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有才! 包揽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两项金奖
日期:[2016-12-18] 版次:[A06] 版名:[创意志]记者 钟长华
近日,第13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微电影和动画电影大赛赛果公布,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获得两项金奖,独占鳌头。本期《创意志》,记者采访到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大学生艺术素质教学部副主任叶志海教授,一起去扒一扒暨南大学斩获金奖背后的必然性。
本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微电影和动画电影大赛启动于今年9月9日,分为剧情片、纪录片与动画片三个竞赛单元,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高校学子的影片作品共503部。
其中,暨南大学李准导演的作品《正见》获得剧情片单元金奖。广州航海学院谢达庆、谢达威导演的《时代产物》和来自广东工业大学林国垣等导演的《电影病》获得剧情片银奖。上海戏剧学院张好导演的《海岸那边》、北京电影学院陈凯导演的《漠河》与褚抒导演的《刺猬与狗》三部影片获得剧情片铜奖。此外,本次评选纪录片单元金奖空缺,暨南大学的罗璇、吴柔莹的作品《邻里间》获得动画片单元金奖。
据了解,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批准的大学生电影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被广东省委、省政府作为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列入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各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暨大艺术学院包揽两项金奖的背后,是个别学生的异军突起,还是整体实力的提升?
叶志海告诉记者,暨大参与举办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已经五年了,艺术学院五年来也在不断的投稿和参赛,但前四年其实斩获的并不多。
“这是一个收获期的到来,”谈到这次大赛包揽两项金奖叶志海介绍,一方面因素暨大投入大赛的作品量很足,给观众和评委见到的机会也多,最后获奖率也高。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暨大艺术学院从2006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距今已经十年。十年磨一剑,多年潜心教学,辛勤耕耘,曾经年轻的教学团队如今在学界、业界都有一定影响力,不仅如此,一批又一批的业界人才到暨大交流授课,碰撞出艺术火花。“这几年的沉淀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是必然的结果”叶志海说道。
但是暨大艺术学院也有一定的局限,与北影、中传等专业院校相比,暨大艺术学院专业结构设置没有那么全面。叶志海介绍,影视编导类专业每批学生不到30个人,编导、灯光、声音等等什么都学,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杂而不精的现象。
就比如在演员方面,要是和北影学生的作品比起来,暨大作品最大的缺陷在于演员。“我们的演员都不够专业,人家学校里面就有学表演的,而且都是“老戏骨”。”有学生说道,暨大影视作品基本找自己的学生演,就会出现演员不够专业的情况。而此次获得金奖的作品《正见》则是外邀了专业演员参演,这对于作品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叶志海介绍,杂而不精是一方面,但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出现很多复合型人才,影视编导类专业学生走出校园后适应性比较强,在各个岗位综合实力比较凸显。
大量引进高水平人才补强师资力量也是暨大艺术学院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就比如此次拿到动画金奖的动画专业,暨大艺术学院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构建教学团队,特别是在前两年邀请了曾经是奥斯卡动画片评委、电视动画《加菲猫》的导演、北大动画专业创始人Becky Bristow(教授)。
叶志海介绍,Becky Bristow对于整个动画专业的改造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对学生有很大影响。Becky Bristow非常看重,动画学生对动画的热爱,她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做一个创作者、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情怀。
据了解,原来动画专业是没有面试的,就是看看作品,但是这位美国老师就说光看画不行,必须见见学生,看学生是不是喜欢动画。于是在招生过程中特别增加了面试环节。叶志海解释道,因为动画创作是很枯燥很漫长的一个过程,很多人会坚持不下去,或者就是为了钱为了谋生作为一个动画的写手,就像工厂生产线的一个环节,这样就失去了原来创作的激情。
在暨大动画专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论专业程度如何,每年必须要完成一部作品。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这样,大一学生专业水平不管是多么幼稚和粗糙,都必须拿出作品。为此,动画专业每年都有一个叫“动帧格”的年度作品展,评选出年度作品奖,每年都会催生很多优秀的作品。
大学生电影节有所斩获,也是这么些年来暨大艺术学院强调创作结出的硕果。
叶志海介绍,暨大艺术学院是非常偏重于教学的单位。这一点从师生比例就可以看出,到现在为止,师生比在1:10的比例,目前,艺术学院有300多学生,而各类老师就有40多人。
著名影视艺术家、书画鉴赏家张铁林教授是暨大艺术学院的创办人。据了解,张铁林教授经常会利用私人资源,请到一些业内名家或者创作一线的人来学院开讲座。而他自己参与创作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附带条件,那就是希望剧组能够接纳实习生。去的时候不限制影视类专业学生,学院其他专业也可以去。张铁林教授很强调,艺术创作是互相贯通和融合。要求学生要有拓展视野,再一个就是学会团队合作。
如何评价这部《正见》这部作品?
叶志海:《正见》是按照标准的学院派的制作方式,整个制作和团队的搭建包括画面的质感,声音的处理、画面的剪辑都比较精良,从专业的层面讲是过关的,属于专业级的作品。从故事的内容而言,也是是有一定思考,讲的是不同两代人不同价值观的差异与碰撞,不同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考,在茫然之中的一种挣脱。
总体来说,《正见》从技术含量和整体情节构造,所体会的寓意都是评委会给予金奖这样的分量,是实至名归的。
当然,在所有参赛影片中,《正见》未必是最优秀的一部,制作更精良的影片、故事构造更精良的作品可能也存在,但是把多个评价元素综合在一起,《正见》就显得完美一些。
如何评价动画片单元金奖《邻里间》这部作品?
叶志海:《邻里间》至少从学生作品来言,基本达到了学生习作的要求,画面比较精良,制作比较用心,故事构造比较完整。评委会给予金奖是一种肯定,当然也有鼓励的意思,因为现在能够沉下心做动画的人确实是不容易。动画片很短,但是所耗费的精力非常多。一两个同学在那里画,三五分钟的片长工作量非常大,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做成。
如何看待微电影这样的艺术形态?
叶志海:从社会角度看,无可避免的进入“快餐文化”的网络时代,所以这才催生了今天所谓微电影现象和风潮。尤其是与商业结合以后,好像成为大家都在追逐的浪潮。而这种现象催生了另外一种现象,不管你是不是学电影的,都可以进入这个领域,甚至可能成为这个领域里面有所建树的人。
同时也催生了一些不良的艺术形态的发生,这是一个博眼球的年代,如果方式用的不对,可能就会有问题。这种快捷便利式的文化获取,如果不经过深入思考和沉淀,很有可能异化成一个文化侵蚀的现象。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微电影会出现一个回潮和反思的阶段。