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法套路深?毕业生别掉坑!
日期:[2017-05-11] 版次:[A07] 版名:[青潮流]5月,各高校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毕业诈骗进入高发期。月入上万、传销洗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急于求职焦于工作的心理,实施各类诈骗。为了增加毕业生们在升学求职过程中的防骗意识,本期,我们梳理盘点毕业季的些许诈骗案例,让毕业生以及市民们对此有所防范,让骗子无人可骗!采写:本报记者周司琪实习记者王玉玲通讯员陈辉鹏张毅涛陈玉敏
“免费”的高校讲座上人头攒动,资深“讲师”三尺讲台侃侃而谈,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惊人“套路”。近日,广州天河警方在“飓风2017”打击金融领域突出犯罪专项行动中,侦破一宗涉及广州多间高校学生被骗的合同诈骗案。
去年2月,就读于广州某院校的大二级学生小林(化名)在学校举办的一次就业指导讲座中,了解到广州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提供就业机会、就业培训服务为办学宗旨的培训机构,可签订培训协议和贷款分期支付培训费用。因被其办学理念所吸引,小林很快与该公司签订了一系列合同。
随着培训课程的深入,小林觉得其课程对就业指导帮助不大,打算申请培训退款。今年3月30日上午,小林来到天河区珠江新城某大厦,发现该公司大门紧闭,人去楼空,公司工作人员电话也打不通。小林随后陆续遇到诸多前来申请退款的学生,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今年初已有许多申请退款的同学遭拒。
据了解,该公司的“指导老师”针对上门测评的学生,以“一对一”的测试形式,故意分析出学生的招聘胜任力、综合素质等能力非常差的结果,以此打击学生就业信心,并伺机向学生推荐其公司的培训计划,并利用介绍就业岗位、利用假期兼职赚取还贷费用、不满意培训可申请退费等方式,诱骗学生签订贷款合同。经查,该案累计涉及广州市内多间高校400多名学生约400万元贷款。对此,天河警方提醒称,求职者和在校学生应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以各类形式提供的免费培训项目。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要确实保障好自身权益。对于应聘单位、培训机构等以各种理由要求缴纳培训费、介绍费等费用的,要提高警惕,三思而后行;如遇被骗,应及时与当地警方联系或拨打110报警。
相比之培训诈骗的骗钱为主,传销诈骗稍显隐秘,但也是毕业诈骗手段中较常使用的手段,很多传销组织抓住青年学生急于就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帮找工作为由,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采用各种欺诈手段蒙骗大学生,甚至将其“洗脑”,发展成为组织“骨干”。
早前,陕西一名毕业生在经亲戚介绍销售保健品后,掉入传销陷井,上课培训、购买产品、联系亲朋好友发展下线,希望快速致富却最终血本无归。
还在一所大学就读的小英在去年也曾被朋友骗入传销组织。在进入传销组织后,小英的笔记以及个人总结中,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发展朋友、组建自己的团队、当上主管、分红”等。此外,在她的听课笔记中,还有着“一等女人做直销、二等女人做保险、三等女人做教育、四等女人搞科研……”这类洗脑鸡汤语句。
市场监督管理的执法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公司时,要看对方是否有正规牌照或者正规证明。求职面试时,要对公司的营业运作模式进行判断,看是否存在虚假状况。一旦对方要求缴纳一笔入门费或者要求发展其他成员加入从而获得报酬的,就可认定是传销活动。
随着网络购物的日常化,一些网店所谓的“刷信誉”骗局也是日益频繁。他们常打出“刷单高额返现”“足不出户日赚千元”、“低门槛、高收入”等旗号来吸引在校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青年。
受害人孔小姐曾是网络刷单的受骗者。某天晚上,一直想找兼职工作的孔小姐上网时看到了一家网站发布的“刷单”兼职工作,消息显示这份工作可利用闲暇时间完成,工资一日一结,月收入高达上万元。在经历简历“筛选”等一系列流程后,公司的朱某主动添加了孔小姐。
随后,朱某向孔小姐详细讲解“刷单”流程,让其按要求刷单。“先用自己的钱进行付款刷单,在交易完成后会退款并根据任务等级返利。”孔小姐称,最开始操作时,她确实收回了款项并得到返利。这时,朱某又趁热打铁,给孔小姐发来4个价值不等的订单,鼓动孔小姐继续刷单。
见到确实有收益,孔小姐并未多想,但当其刷完4单后,朱某又给她发来2单说要刷满6单才予以退款。直到此时,孔小姐意识到自己已然上当受骗,但当她要求朱某退还刷单费用7400元时,对方却直接将其拉黑,销声匿迹。
据了解,这类刷单多以大学生以及刚毕业收入不够,判断力较弱的大学生为主,其之所以屡次得手与其宣传语中“低付出、高回报,可兼职”等字眼有关,都是通过受害者急于赚取快钱的心理实现的。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网络兼职陷阱多,刷单返现不靠谱。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联系相关银行或拨打客服热线,力争将损失减到最低,同时携带交易记录等资料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
选择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者正规的招聘会现场,切勿轻信网络论坛、微博及非正规分类信息网站的信息;
2、接到陌生电话要注意核实身份、注重保护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预防泄露;
3、面对社会上不切实际的高薪职位,要提高警惕,多和同学、朋友交流讨论一下这份高薪工作是否靠谱;
4、出远门参加应聘时,给家人留下联系方式,告诉家人你要去的地方;
5、不要在应聘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取培训费用、服装费、资料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
6、口说无凭,关键还是签好合同,不要轻易相信企业的口头承诺,在签订就业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合同内容,确认无误后再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