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稀罕”进口食品 选购要“三看”
日期:[2017-01-19] 版次:[A05] 版名:[青视野]近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成为民众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在国产食品频频出现假冒伪劣的情况下,不少人将目光聚焦在进口食品上。然而,进口食品也不一定全都合格。
日前,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和《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考察报告》表示,中国食品安全“总体稳定,基本向好”,但仍面临若干困难。报告还指出,近年来被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食品的批次和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
采写 /摄影:本报记者 何伟正
近年来,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在引导消费者外销回流,打破境外品牌商歧视性定价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跨境电商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
而最近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也指出,近年来被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食品的批次和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
报告援引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食品的不合格数量迅速上扬,达到了3503批次的最高点。2015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共2805批次,虽然较 2014年下降19.95%,但并未改变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整体上升趋势。
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相关资料,2014年和2015年,中国进口不合格食品中,数量最多的来自中国台湾,分别为 773批次和730批次,占不合格总数的 22.06%和26.02%。尽管,美国、日本、韩国、泰国、法国等地的进口食品也多被检出不合格,但来自台湾的不合格产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报告指出,从来源地的数量来看,中国进口不合格食品来源地呈现出逐步扩散的趋势。2015年中国进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标签不合格、品质不合格、证书不合格、超过保质期、重金属超标、未获准入许可、货证不符、包装不合格、检出有毒有害物质、感官检验不合格、含有违规转基因成分、农兽药残留超标、携带有害生物、风险不明、来自疫区等。
进口食品中添加剂不合格与微生物污染成为进口食品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共检出1241批次,占全年所有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的 44.24%。
眼下,中国的进口食品价格普遍较高,消费人群多集中于年轻白领、时尚人群等,追求新潮、寻求口味刺激、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特征比较明显。进口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地的一线城市,但随着大量二三线城市经济力量的崛起、城镇化的推进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二三线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开始购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
据了解,目前进口食品输入大致有五种渠道:商超渠道,包括跨国大卖场、大型连锁超市、进口食品超市和24 小时便利店,是目前的主流渠道;酒店餐饮渠道是促进进口食品稳定和长期销售的重要渠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西式糕饼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购买食物的渠道,也是进口乳制品销量最大的渠道;富有特色的专卖店是销售进口食品的一个新兴的渠道,目前已经涉及糖果、巧克力、调味品等多种食品;互联网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渠道。
北商研究院日前联合问卷网针对“跨境电商”这一新兴购物方式展开的一次消费者调查显示,被访者有九成以上使用过跨境电商购物,其中,51.42%的调查者选择使用跨境电商渠道购买进口食品。消费升级背景下,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跨境电商成为人们抢食进口食品的首要阵地。
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十多名青年朋友,大部分人表示在购买零食时,多数在网上购买,有时会在跨境电商体验店购买,并且会优先考虑国外品牌。“我每个月定时在淘宝买一箱韩国零食,品种多又便宜,最重要是安全有保证。”正在读大三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很多国产品牌的食品质量参差,不愿意尝试。
被访青年中也有反映在国内买到的进口食品往往保质期已经过半,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源于进境清关的过程,会耽误部分时间,另外就是大部分进口商都不是最终的零售商,所以这些货物还会被各大贸易公司分拨到各分销商,再到零售商手中,包括各大超市、进口食品店铺,整个过程肯定浪费不少时间。
南沙自贸区挂牌后,海关等部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关便利化后,进口食品在南沙过关能有通关快、可溯源、存储易等优势。去年,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南沙自贸区试点建立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体系,今后消费者将对海外进口商品的“身份信息”一览无余。
据悉,经南沙口岸进口的商品在进仓时,都将被贴上“CIQ溯源码”,消费者用手机APP扫描该二维码,就可查询到被纳入溯源体系的商品名称、检验检疫放行时间、检验证书、溯源证书等有关信息
“目前跨境电商产品可以查询到20项相关信息,一般贸易商品可以查询到9项信息。若发现进口商品存在质量或其他相关问题,可通过广东‘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APP应用、12365热线电话、邮件等多个渠道咨询或投诉。”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业务科科长郑岚姿介绍说。
最近,南沙检验检疫局还加强与港澳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对经自贸区进口的符合“CEPA原产地认定标准”的港澳产食品实施特殊监管政策。
据了解,该模式以“产地证明+符合性评估 +风险监控”为合格评定程序,依托港澳特区政府出具的原产地、卫生证书和其他合格证明材料,加之检验检疫风险监控措施,辅以企业自主证明等手段,按照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的原则,创新建立“CEPA食品监管模式”,实现了“监管互认,两地一检”。南沙自贸区自去年10月开展相关试点以来,已有30多家企业通过该模式运作。
一看中文标签:《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并标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外包装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请不要购买。
二看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部门对每批经口岸查验的进口食品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该证明是进口食品进入流通市场的“通行证”,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取该证明。没有该证明的境外生产食品,请不要购买。
三看产品检验检疫准入情况: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对肉类、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等进口食品的生产国家(地区)实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消费者可以登录质检总局“评估审查符合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信息系统,查询进口食品准入情况。未获准入国家(地区)、未获注册生产企业的相关食品,请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