,但里面涉及的却是关于生命的深刻话题。故事充满黑色而怪诞的幽默感,有英伦喜剧的味道。


制作花絮:

该影片一共拍摄了133个场景,并用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灰色和褐色来代表纽约和澳大利亚。对于粘土动画而言,要拍摄这样的场景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荒岛到巧克力商店都要被精心制作。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捏造”出纽约的地平线,这也是整部电影耗时最多的场景,整个美工组的20人花了整整两个月才完成。

为了让主角面部活动起来,并且能做出各种表情以表达情绪。他们需要一张能动的嘴——在每一定格中,工作人员都会给人物换一张不同的嘴。全片一共用了1026张不同的嘴,每一张嘴都是一个由橡皮泥包裹着钢丝的模型。


网上观影:

哔哩哔哩(Bilibili)、优酷、腾讯视频

豆瓣评分:

(★★★★☆)8.9


励志剧情电影

《心灵捕手》:励志感人的心灵角力战

这部励志剧情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等主演,曾获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金球奖最佳编剧(电影类)等奖项。

影片导赏:

影片讲述了一位曾获菲尔茨奖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蓝勃先生,他面对越来越难解的数学难题,一直渴望出现像保罗•埃尔德什、欧拉这样的数学天才,与他共同改变这个世界。为此,他不时在大学走廊的黑板上留下难题,期待有人破解。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解出难题的并非本校的高材生,而是校内的一名清洁工威尔。但威尔是个叛逆不羁的小子,除了打零工,就是打架、斗殴、偷盗等等。对于蓝勃教授的赏识,威尔一点也没感到荣幸,而是不屑,甚至逃避。为了能够将威尔难得的才华派上用场,蓝勃把他从监狱里保释出来,为他寻找心理医生肖恩,终于使威尔消除了心理阴影,寻找到自我。

制作花絮:

对于这部获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的电影,我们不得不提该片的编剧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因为《心灵捕手》是两人的编剧处女作,也是两人担纲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1992年,马特•达蒙就读于哈佛大学,他构思了一部短篇小说《年轻天才威尔亨汀的成长故事》(仅有50页),随后找到好友本•阿弗莱克,两人进一步挖掘主人公威尔的个性和潜力。他们认为这个故事非常适合拍成电影,因此决定创作出剧本。


网上观影:

爱奇艺、搜狐、酷6

豆瓣评分:

(★★★★☆)8.7


经典法国短片

《红气球》:纯真与邪恶的“较量”

《红气球》是由Albert Lamorisse导演的一部34分钟法国电影,该片拍摄于1956年,法文原名《Le Ballon Rouge》。而侯孝贤导演于2007年拍摄的《红气球之旅》,正是向这部在电影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红气球(Le Ballon Rouge)》的致敬之作。


影片导赏:

影片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在上学路上捡到一只悬挂在路灯杆上的红气球,他带着它上学放学。红气球象个淘气又懂事的小精灵,从此紧紧地跟随着小男孩,陪伴着他。可是,小男孩儿却因此屡屡遭受挫折:公交车乘务员拒载他;奶奶把红气球从阳台放飞;校长老师谴责他,甚至对他实施停课禁闭;他曾被教堂守卫无情地驱赶出教堂;最后他被大孩子们疯狂追堵,红气球被残暴破坏……

这是一部具有诗意的电影,红气球拟人化的表达富有生趣,影片中呈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巴黎风貌,拍摄的画面很美。同时,影片隐喻着纯真与邪恶之间的较量,具有象征意味。


精彩影评:

“我也想变成一只红气球,在孤单的童年里陪伴你。而我要是你,全巴黎的气球我都不要,我只要那个调皮的会跟我捉迷藏的小红气球。童话结局圆满,但又如此忧伤……”

“当小男孩最后跟着所有的气球飞起来,没有再多看一眼漏气的红气球时,我感到有一点可惜。”


网上观影:

优酷、腾讯视频、56网

豆瓣评分:

(★★★★☆)9.1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