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叶大森: 援塞开启精彩的人生体验

日期:[2015-10-15] 版次:[A05] 版名:[热血青春]

叶大森为家长和儿童问诊


“生活有一百种可能,唯一能禁锢自己的只有那一颗瞻前顾后、不思进取的心,看到难关固然重要,逐我所爱才是正道。”叶大森如是说。如果说热心、爱心、恒心是援塞志愿者们共同的标签,那么在叶大森身上,区别其他志愿者的标签就是“超级乐观、超级勇敢、超级向上”。讨厌一成不变,信奉“生活在于折腾”,于叶大森而言,援塞是他对平常生活发起的又一次别样的“折腾”。

采写:本报记者  向宇

 

勇敢探索生活的各种可能 

叶大森是花都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医生,热心志愿服务的他在大学期间便常参加义教、献血、短时支医项目等公益活动,享受助人的快乐。2010年在花都区人民医院实习的他初次听说援塞项目便很是心动,奈何当时未达到报名条件,心动未果,但是参与援塞的种子已在心里埋下。再次看到援塞的招募通知,叶大森已从实习生蜕变成急诊科医生,不同的身份下却是一样的心动,这次他行动了。

从初次心动到成功行动,叶大森用了4年时间。谈及自己坚持的动因,他将此归结于内心的“折腾劲”:“就像那句话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援塞)既体现自我价值,又有益于他人,何乐不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提升。”为了争取家人支持,他积极地在家庭中开始了“破盲”工作,扫除家人的担忧和疑惑,让家人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

 

坚持学习  应对压力和挑战

 在塞舌尔,叶大森被指派到马埃岛北部的诊所 Beau Vallon Health Center,担任社区全科医生,和当值医生轮流负责普通门诊、慢病门诊、急诊、产后妇儿保健、家庭随访等工作。除了和其他志愿者队友同样面临语言关外,从急诊医生到全科医生的角色转变,两国不同的医疗制度和对药物的理解认识差异也是叶大森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对此,他的应对措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进入社会后,学习就不再是一项任务或要求,而应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一个习惯。”叶大森坦言,为了适应和胜任工作没少吃苦头,从坚持背单词、听BBC广播频道、抓住机会和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锻炼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到适应不同于国内的就诊制度、处理流程,利用空余时间下苦功钻研各科常见多发性,在不触底线的情况下求同存异,摸清规律。经过三个月左右的磨合期,情况逐渐好转。

 

好心态拥抱生活享受精彩

随着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叶大森的心态也更为开放。“我和医生护士们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当药物的使用或病情的诊疗方案存疑时,在经过独立思考后我会主动去咨询药剂师、当值医护人员。”同时,他和诊所服务片区的居民们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在对年老体弱或地处偏僻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home visit) 时,他们总是笑脸相迎,还时不时会收到其赠送的蔬果,令我受宠若惊。”

在塞工作和生活有苦有乐,乐在新鲜、苦在适应,独居在远离队友的外岛上更是平添了几分寂寞,但叶大森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开拓出别样的精彩。他会说几句常用的克里奥语,主动和当地人打招呼,一起踢足球、交朋友,拉近彼此距离;面对吃的难题,他尝试购买不同的本地食材,学习杀鱼技巧,自己动手解决一日三餐;即使周末也不闲着,尽情地感受阳光沙滩,拥抱蓝天大海,或约上队友来个森林徒步,感受自然,或参加当地活动如马拉松,挑战自我……“越是紧密地与这里产生联系,便越来越喜欢上这个地方,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精彩的人生体验!”

 融入生活、拥抱生活成为他的常态。他感谢有这么难得的一次"体验别样人生"的机会,让自己有平台去创造奉献价值,有时间去反思定位自己。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